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真的是宰相兒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 曙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2章 曙光

透過坑蒙拐騙並勒緊了褲腰帶後,總算湊夠了物資,於是劉光世再次帶隊出征。

這次五艘船(朱處搶來了兩艘)將前往更遠的海域,進行為期四十天的部署。

除了肩負稽查朱家的走私船外,更有繪製海圖,觀測洋流以及氣候,累積航海經驗等重要任務。

這個期間張子文沒有太重要的事,連蘇州也不想去,一露面容易被人追債。

偶爾下礦井看看情況,進行日常慰問,又偶爾會站在水邊,吹著已經不算太冷的風發呆。

這個時期沒人知道張子文在想什麼,身邊總會有兩條尾巴,一個是日本人理慧子,她不愛說話只愛記錄,她會用日語把張子文的日常寫成心情日記記錄下來。

酒鬼婆娘也跟在身邊,她不愛沉默只愛扯犢子,總會說“這不公平,不仗義,不勇敢,需要快些把老酒鬼撈出來”。

恰好張子文最愛和婆娘吵架,每次都說“你懂個球,你沒能力教我怎麼做男人,我敢講大宋沒人有我勇敢,不信十年後咱們再來看看”。

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鑑於名聲太好眾望所歸,窮苦之人紛紛來頭,這一轉眼,海軍領地內承載了五千人的吃飯問題。

這就是張子文從戰略上考慮,放棄談判想法,選擇在海上持續作戰的理由:為了吃飯,為了有三尺生存之地。

簡單說:談來江山屬於來路不正,一定需要用鮮血鋪路,前赴後繼打出來的成果才最穩固。

要發財真的很容易,只需用嘴皮子去說說,朋比為奸,就能輕易從朱手裡收到保護費。但創業邏輯決定了發展路線,張子文選擇了對整體官僚潛規則反之動。

如此大規模的泥腿子聚集,自然也會引起蘇州各層級的注意。這是因為他們天然害怕這樣一群人。官府層面沒人敢說張子文養寇自重,但無疑都有這樣的擔憂。

劉逵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在海軍詐騙蘇州糧食事件中,劉逵選擇了維穩妥協,就是擔心那些泥腿子沒飯吃而亂起來。所以這實際上就類似於養寇自重。這也是早年的相公們害怕范仲淹、不敢放他在一個地區過久執政的主要原因。

無奈張子文除了有龍圖閣出身外還有個宰相爹。總體官僚環境又沒人愛拉大仇恨,所以沒人敢上報彈劾“張子文養寇自重”的問題。

一定程度上其實基層官僚也是一群強化版阿q,不願意捅問題,反正等真出大事的時候,總會有人有政策來對應解決。

除此外,越來越多的人看不懂張子文的操作,不自量力、瞎操作簡直成為了當下兩浙路的嘲諷熱點,處於風口浪尖。

這也好,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局座是個反著來”的人,一個有執念的鐵頭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年景裡,局座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少到了哪怕他專幹坑事,也必須把他列為國寶級別的物種加以圍觀和保護。”

“其實圍觀局座的瞎操作,作死就遲遲不死,也是一種樂趣。”

“講道理局座很萌的,早該關門破產灰溜溜回京了。但他就是有能力扯東牆補西牆,規模越來越大,愣是被他挺過了年關,解決了五千窮人的吃飯問題。”

“是的有句說句,倘若沒局座這個中流砥柱一樣扛住那些人,泥腿子門來如詩如畫的蘇州散步,至少我也沒閒情逸致河道泛舟了,寫生的那群富家子弟也得哭瞎,那個時候他們是畫景秀山河圖呢,還是畫千里餓殍圖呢?”

“崑山老許也還可以,沒他支援,局座就沒有這麼大底氣。”

“是的老許也還行,至少不怎麼添亂。”

“老許很坑的好吧,用一堆廢礦把局座套牢了,身為宰相兒子,現在局座欠了一屁股債,露面都不敢,好久沒見他進蘇州了。糾其原因,其實就是老許兜售了一堆廢礦給眼光不怎麼地的局座。”

“竟是被這樣的愣頭青贏得了汴京之戰,還號稱東京之虎,所以說大宋到底還有指望嗎?”

