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風雲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 剿賊先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八章 剿賊先聲

李巖很容易就拿到了蘇京的手令。等他進入武庫之後,發現武庫裡除了朽壞的弓弩,就是生鏽的刀槍。還發現了幾支火銃和三眼銃,不過也上面的木頭也都腐朽了,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用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也不管這些了,直接就讓人拿出去了。至於火藥,倒是找到了一些,但是結果也是和城頭上的一樣,全部都受潮結塊兒了。除了可憐的這麼一點點兒的破爛貨之外,武庫裡面還真是沒有什麼東西了。

李巖一問武庫的賬冊,那理由多的是,不是遭過火災;就是被前任,前前任等等的人給拿去賣了,不過責任人已經被處罰了;再有就是上面沒有撥發;或者是已經分發了出去。總之,就是一筆爛帳再加上沒有做賬的空窗期,讓那些本應該在武庫裡的兵器,現在什麼也沒有了,而且還根本查不到。

李巖只好無奈的放棄了,既然這裡的東西指望不上,那他也就只能靠自己了。不過他還是希望縣城裡的糧庫是有糧食的,否則的話他的糧食可是又要不夠了。這次他把被流賊留下的佃戶們幾乎全都收了過來,那可是有丁壯七十多人,再加上他們的家眷,總數則是有三百多人,這些人對糧食的需求讓他本來還算是充足的糧食變得捉襟見肘了。

幾天的時間,李巖一直都在縣城,熟悉城中的防禦設施。等他熟悉的差不多了,就讓李仲來負責縣城的防禦,而他,則是開始嘗試著訓練炮手。

雖然現在還沒有火藥,但是對於訓練來說,似乎也不算是什麼障礙。主要是先讓他們熟悉一下,這個炮是怎麼用的,讓他們先有個映像。同時也是給李巖實踐的機會,等他把炮手的分工和協作這些東西都弄明白了之後,他就能正式的定下對於後膛裝的弗朗基火炮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了。

“注意啊,”李巖大聲的命令著:“裝藥!裝彈!上膛!固定!放!”

隨著李巖的一聲聲指令,現在剛轉行做炮兵的士兵們有些生疏的按指令行動著。給子銃裝火藥包;然後就是裝入彈丸;接著就是兩個炮兵帶著弗朗基火炮的子炮來到母炮旁,將子炮放入母炮的開口處,然後用力上頂,讓子銃口嵌入母銃尾管;接著就是一個炮兵拿一個準備好的硬木塊兒,然後另一個炮兵將木塊兒嵌在子銃和母銃後槽沿之間的空隙,並用木錘給砸進去;最後就是點燃引線,發射炮彈。

此時點燃引線用的不是火把,而是用一個根一個頂端有一個和鳥嘴銃差不多的夾子的木杆,上面夾著一根長長的火繩。要是用火把的話,萬一點火的士兵受傷,火把掉下去,那豈不是有可能會讓整個炮兵組被火藥給炸飛嗎?

李巖糾正著炮兵們的動作,喊道:“要聽口令來做!動作要快,準。點火的時候手不要抖,要鎮定!爭取能夠迅速的把引線點燃!還有砸木塊兒的,一定要記得砸!否則整個炮都會被毀掉的!裝彈藥的時候,一定要挺清楚指令,裝的是什麼彈種,裝的是多少發射藥,這些必須都要按照指令執行!都聽清楚了沒有?!”

“聽清楚了!”炮兵們大聲的喊道。

“好了,再來一遍!”李巖大聲的命令著。

自從李巖他們進城之後,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民眾們卻是都覺得現在安心多了。那是因為他們每天都能聽到,看到,這些新的守衛者正在不停的訓練,而不是像之前的老爺兵那樣,只知道收保護費,在街上隨意吃喝拿要,而且還不給錢,從來就不去搞訓練。

民眾安心,縣令蘇京自然也跟著放心,於是糧食的發放很準時。雖然不是新糧,裡面也參雜著石子兒和沙土,但是對於李巖來說,不過是重新篩選一下而已。這就幫他解決了一部分糧食問題,讓他有機會把實力發展的更強大。

李巖也不是一直呆在縣城,而是在縣城、七里寨、杜莊三處地方巡視。而十二月中旬的現在,他帶著縣城新印出來的告示,來到了七里寨。

“貼上吧。”李巖吩咐道。

一個士兵將告示貼到了牆上。只見上面有一個人的畫像,最大的特點就有很長的大鬍子。下面還有幾行字。

“給大夥兒念念!”李巖又是吩咐著。

王仁傑讀著:“此時谷城叛賊,而今狗命垂亡。興安、利平走四方,四下天兵趕上。

逃去改名換姓,單身黑衣逃藏。軍民人等綁來降,玉帶錦衣升賞。

能擒張獻忠者,賞萬金,爵通侯。”

李牟哈哈笑道:“這是誰的手筆呀,居然用通緝文告填了首《西江月》,而且寫的通俗易懂,著實不錯啊。”

李巖笑道:“據說是楊閣部親筆呢。”

一群人圍在告示周圍,相互說著:“噢,這個就是張獻忠呀。要是抓到他就好了,能封侯呢。”

“也不看看你的命格,有沒有這個命數。”一人譏諷著。

黃得勝說道:“盡瞎想了,人家在興安(安康)、利平呢,離咱們這裡遠著呢,中間還有那麼多的官軍圍剿,能輪得到咱們?”

李巖一使眼色,李牟會意,揮揮手,道:“好了,告示也看完了,也休息的差不多了,都去訓練去!不要偷懶!”

士兵們在黃得勝的帶領下,又開始了訓練。這些基本都是新加入的那些佃戶們,他們的家人也都分到了新的田地,他們這些青壯,只要安心的在李巖的麾下用命殺敵就可以了。兩三個老兵帶著十來個新兵,呵斥著,指導著,又開始了嚴格的訓練。

他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衣,用的是藍色的粗布,是因為這種布料結實,耐用,而且便宜。雖然有掉色的毛病,但是便宜才是重要的。明軍尚火,所以軍服都是紅色的,但是李巖的糧餉都自籌,所以他只能用最經濟的辦法。

他們的兵器都是周鐵匠他們給打造的長槍、腰刀,其他就是盾牌和弩了。沒有其他明軍那樣種類繁多的火器,也沒有騎兵部隊,他們就是一支純步兵部隊。所以防禦尚可,但是進攻卻是不足,這也是李巖需要改善的諸多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