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楊閣部督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楊閣部督師

崇禎皇帝在得知左良玉大敗,羅岱身死之後,異常震怒。立刻宣佈將總理熊文燦和河南總兵張任學革職,而敗績的左良玉,則是降三級留用,戴罪圖功。並且讓各地的總督總理各司其職,一定要在十二月之前剿滅流賊!一旦延期,一體治罪!由此也可以看出,崇禎對於武將是還是比較寬容的,這也說明了大明對於軍隊的控制裡已經不強了。

而那個河南總兵張任學,其實不算武將。這個張任學原來是文官,只是看不慣武將的拖沓推諉,只要軍餉不做事的做派,很是氣憤,於是上書皇帝,他要自己改武職,自己來做武將領兵。

崇禎還真就同意了,但是大臣們不同意,說沒有文職轉武職的先例。還是崇禎堅持,才把張任學任命為本來沒有設定總兵官的河南總兵。可是張任學沒有部隊,於是又把副將羅岱調給他來指揮。所以現在張任學這個文官轉的總兵官,又是孤身一人了,所以朝廷說革職就能革職。而最高興的就是那些文臣了,他們都高興的相互說:“你看,老張終於被抓了!”

現在新任的兵部尚書傅宗龍也已經來到了北京,於是楊嗣昌在和傅宗龍做了交接之後,就上書請罪。

其實早在清兵入寇之後,御史彈劾楊嗣昌的摺子就沒有斷過,但是都被崇禎留中了。就是在朝上彈劾的,也都被崇禎擋了回去。現在不一樣了,是楊嗣昌舉薦的熊文燦出問題了,這可是妥妥的連帶責任,於是御史們又加大了攻擊力度。

崇禎對於楊嗣昌的請罪摺子,給的批覆是“回閣佐理”,也就是說這個事情就算過去了,不會處置楊嗣昌了。

楊嗣昌心中有了底,於是按照慣例,在兩天之後再次上書自劾。可是出問題了,崇禎皇帝這次居然批示,要楊嗣昌去接替熊文燦的任務,總理剿賊事宜。

這讓楊嗣昌很意外,他的自劾奏章上可是沒有提一句想要出京督師的呀。但是皇帝的旨意已經下了,他也不好推辭,只好準備去赴任。

紫禁城,文華殿。

“楊先生,”崇禎特意把楊嗣昌招來,說道:“這次讓先生去督師,是想用先生的經緯之才,以期將流賊之患徹底解除。”

楊嗣昌躬身拱手道:“臣定當窮心竭力,將流賊剿滅乾淨,讓我大明不復有內外受敵只困,能有休養生息的時間,好用來專心防備東虜。”

“對!就是這個意思!”崇禎微笑著說道:“這正是合了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內’的設想。這些年來,東虜屢屢入寇,而內裡又有流賊作亂,朝廷兩面受敵,左右受困。現在東虜已退,薊遼有洪承疇督師,邊氛稍緩,正是平滅流賊的好時機。所以希望先生能施展大才,好好謀劃,報捷於闕下。”

“臣遵旨。”楊嗣昌躬身接旨。

崇禎又說道:“還有,這次先生去督師,還是要剿撫並用。流賊甚多,要是一意痛剿,恐將遷延時日,不利百姓休養。因此要剿滅大賊,震懾敵膽,其餘宵小,招撫為宜。若果能多幾個劉國能這樣的忠義之士,填充官軍,用以剿賊御虜,實在是大幸之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嗣昌回道:“陛下宅心仁厚,愛民如子,臣感佩之至。臣定當蕩平妖氛,助陛下中興大明,為天下開萬世之太平。”

“朕得先生之助,實乃二祖之庇佑。請先生仔細籌劃,一舉將流賊剪滅,解萬民之倒懸。”崇禎高興的說道。這滿朝的文臣,也就楊嗣昌能給他實心辦事,其他的不是黨爭就是庸碌無為。要不是這次是剿滅流賊的好時機,他也不會突然改了主意,讓楊嗣昌這樣的能臣出京督師。

“臣謹遵聖諭。”楊嗣昌躬身領旨。

崇禎接著說道:“此次宣先生來,還有一件要緊的事要同先生說。”

“臣恭聽聖諭。”

崇禎收起了笑容,嚴肅的說道:“雖說這次剿匪,剿撫並用,其他流賊皆可招撫,但是唯獨張賊獻忠不能赦免!他驚擾中都皇陵,絕無寬赦之理!”

這可不是因為張獻忠驚擾了祖陵,要是真的是如此的話,那為什麼去年在谷城的時候,能接受張獻忠的投降呢?張獻忠掘毀中都祖陵的時候,可是崇禎八年的事了。不寬恕張獻忠的原因,是張獻忠再次造反,辜負了皇帝的一片好心。讓本已經相對平靜的流賊情勢又死灰復燃,大有燎原之勢。這才是讓崇禎特別憤怒的原因。

“臣遵旨,張賊獻忠,只剿不撫。”楊嗣昌鄭重的重複道。

崇禎皇帝在囑咐完了這件事之後,終於不再那麼嚴肅,他緩緩的說道:“輔臣督師,事不常有,朕特意寫了幾個字賜予先生。”說著讓太監拿出了他寫的親筆詩:“鹽梅今暫作干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靖,還期教養遂民生。”

楊嗣昌激動的接過黃綢上寫的詩句,顫聲道:“臣一定早日剿滅流賊,以報陛下信重之恩!”之後恭敬的告退出來。

崇禎皇帝則是在文華殿待了很久,他也處在激動當中。他彷彿已經看到了楊嗣昌剿滅張獻忠等流賊,凱旋歸來的情景了。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大明在他手中中興的的模樣了。他無聲的笑了起來。

楊嗣昌是真的激動,他到了襄陽之後,在行轅豎起了“鹽梅上將”的旗號,就是從這首詩中摘的兩個詞。而且,他的直屬標兵也稱為“上將營”。

而且崇禎對楊嗣昌還是很重視,授予楊嗣昌禮部兼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的官銜就任督師。簡稱督師閣部,或者是閣部。所以下官們都敬稱楊嗣昌為楊閣部。當然,尚方劍是一定要有的,這個幾乎成了每個督師的標準配置,為的就是讓督師的文臣能夠震懾住那些驕悍難制武將。

經過一些準備,楊嗣昌於崇禎十二年九月初六日出京,前往襄陽,去接替熊文燦的位置,總體掌控對以張獻忠為首的流賊隊伍圍剿。而已經被革職的總理熊文燦,還有太監劉元斌、總兵左良玉和陳洪範等人也在襄陽等著他,幾人共同商量對流賊的剿撫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