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時代鉅子【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資本競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七章 資本競爭

正如林風之前所預料的,這種CEO班,課堂上的學習和交流固然是重點,更重要的是,透過這種集體的同窗學習,為這些各行業領軍人物的企業家,搭建了一個平等的,有同學之誼,卻沒有利害關係的社交平臺。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平時都身處於權、利所交織的環境中,他們的工作都非常繁忙,身負著帶領企業員工開拓進取的責任,要為公司業績、員工、股東、下屬、客戶負責,壓力很大。而這樣的生活中,隨著地位的變化,很多朋友也漸漸疏遠。

來參加這個CEO班,同學們都是各行業的大佬,雖然年齡不同,行業各異,但他們身處的層次和面臨的問題卻大同小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們有共同語言,跨行業的彼此分享和交流,都獲益匪淺,同時,因為沒有太多的利害關係,這種友誼也變得真誠了許多。

短短幾天的時間,林風和班中的同學們就混的熟了。

這些人中,像傅成玉、李東生等,都是超大型企業的領導人,雖然家不在香港,但是都有分公司或者辦事處在香港。

可以說每個人都在香港商界有不同的圈子和朋友。

每天晚上,都有同學請客做東。

除了上課之外,大家在私下裡也有很多聚會。

林風也在課程的最後一天,在自己的半山豪宅中,請所有同學前來聚餐,葉薇語親自下廚,還請來了半島酒店的米其林三星大廚,給大家做了一頓大餐。

酒足飯飽之後,有的人還有其他的應酬安排,提前離開。

剩下幾個和林風這幾天處的關係較好的,則坐在客廳裡,喝著紅酒,抽著雪茄,聊天笑談。

林風雖然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卻是目前來看成就最高的(僅僅指財富),去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他的身家已經飆升到了6億美元(0億人民幣)。雖然夢龍受到國內移動增值行業監管的影響,股價有所下滑(實際是林風在壓低股價),但是因為他擁有股份公司,像風行、騰訊、Facebook、youtube等公司,都是中美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明星企業,業務發展迅猛,使得林風的身家,這一年裡不減反增。

所以,班裡相對年輕一些的,像60、70的一批人,都和林風關係不錯。

像今晚,留下來的就有蔣錫培(遠東控股主席,6年生人)、郭廣昌(復星集團董事長,67年)、虞峰(分眾傳媒聯席主席,6年)、馬雲(阿里巴巴主席,64年)、江南春(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7年)等人。

對於馬雲,林風雖然心中將他視為網際網路行業裡最大的對手,但實際上還是非常佩服他的。

馬雲能夠在未來成為“中國名片”,在全球範圍內享有盛譽,的確是有著他的獨到之處的。

從個人個性上來說,和張朝陽、李彥宏這類矽谷創業型企業家的形象不同,馬雲起點低、好鬥、頑強、高調,他似乎是一個天生的生意人,浸淫在底層的商業環境中,眼光敏銳,對大勢把握能力強。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善於利用經濟和政治形勢來塑造自己和公司的形象,從這點來說,他又像是一名傳統的資本家。

從業務上來看,一方面,阿里的主業電子商務,尤其是BB部分,天然的有著連線全球經濟,尤其是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裡的中小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有一個非常強悍的執行團隊,馬雲自己“吹牛”的水平很高,團隊對他“吹牛”內容的執行力卻更高,讓所有人不看好他的人,最後都被打臉打的很疼。

阿里巴巴最可怕的就是,馬雲每次“吹牛”之後,下面的人真的能把他說的,都實現了!

這就不是“吹牛”,而變成“戰略眼光”了……

當然,現階段,除了在“支付寶”和“誠信付”兩個產品有所競爭之外,林風的風行和馬雲的阿里巴巴暫時還是在不同的戰場上,並不是生死大敵。

所以,兩人還可以坐在一起,相談甚歡。

大家隨意聊天,不覺間又說到了最近剛剛完成的,分眾傳媒收購競爭對手聚眾傳媒的案例。

006年1月9日,江南春創立的分眾傳媒以.5億美元(9400萬美元現金+.1億美元股票)的價格,全資收購了在國內樓宇廣告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虞峰創立的聚眾傳媒。

併購之後,分眾傳媒一舉成為國內樓宇廣告的絕對霸主,佔有98%的市場份額,成為行業壟斷寡頭。

而虞峰以0%持股比例,進入分眾傳媒,擔任聯席主席。

恰好兩位當事人都在場,林風有點好奇的問虞峰:“老虞,把聚眾賣給老江,你後不後悔?”