……

街頭巷尾的議論總體向好,哪怕有些不和諧聲音,張子文也懶得去參與這些娛樂事務。

總體上,現在的主流觀點是:海軍撐不過春季了。

處於到處欠債無法融資,糧食缺口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他們認為海軍的路線是無知又愚蠢的,從任何方面衡量都毫無生路。

但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新開年第九日,海軍迎來第一個重大成果:2.0版煉焦爐。

在這之前群策群力,幾乎三天就有人提出改進建議,始終處於小修小補。

直至年後劉光世出海的現在,重大革新的爐子修出來了。

雖然為了節約經費,是在原有的爐子上重建改版的,導致燒損率和熱效率仍舊不達預期,重要的是,現在海軍已經知道新爐子要怎麼建造,並積累了大量的修改和建設工藝經驗。

新爐子的第一爐焦炭出爐後,由焦急等候的張子文親自操刀計算,最終得出結果:不考慮人工成本情況下,得益於整體工藝大進步,有高達三成的燒損率和熱效率提升。以供應李曉蘭的價格為錨的話,現在已經不虧損,處於持平狀態。

這就意味著持續研發這個專案,已經有扛得起。

至於說“不考慮人工成本”雖然有點流氓。但實事求是,當下海事局處於共產共存模式下,一根筋就想幹出一番事業,用未來的理念以及軍糧換取勞動價值。基於這樣的模式,技術上說,的確可以基本不考慮人工成本。

不過基於現在的種種條件,只能採用比較基礎的溼煉法。幹煉法工藝複雜得太多,投資太大,還必須有一定的化學基礎。

不是說穿越者張子文做不到,而是需要十倍不止的研發經費投入,現在真的沒錢。

其實等有錢、且對相關工藝掌握更熟練時,去研發建設幹熄爐的同時,也就等於同時積累蒸汽機的工藝和思路。

因為幹煉法的相關工藝中,就涉及了大量的熱能回收利用過程,那實際上已經類似於蒸汽機原理。

且不管那麼多,由淺到深,由簡單到複雜,先解決有和無的問題。

就這樣,張子文執政海軍近半年以來,也是崇寧四年開年以來,大家一起迎來了唯一的一個好消息。

同時,春天來了。

冬季過去後對糧食的消耗會略有降低,不過因人員持續增加,看得見的往後,缺口係數是放大的。糧食仍舊是當前大問題。

官署桌子上堆滿了等待簽署檔案。

其實現在海事局沒什麼政務,說起來寒磣,這些檔案實際上是各種各樣的賬單,都是各商號往海軍送的必須物資。基於這片土地可利用的東西不多,起點太低,不可能完全做到自給自足。

現在海事局的唯一收入來源,是依照背離相當嚴重的官價賣出鐵礦石。

價格雖然很白菜,但產量驚人。

這是在張子文頂住了精神文明的防線後,暫時把海軍形成了一個封閉圈子,以內部迴圈形勢做到基本忽略人工成本後,沒有牛車的情況下,又做到了固有糧食代價下的無成本人力運送。

再加上幹勁強勁三班倒產出,於是做到了當地同規模礦井的四倍產量!

以海軍的內迴圈體系而言,除生產工具磨損外,幾乎都可以計算為純收入。所以是的,依靠走量,崇寧四年開年後,張子文自己都難以相信,以被人力扭曲的官牌價,基本做到了生產上的收支平衡?

這是一個里程碑,張子文認為,這個日子應該被載入大宋史冊。

現在只是不確定,這個礦井的儲量能挖多少時間?以及劉光世部是否能獲得戰爭勝利後所帶來的紅利?

另外就是,朝廷撥付海軍經費的盈餘,夠償付貸款利息,以及一些小專案開支。

那麼關於人員規模擴張後所帶來的糧食缺口,考慮到開春後萬物復甦,可利用的物資多了,在下次冬季來臨前頂住應該不成問題。

經過上述全盤核算後,張子文正式宣佈:海軍的黑暗時期已經渡過,接下來已經不會變得更壞,只會逐步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