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謀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四章 軍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四章 軍容

拜山東客兵所至,客兵現在已經是聲名狼藉,強搶糧食,銀錢,設卡強掠,公然入戶搶掠,甚至搶走婦人,打人殺人,這一類的事情越來越多。這些山東客兵其實就是劉澤清的私兵,主將是什麼德性,部屬就是什麼樣的軍紀。況且崇禎中期之後,軍隊糧餉基本上保障不了,朝廷收入加徵三餉反而降低,除了保障京營和朝廷運作之外,大半軍餉都被關寧兵給拿走了。

山東鎮兵糧餉根本不能保障,朝廷不給,將領便有理由放縱軍隊搶掠,不光是山東鎮這樣,當年討伐流寇的大將,左良玉和賀人龍之輩多半如此。

文官不能約束武將,總兵不能約束營兵,大抵原因就是財政破產,文官掌握的軍隊後勤大權形同虛設,其後自然是將領自專,經制之師成為將領私兵,自然就形同藩鎮了。

客兵的胡作非為已經使地方上人人自危,這些山東兵連本鄉本土都禍害不輕,二月時劉澤清接到勤王詔令,先是推託腿疾發作不能奉詔,接著就放縱軍隊在兗州一帶大肆搶掠一通,殺傷頗眾,這些山東鎮兵連本鄉本土都禍害,更不必提淮安這樣的異鄉了。

客兵雖未至雲梯關這樣的偏僻地方,但惡名早傳,若船上果真坐的是山東鎮兵,怕是真的會有不少人選擇跳水逃走,一旦被客兵抓住,逼迫交糧交錢,怕是生不如死。

好在渡船上有不少衛所旗軍,一眼便認得漕船上坐著的都是本地旗軍,釋然之下眾人和船上的旗軍打起招呼,旗軍們礙著軍紀卻是不敢回應,只能在臉上擠出笑容。

還是閔元忠站在船頭,對渡船上的人大聲道:“有土匪來犯,我們第三百戶的閔副千戶帶我等前去迎擊土匪,保境安民,請諸位放心,不管是客兵,流寇,還是土匪海盜,我家大人俱不會任由他們禍亂地方,有咱們在,就有這一方平安!”

閔元啟任副千戶後還是兼任第三百戶的百戶,並未到所城上任,李可誠這掌印千戶自然也不會請閔元啟到所城上任,閔家把閔元啟推出來,李可誠可是跟吃了蒼蠅般的難受。

第三百戶裡訓練旗軍的動靜頗大,很多人都是知道此事,但很多人萬萬沒有想到,旗軍訓練出來居然是如此雄壯威武的模樣,在閔元忠喊話之後,不僅是渡船之上,岸邊官道上的來往人群也是轟動了。

在人群的驚嘆聲中,第一百總先行登岸,其餘各百總亦是陸續上岸。

謹慎小心些的人聽說有土匪過來,熱鬧也是不敢瞧,直接便趕緊走了。

還是頗多膽大的留在原地,看到旗軍上岸整隊時,便是忍不住嘖嘖讚歎。

不論是普通旗軍還是民戶百姓,這一生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強軍,大河衛這裡很久沒有班操軍的任務了,但河南那邊的衛所和山東衛所還有班操軍,每次班操軍都是往京城一帶會操,長途千里,上路的旗軍都出自山東河南的諸衛所,一次幾百上千人不等。那些旗軍多半衣衫襤褸,瘦弱不堪,一天行軍只能走十來裡地,要是春夏時出動還好,最多疲憊飢餓,秋冬時出門就慘了,一路上每天都會有人凍餓而死。

大河衛這裡也有人在山東見過班操軍,走的時候哭聲遍野,因為所有人俱知道年老體弱的多半捱不到京城就死了,出門的

那天就等於決別。就算僥倖到了京師,班操原本是到京師駐守,後來朝廷也知道衛所軍不堪用,班操軍到了京師直接就成了苦力,修復城牆,修陵,修皇宮寺苑等苦差累差俱交給這些外來班軍,在京師當半年到一年苦力,又得累死苦死一批,然後回程路上再死一批……出去一千人,差不多也就有七八百人能活著回來。

衣衫襤褸,瘦弱不堪,哭聲震天,餓著肚皮上路,這便是衛所軍給所有人的印象,有一些老軍,瘦弱到走路都困難,仍然得在隊中充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眼前的旗軍,四百餘人軍陣肅然,整個隊中充滿威武氣息,佇列異常嚴整,上岸之時都是排成縱隊,上岸之後列陣擺開,絲毫不亂。

外人不明所以,只看到軍陣肅然,如刀斧斫砍般的整齊,但只有旗軍自己才知道,每天軍棍揮打,只要稍有錯誤就是要挨上一棍,時間久了,哪怕條件反射也絕不會站亂自己的位置,連絲毫偏差也不敢有。

這是閔元啟對陣而後戰的理解,那些複雜的陣列現在一則是人太少擺不開,比如方圓陣,九宮八卦陣,魚鱗陣,三疊陣,大三才陣等等。

倒是鴛鴦隊配小三才陣,差不多也就是這幾百人的兵力可以擺開的陣勢。

首要是隊伍齊整,人知其位,然後才談的上擺開各種大陣,那些大陣其實也是根據雙方的兵力和兵種配給,再根據地理條件來決定,這些道理很多明軍大將都不懂,所以名將就是名將,有些將領只配帶著家丁無腦衝鋒,甚至最下等的就是劉澤清這樣的,行軍佈陣看著中規中矩,其實根本不能打仗。