虞峰眼鏡後面的眼神微微閃動光芒,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笑眯眯的江南春,嘆道:“後悔當然是不後悔的,但是……還是有遺憾吧。”

江南春笑著接話:“這一點上,我真的非常佩服老虞,他的理智和果斷,非常人所能及啊!換做是我,我可能明知道後面雙方會兩敗俱傷,還是想拼一下的……,老虞,我敬你一杯。”

虞峰淡淡笑笑,舉杯遙遙示意。

馬雲坐在另一邊的單人沙發上,也道:“這一點上,我也很佩服老虞,進退之道,進取易行,捨棄極難,而且捨棄的還是登陸納斯達克的榮耀。捨得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虞峰笑道:“現在我覺得這個決定還是明智的,從分眾的業績和股價上看,資本市場還是很認可的。可當時,我真是煎熬了很久,是一種極端痛苦的選擇。我整整失眠了三週,睡不著覺……”

或許是壓在心裡一段時間,又是這樣的私人場合,虞峰話匣子忍不住開啟了。

分眾和聚眾的戰爭,在00年兩家公司剛剛創立的時候就展開了。

1999年,虞峰當時在芝加哥發現了電梯間的樓宇影片廣告,他發現這是一個全新的商機,回國之後,因為液晶屏當時價格太貴,7、8萬塊一臺,條件不成熟。而當到了00年底,液晶屏降到8000塊的時候,他就毅然踏入了這個市場!創立了聚眾傳媒。

本以為這是一片無人的荒野,卻不想,遇到了自己最大的對手——分眾傳媒。

00年底,在滬上太平洋百貨電梯口,突發奇想的江南春琢磨出了電梯樓宇影片廣告這個“新想法”,並開始在滬上寫字樓推廣,但00年到京城出差時,意外發現他剛剛“發明”的竟然已經在京城寫字樓出現了!

兩家公司就像是京劇《三岔口》裡一樣,和對手忽然在黑暗中遭遇,都慌了手腳。

但緊接著,他們就意識到,這是一場比拼速度,搶佔樓宇的“瘋狂”遊戲。

於是,兩家公司開始大肆圈地,刺刀見紅的廝殺起來。

這是一場資本的競爭,燒錢的遊戲!

因為樓宇影片廣告的模式非常簡單,誰佔有優質的樓宇資源,誰就擁有更多的目標客戶群,能夠拉到更多的廣告客戶。

“圈地運動”愈演愈烈,那時候兩人都經常會在半夜被電話吵醒,下面的人一般只會問一件事“這個樓是XX市的標誌性寫字樓,對方已經出到了XX萬,咱們要不要加價拿下來?”

舉個例子,一個寫字樓的電梯廣告,進場費分眾最初談的8萬,聚眾出到10萬,彼此加價,一路上揚,最終5萬成交!

雙方打的“頭破血流”,除了推高自己的成本,圈到有限的樓宇資源之外,收效甚微。

這場商戰最終變成了燒錢遊戲,近乎於零和博弈:進入樓宇的成本不斷上升,廣告收入趕不上燒錢速度,天量的資本被用來養活躺著賺錢的物業。

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意識到,誰先上市,誰就能搶先一步,打破這種競爭的平衡。

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最終,江南春的分眾快了一步,005年7月1日,在納斯達克上市,取得了先機。

緊接著,005年底,聚眾也向納斯達克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在006年初上市。

就在這個時候,雙方的投資人受不了了……

聚眾背後的投資人凱雷集團、承銷商摩根斯丹利,分眾背後的投資人軟銀都大力推動雙方談一談,是否有合併的可能。

原因很簡單,聚眾上市又能怎麼樣?

還不是雙方拿著美元繼續互相燒?打著毫無意義的價格戰,對雙方和雙方背後的投資人,沒有一點好處。

對於虞峰和江南春而言,他們坐下一聊,才發現雙方在戰略、眼光、境界上都很相似,也都覺得價格戰、搶人、搶樓毫無成就感。

再加上分眾給出的價格還不錯,最終,痛定思痛的虞峰,毅然決定在上市前夕放棄,與分眾合併……

訊息一傳出,分眾股價立刻大漲,雙方聯手後,實現了在國內樓宇廣告行業的壟斷,憑藉所持有的股票,虞峰和江南春身家雙雙飆升至16億和40億,也算實現了雙贏。

聽到這裡,林風心中暗自嘆息。

這幾乎就是未來網際網路行業裡的標準模板啊……

58同城和趕集、優酷和土豆、美團和大眾點評……,一個個行業裡的“老大”和“老二”,長期血拼、勢不兩立,忽然間就合併了,被網友們驚呼“又相信愛情了”……。

其實,都是一場資本競爭的遊戲而已。

真正主導的都是背後的投資人,畢竟當市場進入到價格戰的血拼時,就變成了毫無意義的“燒錢”戰爭。

當誰也打不死誰的時候,為了保證雙方投資人的利益,合併就成了最佳的選擇。

只是,誰合併誰?合併之後,誰為主,誰為次?

關鍵還是看實力啊,或者就是誰先上市,誰佔優勢,比如優酷和土豆,又比如此刻的分眾和聚眾。

打仗,歸根結底還是看糧草啊……

林風想到這裡,瞥了一眼坐在一旁,舉著酒杯若有所思的馬雲。

聯想起前兩天在和財政司長唐英年會面時,馬雲頗為積極的提問。

林風忽然想到,或許這個時候,馬雲已經開始考慮阿里巴巴在港上市的問題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風行的上市步伐也要加快了啊!

至少,夢龍的私有化,必須提上日程了。

林風舉起酒杯,抿了一口紅酒,暗自思忖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