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開封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 開封行

交完了夏稅,幾天之後,李巖帶著樊師傅還有他的一個徒弟,帶著三輛大車還有十個士兵去了開封。看能不能買到做弓弩的軟木、馬尾繩,做箭矢的柳木,還有鵰翎或是鵝毛。要是能建立一個長期的交易關係,那就更好了。

一路上都是看到官差在鄉間收繳夏稅,叫喊,抓捕,持械抗拒,隨時都可能會在鄉村出現。即便是有不少荒地,但是只要有人耕種的田地,都會成為大批官差們的目標。之所以會是大批的官差,是因為要是人少的話,他們可能會被農民們襲擊。

到了開封,情況就好些了。在城池周圍的田地,不是王府的就是高官家的,基本不用繳納任何稅賦。洪武朝的時候還只是免除文官們本人的徭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文官的優免則是越來越多,優免也從單純的徭役擴充套件到了賦稅,到了此時,官員家的田畝,已經很少交稅賦了。

當然,藩王們就更厲害了。不但不用交稅賦,每年還要從朝廷那裡拿海量的祿米。而且大明的藩王都是世襲罔替的,封一個是一個,很少除藩。親王的兒子們,除了世子之外基本都是郡王,郡王的兒子們也是鎮國將軍,然後依次降等。這些爵位都是要朝廷給發俸祿的。

而藩王們在永樂之後,就被變相囚禁在封地的城池之內,不允許交結官員,不允許私自出城,不允許擅自進京,不允許藩王之間通訊和見面,也不允許做其他的營生。所以藩王們唯一的可做的事情似乎只有傳宗接代了,因此藩王們的兒女們是一個賽一個的多。以至於到了此時,好些省份的賦稅收上來,還不夠給藩王們發祿米的。

不過開封城裡也不像過年那會兒熱鬧了。人們都是匆匆的行走,臉有菜色,畢竟遭遇了蝗災,糧食漲價。而糧食是最基本的生存物品,只要糧食漲了,其他的東西也就都跟著漲價。可是銀錢又不能憑空變出來,所以人們都是努力的做工去掙錢,而後用錢去換糧食填飽肚子。現在也就是依附於王府的商業還能過的不錯了,其他行業都是沒有以前紅火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巖先讓跟來的人去了客棧,而他則是去了李宅,先拜望一下他的父親李春玉,看看他要的土豆,玉米這些種子是不是弄回來了。

“父親,”李巖在堂中跪地下拜,道:“孩兒給您請安。”

“起吧。”李春玉抬抬手,讓李巖起來。之後問道:“你在杞縣還好?現在聽說流賊遍地,前些天還去攻擊鄭州了。可惜了,守備劉崇會,一員猛將,對流賊戰無不勝,竟然因火疾而殞命。真是天命啊,流賊遍地,而良將隕身,看來祖陵被毀,真的是動搖了大明的龍脈了呀。”

李巖靜靜的聽著,沒有什麼評價。

李春玉又道:“獻賊又反了,副將羅岱也帶著人馬去了湖廣。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李巖聽著李春玉絮絮叨叨的說著,沒有打斷,只是靜靜的聽著。人老了,就會有些寂寞,能有個人說話,就會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聽聽老人的話,也是對老人的尊重。

李春玉說了好一會兒,看李巖一直都是靜靜聽著,問道:“你回來是要做什麼的?”

李巖笑道:“來買些東西。父親,我上次和您說的土豆,還有玉米的種子,不知道有沒有訊息?”

“哪有這麼快的?”李春玉笑道:“要是在平常時日還好,現在道路不太平啊。我已經派人去福建了,有了訊息會派人知會你的。”

“這樣啊。”李巖有些失望,不過也不要緊,只要能明年春天弄來就行,反正現在也趕不上種了。之後他又問道:“父親,咱們家在開封的糧行執行的還好吧?”

李春玉看了一眼李巖,之後點頭道:“還好。說吧,要多少?”

李巖有些尷尬的說道:“去年沒有趕上種冬麥,只是春天種了一些小米、高粱。我是想從家裡弄些冬麥的種子。”

“還不錯,”李春玉欣慰的說道:“還不算是完全的敗家,也能自己解決一點兒了。”

李巖立刻笑著說道:“父親,我帶錢來了,按市價,我買還不行嗎。”

“怎麼?還發財了?”李春玉也是笑呵呵的問著。

李巖回道:“剿了一夥兒流賊,弄了些銀兩和糧食。”

李春玉隨意的一點頭,道:“你的事我不管,只要不給家裡招災惹禍就行。錢就不用了,你留著辦自己的事吧。我給你準備三石種子,夠了嗎?”

李巖點點頭,道:“夠用了,孩兒謝父親。”

“去後宅吧,去看看陳氏和孔氏。”李春玉擺擺手,吩咐道。

李巖告退出來,去後宅看了看他的妻妾。陳氏現在對於佛教越發的篤信了,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佛堂裡,對他也是淡淡的,沒有多少親近。而孔氏,還是原來的樣子,時常的會哭鬧起來,想起兒子元斌。

他有些無奈,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他只好在跟陳氏和孔氏見了見面之後,就又出來了。看到她們的樣子,他也會想起早夭的兒子,所以他也要逃離這個讓人傷心的地方。

李巖一個人去了街市上,隨意的逛著,來讓鬱悶的心情放鬆一下。他漫無目的的走著,卻是意外的發現了一個炮仗坊。這讓他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一些,火藥可是很有用處的,即便是不用在槍炮上,也可以做炸彈嘛。

於是他立刻進去,想要招攬幾個會制火藥的匠人。但是結果卻是大失所望,沒有人願意跟他去杞縣。他們的生意物件主要是各個王府和達官貴人家,不太受糧價上漲的影響。而且在流賊遍地的情況下,還有什麼地方,比省城更安全的呢?

李巖無奈,只能退而求其次,看能不能派人來學習製作火藥。在一番商討之後,炮仗坊終於答應幫他代兩個徒弟,不過要交五百兩的學徒費。他們這樣的技術可是危險的很,要受當地官府的監督,他們給交徒弟也是但著風險的。

就是這樣,李巖也算是比較滿意了,至少能有自己做火藥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