四百多旗軍一字擺開,營旗,百總旗,旗隊旗,小隊旗槍一路招展,火紅的旗幟之下是穿著紅袍的旗軍,刀牌手和騎兵俱著綿甲或鎖甲皮甲,二十多騎兵在哨探近處後開始重新彙集,閔元直看了看大陣,內心自有一股豪氣,他也看到身形高大的堂兄閔元啟牽馬上岸,四周不少人認得這個威名漸起的副千戶,不少旗軍叉手行禮,很多人在揮手叫好。

閔元啟練兵之時就有言在先就是為了保境安民,現在看到旗軍出動,很多人想到閔元啟此前流傳出來的話語,當時各人還嗤之以鼻,保境安民靠的是指揮使和同知,僉事等諸位大人,還有海州的知州,灌南知縣,鹽城縣,淮安知府大老爺,徐州兵備道,淮揚海防兵備道,當然還有鳳陽巡撫,這些大人物才是執掌江北兩淮軍備防禦的大人物,一個小小試百戶,揚言要保境安民,確實是自詡太高了。

結果客兵入境後,淮揚道躲在泰州,徐州道事不關已,根本不來過問。

鳳陽巡撫馬士英雖然位高權重,麾下有貴州家丁,強悍忠誠,節制的劉良佐和黃得功等諸將也堪稱兵強馬壯,但馬士英已經很久未駐節淮安,久在安慶,廬州一帶,並不至淮揚駐節。

馬士英不至,淮揚一帶空虛,這才是劉澤清和後世高傑,黃得功爭揚州的原因所在。

地方一片空虛,客兵肆虐為禍,突然看到本鄉本土出來一個有力的人物,所率部屬又如此精銳,頓時便是引發轟動,這種瞬間而起的認同感,對閔元啟和旗軍們猶為重要。

很多旗軍激動的全身戰慄,這一刻士氣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怪不得明軍錄功,主客軍會截然不同。

待四個百總全部列陣完畢之後,騎兵接到資訊,閔元直帶著部下繼續向前行。

騎兵散拉開來,這些騎兵中有幾個是家丁出身,騎術基礎相當紮實,還有幾個是衛所千戶到百戶級別的武官世家,從小就學會騎馬,有一些基礎,經過苦訓後基本上掌握了。

更多的就是此前就騎過毛驢和騾子的普通人,訓練過後,打馬奔跑是沒有問題,但想要馬上騎射,賓士殺敵,在快速的賓士之中揮刀斫砍敵人,或是與夥伴並騎衝陣,現在這種程度還差的很遠。

閔元啟在騎兵訓練時經常會騎馬參加合訓,他在少年時也學會騎馬,在擁有戰馬前也經常騎毛驢或騾子,上馬訓練之後才知成為騎兵有多難。

控馬,長途騎行,騎射,衝刺,人馬合一揮刀殺敵,現在騎兵的訓練科目還在探索之中,閔元啟隱隱有一些想法,但距離改變騎戰之法還差的遠。目前來說,只能是按明軍哨騎夜不收的訓練辦法來訓練,眼前這些騎兵,要想成為夜不收檔次的騎兵精銳,哪怕日夜不停的訓練,兩年時間都是往短了說的。

成為一般的哨騎,半年到一年左右,也就差不多了。

三人一列的軍陣開始在官道往右側方向疾步而走,此時已經過了辰時,太陽升起老高,一路上行人不絕,看到旗軍的盛壯軍伍,要麼一驚退向一邊,要麼便是大聲叫好,待知道是去迎擊土匪時,多半人又面如死灰,趕緊加速避走。

眾人右手邊是淺黃色的大海,從海邊到官道一帶有五六裡距離,中間有大片灘塗,一些孩童在海邊挖海貨,再近一些則是一些農田,這些田畝都是開在灘塗之上,土質極差,多半就是附近旗軍的私田,他們種的好田在官道右側,那些近灘塗的田畝,也就是最窮困的衛所旗軍才去開出來種,一畝的平均畝產不到一石,土質極差,一樣的辛苦收成卻很低,只有旗軍才重視這麼一點菲薄的收入,民戶哪怕是去給田主當佃農也不會到近灘塗地方來開這種荒田。

向北走了數里後,便是一個近海村落,然後是大片田畝橫亙在官道左右。

十餘里後,軍隊停留在官道側,所有將士盤腿休息一刻鍾,可以喝水,吃乾糧,但不可以彼此交談。

天氣頗為炎熱,十幾裡路走下來很多將士身上衣袍都濡溼了,眾人舉起椰瓢,大口痛飲,路邊有一些挑漿賣水的小販想要過來,卻是被鎮撫兵們遠遠趕來了。

這一次出戰,其實是閔元啟想象之外,可能是土匪過來的訊息相對隱秘,路邊的人聽說了才走避,但還是不停的有貨郎小販過路行人在道路上行走,在旗軍幾百步外的柳蔭下還有茶棚,裡頭一群過路茶客,一邊喝茶一邊看著旗軍指指點點。

衛所旗軍地位向來低下,過往民戶行人雖是震驚於旗軍的軍伍壯盛,但還是不太將這些旗軍看在眼裡。

但當看到閔元啟一聲令下,旗軍就老老實實的在路邊盤腿而坐,對前來賣水的,賣吃食的小販視若不見,軍伍如磐石般穩定時,這些過往之人眼中才又顯露出震驚和敬佩之色。

這種軍伍,不要說衛所旗軍,就算是營伍兵都差的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