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替明最新章節列表 > 539 仁者無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39 仁者無敵

一連串的腳步聲傳來,且越來越近,墩長一聽就知道有四到五人的樣子,步履矯健,該是能吃飽飯的人。一想起飯,肚子就有了反應,感覺到更餓了。

就在這時,金屬反射著陽光出現在門口。緊接著,一道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遮住了照進屋內的陽光,一時看不清是什麼人。

還未等他有什麼反應,那門口站著的人便已收了刀,同時招呼他身後的同伴道:“快,這裡也躺了一些人,都還活著。”

說完之後,那人並沒有多少顧忌,大步走向屋內,一邊去取身邊的挎包道:“我們是叫天軍將士,你們不要怕……”

之前還躺著彷彿死人一般,對於闖進來什麼人都已不在乎的他們,一聽這人的話,咕嚕一下都爬了起來。不過最終只有兩人能站著,其他人立足未穩,跌倒在地了。

然而,沒人在乎這些人,他們七嘴八舌地用盡吃奶的勁,激動地問道:“你們是叫天軍?”

“是府谷的叫天軍麼?”

“你們的首領是首長麼?”

“……”

如果說他們對於活下去還有一絲希望的話,這絲希望不是寄託在朝廷的錢糧上,因為他們早已絕望了。他們的希望,就只來自於叫天軍。

作為榆林邊軍,他們對於府谷的叫天軍已經是很熟了。因為世道越差,叫天軍的事蹟就傳得越廣,細節也更多的被人知道。雖然明面上禁止,可私下裡,邊軍中早已互相在傳遞活著的希望。

他們知道,叫天軍的那位首長,是真正的為普通老百姓做主的人,吝惜每個窮人,給人以希望。

當他還只是府谷反賊頭目之一時,就敢於和當時最大的首領王嘉胤爭執,要救下同樣冷凍捱餓的明軍俘虜。

當他成立了叫天軍之後,更是擺明了車馬說出了他想做的事情,要為全天下的窮苦老百姓當家做主。邊軍同袍中,只要手中沒有叫天軍將士的血,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人,哪怕是不肯歸降他們,也會有錢糧下發,並無條件的放其離去。

叫天軍中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更是被不少人嘮叨。雖然沒有人能唱得全,可所有人都會用嚮往的心情去私下傳頌。雖然一開始有人也有譏笑叫天軍是傻瓜,可到了後來,誰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這樣的傻瓜,成為這樣傻瓜中的一人。

有不少沒有親人的人,早已想著去投奔叫天軍。不但能活下去,還能活得有尊嚴。這樣的日子,在這樣的世道下,就算死了,那也是值得了。

只是很可惜,叫天軍突然進關,攻佔了府谷、保德州城後又突然出關,想投奔也沒有機會。

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有許多人甚至想過出關去尋找叫天軍。可想到茫茫草原,又沒有足夠的糧食,找到叫天軍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就只能等死。只是心中向滿天神佛禱告,希望有一天叫天軍出現在眼前。

也因此,當這個出現的人說他是叫天軍的人時,就算墩裡這些人已經餓得沒有一點力氣,卻彷彿突然增加了無數力量一般爬了起來。他們知道,他們有救了。

叫天軍不會只挑身強力壯的,不會不理老弱病殘婦孺。他們在這世道上,就是救苦救難菩薩的化身,對所有為善之人一視同仁,無關乎金錢和利益。

進來的這名叫天軍將士,隸屬於叫天軍南方野戰軍偵查團。他先前已經進過兩個墩臺,對明邊軍的反應,已經是見怪不怪。

雖然如此,他的內心還是很自豪的,自豪自己是叫天軍的一員,一種身為叫天軍將士的榮譽感,沒有宣傳,沒有說教,自覺地在其內心產生。他保持著熱情、和藹的態度,和同伴一起有條不絮地救濟安置這些墩軍及其家屬。

就只一天時間,長城外面分佈著的幾十個墩臺,在叫天軍的人一到後,都毫無意外地換了主人。沒有一個墩臺,有升起烽火,向榆林重鎮發出警告。

當這些情報彙集到叫天軍中軍大帳時,胡廣沒有感到一絲意外。在這樣的世道,仁者無敵,不是沒有道理的。當然,這個仁者,還需要在強大實力的基礎上。

相對於建虜攻打明國城池時,用威逼利誘的手段,迫使城內叛變,或者潛入內應開啟城門,叫天軍這種旌旗所至,望風而降,顯得更為高人一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然,其他勢力想學叫天軍,也想做到這一點的話,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叫天軍在一開始的時候,不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所組成,就沒有那麼感同身受,哪怕胡廣要這麼做,估計也會有人牴觸。

如果叫天軍不是胡廣從無到有的建立,並在一次次危機中壯大,沒有一次敗績。在任何方面,都彷彿學究天人,猶如在世聖人一般。沒有這樣的威望,想在軍中一言以決,推行這種政策,怕也會受到很多阻撓。

此時的胡廣,雖不是皇帝,卻比崇禎皇帝的金口玉言還要金口玉言十倍、百倍。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這種情況,讓胡廣有點苦惱,讓崇禎皇帝為之羨慕的苦惱。

不過此時,胡廣還沒有在意苦惱的一方面,眼下的他,專注於奪取榆林重鎮的戰事。

榆林重鎮這麼重要的地方,叫天軍情報人員自然也有。不過他們提供的訊息,已經過去了小半月,眼下再結合各處墩軍提供的訊息,胡廣和胡寬等人商議的結果,還是要用智取。

不是說強攻就攻不下來,而是能盡量減少傷亡就最好。對此,胡廣的把握也很大。

兩天後,恢復過來的各處墩軍中的一些兵士,都來中軍報到。

他們這些人,是榆林邊軍的一份子,和城裡的守卒皆世代在此牧邊的軍戶,大都認識,有不少彼此之間還是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

這些人三三兩兩的找了要糧的藉口進城,雖然他們會被懷疑怎麼還有力氣走動,怎麼一起進城來要糧,但沒人懷疑他們是為了叫天軍來賺城的。除非是叫天軍先出現,讓他們有了警惕,否則那會想那麼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