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半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 半渡

難得這個攢攢典員,想起諸多辦法,使所有在工地上的人們做的多便拿的多。便是那些大匠們,工錢最多,待遇最好,但前提是工期趕的快,質量也經的住考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天才麻花亮,陳德和李天生等人已經在工地巡看,不停的大吼,不光是督促學徒和工匠們不要停手上的活計,也是極為關注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鐵匠鋪子那邊也是如此,天剛亮就有十幾個鐵匠開始打造兵器鐵盔,沈永這個鐵匠匠頭更是早早起身,估計早飯也未必得吃就督促眾人認真打造,二十個學徒已經開始在鑽著銃管,他們都是心靈手巧的後生,就算如此,剛開始鑽銃管時也是出了多次的錯,梁世發路過時,還聽到沈永在大聲喝斥一個將銃管鑽歪的學徒。

鑽歪的銃管,當然就得回爐重新打造。

整個鐵匠鋪這裡,除了爐鏜,鐵氈,大小鐵槌,煤,爐等器物外,並無其餘工具,大量的工具擺放陳列著,梁世發卻是知道,閔元啟想派人往南邊購買鏜床或鑽床,但前途茫茫,根本不知道如何走法,也就只能放棄。

梁世發考慮過這事,暫且學徒還沒有學會沈永的技藝,人多而技術能力不足,所需工具的需求也不那麼迫切。若真的要南下,最好是從淮安坐船直下揚州,從揚州瓜州渡江,到水西門坐海船從劉家港出海。劉家港因為河道漸漸淤塞,景況大不如此前,但還是距南京最近可以出海的港口,海船和船工最多,還是有相當的海船從劉家港裝貨出海。

到海上後一路南下,直抵廣東。

此後的行程梁世發就不太瞭然了,就算現在的這路線,也是當年在商行當大夥計的時候,聽海商客人喝酒吹噓知道的資訊,是真是假還不敢確定,他當然不敢對閔元啟提出來。

就算眼前的情形,也是令梁世發感覺無比振奮了。

一切井井有條,那些心浮氣燥聞警就慌的已經走了,留下來的便是願與整個百戶共存亡的心志堅定之輩。

便是梁世發本人和他的隊員也皆是如此,回想幾個月前的生活,想想都是不寒而慄。若叫梁世發回到此前的生活,怕是真的生不如死。

那種吃了上頓擔心下頓,還得北上應役,十個月當牛作馬,磨爛後背,被人鄙夷輕視,一路上辛苦無比,甚至百個運軍最少有幾個會死在途中的生活,誰願回去?

閔元啟已經有言在先,就算漕運恢復,他也會交錢幫眾人免役,此後第三百戶的旗軍再也不必北上吃苦,光是這一條,已經足夠令百戶裡所有旗軍感恩戴德,並且願意以性命相拼了。

待接近軍營區時,卻沒有往常慣有的響亮口號聲,但旗軍們也是早就起身,正如哨兵所言的那樣,衣袍整齊的旗軍們已經在營中列陣坐候,營中氣息一片肅殺。

梁世發入營時,守備輪值的隊官都是一臉激動,但仍是按條例規定,詢問了口令之後才把梁世發放進來。

梁世發往裡走時,閔元啟等人已經看到了他,眾人一併從簽押房往

外走,梁世發看到閔元啟大步走過來,不知怎地心中一熱,趕緊先要躬身行禮。

“世發免禮。”閔元啟大步迎上去,手臂一托拉起梁世發,看了一眼之後,閔元啟沉聲道:“看來你是在海灘泥地裡爬了半夜吧?委實辛苦了,此事過後你好好休息幾天,多陪陪老婆孩子。”

梁世發眼一熱,一股酸澀之感使他差點落淚。

此前在泥濘裡趴著不敢動,又爬來爬去之後,心中也未嘗沒有緊張,惶懼,害怕,甚至怨恨的各種負面情緒。

回村之後,看到眼前的各種場景原本已經是感覺值得,待聽到閔元啟說的這些話,梁世發更是覺得昨晚的辛苦和冒險,無論如何都是值得。

閔元啟並沒有刻意拉攏,說一些虛頭八腦的話,休息幾天,陪陪家人,這樣的上官反而是叫人覺得真心關懷下屬,頗有人情味的感覺。

“昨天過了午時,我等便發覺土匪三個細作從所城方向,還有咱們第三百戶附近陸續返回。他們俱是面色不太好看,當時我等商量,估計是沒有辦法進咱們百戶,在四周也打探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他們擔心回去之後被責罰……”

“我等分成三組,分別從前,側,後三個方向盯人,好在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有人盯著他們,我們也不曾離的太近,以防那幾個細作有所察覺。後來到墟溝南二十餘裡的一處荒村,這三人依次從村口外圍進入,我等小心跟隨,終於發覺土匪大隊……”

