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零九章 登基伊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零九章 登基伊始

臘月十六,李巖在北京舉行了登基儀式。火然????文 w?ww.儀式也不算隆重,只不過是照搬了朱元璋登基的流程而已。先在天壇祭告天地,然後在百官的擁戴下換上冠冕袞服,接著是接受群臣參拜。

接下來是接受玉璽,這個活計朱元璋是讓丞相來做的,不過李巖這裡沒有丞相,就讓從南京跟來的錢謙益來做了。錢謙益是東林領袖,文章才學天下敬仰,李巖登基的詔書就是讓他給寫的,再臨時客串一下丞相的角色,也沒什麼不行。

不過這對於那些賦閒的官員來說,卻是一個最好的訊號,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覺得李巖終於認識到他們這些飽學之士的重要,要開始對他們這些既有學問,又有為官經驗的前朝官員們委以重任了。那些不學無術之徒,連進士都考不上,最多也就是在州縣一級任職,再高的官職,還是要靠他們這些博學鴻儒。

但是,他們的願望沒幾天就落空了。本來他們以為李巖登基之後要常駐北京的,可是僅僅過了三天,新皇帝就去巡視長城邊關去了。更要命的是,新皇從長城巡視回來之後,就又回開封去了,連皇後貴妃也都跟著去了開封,北京又變成了尷尬而且寂寥的名義都城。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李巖接受了玉璽之後,就返回新修成的奉天殿。百官上賀表,之後繼續三叩九拜的大禮參拜,然後冊立皇后以及后妃。

五娘被冊立為皇后,陳氏、孔氏和秋娘,分別被封為賢妃、敬妃和惠妃。接受冊封的,只有五娘和秋娘兩人,陳氏和孔氏都在開封,沒有來北京。

這倒不是因為五娘是前朝周王的女兒,有郡主的封號,也不是因為她生了一個兒子。而是陳氏一心向佛,不願再管其他的俗事,雖然是李巖的原配,也不能做皇后了。而孔氏因為精神的問題,就更不可能主理後宮,所以只能讓五娘來做母儀天下的皇后。

之後就是對有功之臣的封賞,李仲和李牟兩人,被封了興王和武王。之後錢二、黃得勝、趙大同、白世雄、王仁甫、陳永福等人都獲封侯爵,馮太初、孫四福、馮程、王仁輝、王仁禮、馬朝東、郝施仁等人被封伯爵。牛師傅、黃師傅、穆師傅、吳大夫、何大夫等一眾具有卓越貢獻的匠人和醫師,則是都被封了子爵。還有軍中功勞卓著的中下級軍官也得了男爵的封賞。

而前朝的周王朱恭枵,則因為是皇后的父親,被封了一個祥符伯。因為主動遷府而居,又被賞了五千銀圓,作為新居翻建的補償。當然,周王府的價值,是五千銀圓遠遠不能比的,這也只是表示李巖的一個姿態而已。

受封的人員基本都有軍職,都在軍中職守,所以大多數都沒有在北京領賞謝恩。這些爵位,包括王爵,都沒有食邑,沒有宅邸,只是每年能領到政府的一份俸祿。依爵位高低,從五千圓到兩百圓不等,特權也僅僅是在同級別官員中位次靠前而已。至於世襲什麼的,詔書裡一個字都沒有提。

入夜之後,在奉天殿與群臣宴飲。好在奉天殿足夠雄偉,能放得下數百人分桌而食。不過中間還有一些小瑕疵,因為宮中的太監宮女人手不夠,所以宴會上的菜餚都是極其簡單的菜式,而且每桌也只有四個菜而已,只有一個肉菜,還是水煮肉。

不過參加宴會的都是在前朝見過世面的官員,知道朝廷大宴的規矩,不是衝著吃飽喝足去的。而且他們一個個都沉浸在即將起復為官的喜悅當中,自然不會對菜色酒食再做挑剔,反而大讚新皇節儉,實是萬民楷模。

第二天一早,李牟就在武英殿裡同李巖抱怨開了。

“四哥,”李牟還是直愣愣的說著:“這偌大的紫禁城,只有不到八百太監,不到一百的宮女,剛能勉強照顧到後宮。你看昨天的宴會,多寒酸呀,這可是咱們大梁的開國宴會呀,要是進了史籍,還不遺笑後世?我和你報了幾次了,宮中的太監宮女不夠,該填一些了,可你就是沒有同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巖沒有計較李牟的失禮,畢竟他才剛稱帝,李牟一時半會兒改不過來也是常理。而且在這裡伺候的都是他原來的護衛隨從,都習慣了李牟的風格,也不會有人想要刻意表現,來糾正李牟的禮儀。

李巖笑著說道:“你沒聽他們說嗎,說咱是勤儉節約,是萬姓楷模。其實都是走個過場,天下百姓,看的就是一紙詔書而已。而且這皇宮被燒了大半,將來宮中居住的也不過是幾個人而已,養那麼多太監也是無用。”

“這麼大的皇宮,這麼多的宮殿,也是要人打理的嘛。”李牟還是勸著:“再說,太監也好找。那些自己淨了身的,還有之前李闖和清兵進來時混亂逃出去的,都在京城好幾個破廟裡聚著,足有好幾千人。這些人既沒有營生,又不能與普通百姓相處無間,遲早是個禍患。而且,現在宮裡這些人都是前朝的奴才,四哥不是也要找些信得過的嘛,早些準備沒壞處。”

李巖搖頭,解釋道:“我不打算用太監。後宮清譽是一回事,另說。雖說這些人中也不乏忠義之士,可是更多的還是貪婪,弄權,卑劣之人。外人看見他們是皇帝的親信,可是他們做的事,有幾分是秉承皇帝的意思,又有多少是他們拉大旗作虎皮?他們雖然沒有子嗣,可是哪個沒有幾個親戚?他們手中有了權,也一樣給他們的親族牟利,甚至比世族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親信,不要也罷。”

李牟想了一會兒,才開口:“四哥,咱們是親兄弟,我就直說了。你這裡自然沒有問題,可是將來呢?元徵將來繼承大統了,他可不像咱們這樣一路親力親為走過來,手下弟兄都是可以交託性命的兄弟。沒有這些皇家鷹犬幫襯,你讓他將來怎麼辦?”

李巖很欣慰,他能感覺到,李牟是真的沒有野心,是真心為他著想。之前的嗣子問題,現在的太監的使用問題,都能說明他真誠的態度。此時李巖倒是對李牟有些內疚了,不過瞬間的猶豫之後,他還是沒有改變初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