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替明最新章節列表 > 530 鞠躬盡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30 鞠躬盡瘁

孫承宗接旨之後,讓自己的副手馬世龍領軍移駐撫寧,這個離山海關最近的衛所所在。而他自己,則帶著洪承疇立刻啟程進京。

六十七歲的高齡,硬是只花了五天時間,趕了五百多裡路,於傍晚時分到達京師。

雖然京師已經戒嚴,城門早已關閉,可孫承宗還是很快見到了崇禎皇帝。

在去文華殿的路上,趕過來迎接的是大太監王德化。他語速極快地把京師的事情快速給孫承宗交了個底。

在接到山海關失陷的訊息後,京師形勢極度混亂。首輔成基命為首的內閣主張皇上南巡,平定中原腹地的流賊之亂後,再集中精力對付建虜;而左都御史曹於汴堅決不同意,主張再集結兵力,奪回山海關;另外據傳兵部尚書梁廷棟等人主和,答應建虜條件換回山海關。至於戶部尚書畢自嚴,早就為籌集勤王軍糧草而病倒了……

就算長話短說,王德化也來不及把京師中發生的事情都說清楚,就已經到了文華殿門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孫承宗舉手整理了下衣冠,正待進去時,身子一晃,眼見就要跌倒。王德化眼疾手快,連忙扶住了他。

“不礙事!”孫承宗穩住身子後,低聲說了句,然後便跨進了殿內。

崇禎皇帝高坐御椅之上,聽到內侍唱名後便看向大門。說實話,他心中是很惱火的。

京畿之地的戰事一拖再拖,把全國的形勢拖得極其嚴峻,流賊之亂,已成大明的心腹之患。糧草的籌集,更是把頭髮的愁白了。為此,還再次加了賦稅。雖然知道是飲鴆止渴,可也不得不為。

更甚者,要不是戰事拖到今日,又要動用山海關的火炮和兵力,又何至於被建虜攻下山海關天險呢?

想著這一切,崇禎皇帝長時間沒睡好的眼睛中滿是血絲,透著恨意,陰沉著臉,顯得異常的猙獰。他盯著門口,就準備給孫承宗一個好看。

可是,當他看清門口進來那人時,卻一下愣住了。

這名鬚髮全白的老人,雖然官袍穿得很是端莊,可額頭冒出的汗,彙集成溪,沿著尖瘦的臉頰往下流。眼角的皺紋很多,甚至連額頭也多了不少。一臉的疲憊之色,彷彿一閉眼,就能馬上睡過去。官袍空空,就如同裡面不是人的身體,而是一根木材而已。

這是孫承宗?崇禎皇帝下意識地不相信。可仔細瞧著,卻還是分辨得出來,眼前這個老人,就是之前老當益壯、精神矍鑠的孫承宗。不管他變得如何了,那眼神中的堅定從容之色,卻還是未變過。

這一刻,崇禎皇帝想要質問、為難孫承宗的念頭一下沒了,腦海中只有震驚。

孫承宗竭盡全力,就按照平時的步伐,不慌不亂,不急不慢地上前覲見。

“臣孫承宗已奪取清水明月關,奉旨前來覲見。”

如果細心地聽,能聽到孫承宗的話中有一絲顫音,是力竭的原因。邊上的王德化卻聽出來了,有點擔心地瞧著他。

崇禎皇帝則根本沒注意到,只是被孫承宗的話語所吸引,他沒想到,久攻不下的清水明月關,竟然被打下來了,總算是有個好消息了。

然而,山海關的淪陷,讓清水明月關之戰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崇禎皇帝很快把這絲欣喜埋在心中,先揚了揚手道:“孫卿平身!”

說完之後,他發現孫承宗根本沒動。便以為孫承宗還有什麼話要說,或者是說要請罪之類以退為進。

如此想著,崇禎皇帝便微微皺起了眉頭。自己已經說了平身,有什麼事情就站起來說話。不要依仗拿下清水明月關的一點功勞,就趁機開始討價還價。

他忍著剛冒出來的怒氣,想再說一次時,侍立在邊上的王德化已有了動作。只見他走過去,伸出雙手去扶。

這動作讓崇禎皇帝微微有點吃驚,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看著孫承宗微微顫顫地站起來,他才忽然記起來,孫承宗已是六十七歲的老人了。

王德化扶起孫承宗後,低頭奏道:“陛下,孫大人該是接到聖旨後,連夜趕回,五天趕了五百多裡。”

如果是年輕人,五天趕五百多裡,其實並不算什麼。可孫承宗已是六十七的老大爺了,很難想象是要靠多大的毅力堅持著趕路。

崇禎皇帝連忙讓另外的內侍搬來圓凳,給孫承宗賜坐。這時的他,已是想起這次的京畿之戰,要不是孫承宗,可能連永平等城都收復不了。以如此高齡,這麼任勞任怨,埋怨他拖延清水明月關的戰事,實在是不應該。

孫承宗謝恩之後,便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非是臣為自己開脫。山海關失陷,臣責無旁貸。但臣調兵之時,也給山海關留夠了足夠的兵力,不知山海關失陷的具體情況如何?”

只有搞明白了這些,才能知道接下來的戰事該如何應對。否則稀裡糊塗的情況下,下一次就還會稀裡糊塗地丟城失地。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崇禎皇帝竟然也不知道。就只知道山海關失陷,然後朝廷上下恐慌成一團。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停,各有各的意見。

很自然地,崇禎皇帝把最近朝堂上的情況都介紹了下,然後徵詢孫承宗的意見。

和他學生袁崇煥的愣頭青不同,孫承宗是有政治頭腦的人。一般情況下,明哲保身為好,或者和御史言官站一起。

但他在來京師的路上,已經想過如何應對山海關失陷之事,已經有了決定。

孫承宗沒有如同御史言官一般站在道德的高處,政治最正確的路線上,也沒有採取兵部尚書的求和之策,而是選擇了擁護內閣的決定。

他從大明內外交困,此次建虜入侵所帶來的各種影響,站在大明江山社稷的角度,給崇禎皇帝分析了一遍,然後懇切地道:“建虜其勢已成,京畿之地再無險可守。臣願替陛下鎮守京師,等待陛下把流賊剿滅,重新驅除韃子的那一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