梁世發沒有過多渲染自己等人的辛苦和危險,不過隨著他的敘述,閔元忠等人也是用敬服的眼光看著這個昔日不起眼的夥伴。

短短時間,這位曾經雖然精明,但膽小怯懦,不敢惹事,在集鎮上被人打了都不敢還手的懦弱小旗官,居然能做到盯梢土匪,且在千多土匪海盜的幾十步外,趴伏在冰冷的灘塗泥汙裡,一直到確認了情報之後再連夜飛速趕回。

不管是勇氣膽魄還是毅力體能,梁世發都足夠叫人感覺敬佩了。

當著閔元啟的面,閔元忠和閔元金,高存誠,楊志晉,韓森等人都用激賞的目光看向梁世發,韓森向來拙於言詞,此時也是不由得說道:“世發,你這一功,抵得上敵前破陣!”

“都是為了大人,為了咱們百戶所有人。”梁世發道:“現在還要請大人示下,土匪現在估計也是沿著海邊往咱們這裡來了,敵人一千餘,精銳就是那三百海盜,這一仗咱們該如何去打?”

“憑河守備?”

“大人,他們要攻咱們得過大河,咱們在河邊守著,半渡而擊?”

“要麼咱們進備倭土城,把百姓遷到所城裡暫避?”

“這不成,這些房舍,工地,鹽池,不都毀了?”

“還是聽大人的,大人怎麼說都成。”

閔元啟身邊的俱是最早跟隨也最為親信的武官,他們對閔元啟的信賴也是毫無保留。有人膽怯,想在備倭土城中守城備戰,家屬送到千戶所城或是也進土城,有四百精銳旗兵

守備,千多土匪海盜沒有攻城器械根本不可能打的下來,且他們又是見不得光的匪類,淮安現在還有重兵駐守,僵持幾天功夫這些土匪就非得退走不可。

這樣也有兩處不妥,一則土匪必定毀村毀鹽池洩恨,此前花的大量銀兩人力物力,還有原本的村舍房屋必定不保,儲存著大量糧食,蘇鋼,熟鐵,生鐵,兵器,器物,俱是要被憤怒的海盜土匪盡皆毀去。

要緊的是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還替百戶源源不斷提供銀錢的鹽池,怕也是要被全部譭棄。

雖說只要人還在,一切還能恢復,打破罈罈罐罐可以再造,但這代價過於沉重,哪怕是心中有些怯懦畏懼的人,想到基業被毀的後果,也是臉色發白,避戰之語,再不復提起。

閔元啟內心也是不乏緊張,上次河房之役是偷襲,而且對手就是一群欺付良善的無賴惡棍,可以說是毫無戰力。

此次有海寇,土匪,自己幾乎完全按紀效新書訓練出來的旗軍,以四百敵一千,是否真的是敵人的對手?

但閔元啟越當此時,神色就越是堅毅。

別人可以靠他,他去靠誰?

閔家已經竭盡全力的支援他,部下們完全的信任和擁戴他,朱家這個商業上的盟友也給予了全力支持。

到得此時,一切均是為了當初的信念,所謂保境安民不過是當大敵來時,勇者迎難而上,不懼艱險,哪怕有性命之憂亦要堅持自己的選擇。

閔元啟也是拷問自己,清兵很快入關,李自成一路敗退,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聚集大量忠勇部下,打造海船,彙集財富,隨時轉移至南方,這個路線譜圖已經相當清楚了。

如果自己在此時退縮,基業遲毀,喪失的人心和積累的財富,自己要多久才能重新擁有?

如果再度積累起來,又有強敵殺至,自己又得再躲一次?

一次再一次的躲避,最終自己只能困死在這裡,等女真南下之時,自己要麼剃髮易服,成為大清順民,要麼就得倉惶逃竄,不知道會死在哪條溝渠之中。

最好的結果,無非也就是一停的南竄逃命,生死兩難,這就是他想要的結果?

穿越一次,什麼都沒有改變,連自己的命運也交託給別人來掌控,閔元啟拷問自己再三,終於是曬然一笑。

不論如何,此次絕不能退縮。

守城自是不可,等著他們渡河再打也是抱泥於兵書上的迂腐言語了。那些給文人看的東西,多半是有些實戰的例子,但又多半抱殘守缺,戰爭可不是在竹子或紙上寫字那麼簡單。那些土匪和海盜沿海定有船隻跟隨,渡河時有大量船隻相助,自己這邊只有一些漕船,怎麼去半渡而擊?

若想在岸上等土匪半渡,人家又不是傻的,總不能就迎著準備好的軍陣放人上來,迂迴幾里,這邊列的陣就白列了,還得費力氣重新整隊,迎敵,擺開,反而耗費掉了自己這邊的力氣,使將士們困惑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