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真的是宰相兒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章 去上太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章 去上太學

永興軍路的人過來後,依大宋規矩武將從來都是副職,正職是文臣兼任。

一隻軍伍不論是什麼目的,駐紮一個地方後除非朝廷另有說明,否則地方知縣自動兼任這只隊伍主將。這不是知縣一定要管軍伍,而確立一把手,乃是大宋文人將兵的規矩。

一隻隊伍怎麼部署是樞密院負責,一但出具文書說明這個百人隊“駐防”陳留而不是路過,依據大宋律就等於給了張叔夜指揮權。

當然,張康國真管不到這些事,細分下來後,這事是樞密院“京畿房”負責。

樞密院建制比中書門下低半級,京畿房建制就是副部級。這個部門負責三衙、殿前班值,也包括皇城司的部署、輪換、監察等事宜。

樞密院和中書一樣也有自己的許多部委,不過他們的編叫“房”。房的領導不叫尚書叫“承旨”。所以樞密院有大約十個房(不同時期會有增減),也就有十個樞密承旨。

有時會增設一個樞密都承旨,宋朝有“都”字的職務一般又有兩種解釋,一是總管的意思,還有一個只是資格老些,名譽好聽的意思。

不過在樞密院又不一樣,都承旨不是承旨們的領導,是監督承旨們思想工作、有點平級的“質量檢察組”意味。真正統帥承旨們的當然是樞密使。

另外還有個“籤書樞密院事”,大抵是樞密院秘書長的意思。

樞密院還有自己的戶部叫“戶房”,管理錢糧轉發。有兵房,以前是管理廂軍的,但這時期廂軍列為中書門下系列而不是樞密院系列,所以兵房建制還在,但業務基本都移交給門下省兵部,只在部分兵器轉移時籤個字,握有少量審批許可權。

還有吏房,管理官員考核升遷替補等事宜。但只能管到武臣,文臣不受樞密院管理。譬如出問題後,關於武將樞密院可以開除可以治罪或砍了,但如果是文臣,根據太祖皇帝寫在宗廟裡的憲章,尤其那些進士出生,只能打包送回吏部。

樞密院西北事務房是管理西北軍政的。同設的還有東北事宜房,兩廣事宜房,東南事宜房等等。不過這些一般管理常務,譬如現在西北發生國戰時,西北事務房就從西北局屬性、自動變為西北秘書處,乃是張康國和皇帝直管。

但趙佶忙於踢球、舉辦皇家聯賽事宜,又信任老張,所以就是康國老爸直管西北。

此番邊軍部署的麻煩就在於“京畿房”。

無巧不巧,京畿房承旨就是宋喬年。這是一條蔡黨潛伏在樞密院的狗,咬人不出聲,將後來的歷史中,張康國攔了蔡京的路,就是這個宋喬年去找趙佶彈劾張康國的。

說起來碉堡,宋喬年彈劾張康國時,皇帝的表現和張子文的老媽似的,大喊“我不聽我不聽,我信個鬼”,如此就把說寵臣壞話的宋喬年趕走了。

很遺憾趙佶就這德行,就這麼護寵臣。

不過宋喬年彈劾張康國後,張康國跟著就去世了,死因成秘,宋史記錄為:疑似中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著這些,離開酒肆時張子文喃喃自語,“得像辦法打掉這些人和事,有他們在,我和老爹都睡不著。”

……

次日一早,徐警衛員送相爺的兒子去唸書。

“公子!今個總算見到您了!”

在太學門口看到個一臉舔相的英俊年輕人跑了過來。

“咦陳老師,你也來大宋了?”

張子文發現這傢伙長的很像年輕版的陳冠希。

這人頓時尷尬了,傳言這個大衙內摔了腦袋,看來是真的了?

想歸想,這人又笑道,“衙內風采照人,依舊那麼幽默,卑職李邦彥拜服。”

這人竟是將來那個奸賊李邦彥?

打他一拳……是不可能的。

這人有用處。實際上他是個市井斯文無賴,家裡有錢,也是娛樂圈的戲子名人,各種唱腔和話本表演信手拈來。消息靈通,人脈廣大。

“哦……是小彥彥啊。”張子文點點頭。

李邦彥一陣惡寒,感覺有些不對。不過值得高興的是,比以往拉近了些關係?

人脈關系就是李邦彥最看重的資源。以文立國的大宋一樣有這模式,李邦彥有錢,好爽大方,只結交讀書人,但凡要進京趕考的窮書生,他是一律贊助路費的,還幫忙打點遠途和京城的幫派,保證這些人能安靜的考。

依照大數法則,總會有一群受了他“助學金”的學子考起,並慢慢散開掌權。

都是些老奸巨猾之輩,太大的事未必幫得了,但是幫李邦彥弄個太學學籍還是能做到的,這應該就是他和張子文是同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