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時代鉅子【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價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價之爭

葉薇語順利產子之後,林家反而更加小心謹慎起來,畢竟孩子還小,各方面都需要注意。

葉薇語待在家中靜養恢復,林風特別聘請了專業的營養師、月嫂,並增加了兩名保姆,再加上趙菁等保鏢,組成了一個多達8人的“星級陪月育兒團”,專門負責照顧葉薇語和林旦旦。

說起來這點,林風還要多謝李澤楷幫忙,他推薦了李家的管家何叔幫忙,來進行“育兒團”人員的挑選和考核。

林風這才深刻的感受到,真正的富豪家族在很多方面是怎樣的嚴格要求:

所有的應聘人員必須過三關:風水、經歷稽核和考試。要求:面相不能和主人家相剋,家世清白,本人以及家族成員無任何汙點記錄和犯罪歷史,具備一流的職業素養。

由香港專業機構推薦的100多人參加了考核,林風專門聘請易學大師蘇民峰負責第一道關卡,第一輪篩選就有一半人不過。

第二關,何叔派人調查了入圍人的身家及周圍親戚,又有一半人出局。

第三關,則是由林家現有的保鏢、保姆和護理師進行考試。

所有人聘用期是半年,月薪高達10萬港元,獎懲制度分明,表現好的可獲得最高0萬港元的月薪,違反主人家指定的規章制度則扣除當日工資,違反次立即解聘。

林家這次對“育兒團”的規矩,則完全是照搬李家的規矩:寶寶4小時不能離開人的視線,保鏢是粗人不可以抱孩子,廚師身上細菌多也不可以抱孩子,其他人接觸孩子前必須全身消毒。孩子哭第一聲,值班保姆必須第一時間出現安撫,否則要罰款……

林風聽了都咋舌不已,當然,對於自己的寶貝兒子,怎麼嚴格小心都不為過。

他和葉薇語都覺得這樣的規矩很好。

相比較之下,之前林風選擇身邊人都太隨意和馬虎了……。

還好李釗等人都是他還沒有發家之前就跟隨他,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度。

不過林風想,從今以後,在這些方面,他還需要向李家這樣的老牌富豪家族多多學習!

對於幫了大忙的何叔,林風自然是非常感謝,他專門給何叔包了一個00萬港幣的紅包作為謝意。

至於李澤楷,林風則承諾風行上市時,一定給李澤楷留出一部分配股份額。

與此同時,在林家大宅旁邊,開始增建一個萬尺(約一千平方米)的嬰兒樂園,裡面包括童話色彩的兒童房、嬰兒泳池、遊戲區、運動場等,讓林旦旦能夠從小就有快樂玩耍的環境……。

…………

這些安排下來之後,林風的精力終於能從家裡抽出來,應對目前風行最重要的上市工作了。

對於風行而言,提交招股書(紅鯡魚)只不過是開啟了上市之路的第一步。

博弈關係已經從與交易所之間的博弈,變成了風行與承銷商之間的博弈。

在當初夢龍上市時,林風等人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讓投資者認識和接受夢龍這麼一家從來沒有名氣,並且業務也是海外投資人根本不瞭解的無線增值業務的公司。

那時候夢龍還太弱小了,剛剛創立兩年,上市對於它而言,相當於鯉魚躍龍門,是賭上一切的奮力一搏,如果成功,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僅獲得資金,也獲得名氣和行業地位。

運氣比較好的是,當時正好是經過了000年前後的全球網際網路危機,中國企業已經有三年時間沒有出現海外上市的公司,夢龍的上市相當於破冰之旅,身上裹著一層“中國概念股”的光環,結果大獲成功。

時間又過去了4年。

這四年中,林風和風行已經發展壯大起來,林風成為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和富豪,身上籠罩著“商業天才”、“網際網路戰略家”、“投資之神”等諸多光環。

而風行也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風行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火熱追捧的公司,可以毫不謙虛的說,風行的股票不愁賣!

風行甚至都不需要費力的去宣傳,只要傳出啟動認購的訊息,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超額的認購額度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對於林風和風行而言,對擔任此次風行上市承銷商的那些投行,最主要的訴求,就從保證股票發行的順利,變成了能夠獲得更高的融資額度和市場估值。

說白了,就是能夠有更高的發行定價!

當然,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總是希望自己的股票定價越高越好,這意味著可以募集更多的資金。而以發行價認購的機構投資者則希望買到的股票還有升值空間,最好能以最低的價格買下。

作為承銷商的投行,首先必須保證發行價既能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又能為上市公司募集到期望的資本。

有時候如果把發行價定得太高,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是因為很難在推介與銷售過程中獲得較好的認購,而且即使勉強上市發行,其股票的後市表現也難以樂觀,有可能造成破發。

這既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也會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形象和投行的聲譽。

所以投行在定價時,一般會為投資者預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間。

當然,承銷商大多會包銷或者承銷部分股份,也就是說,如果發行價定的低而市場認可,上市大漲的話,承銷商就能夠賺取更多的利潤,有時承銷商也會從這一點考慮,適當的壓低價格……

所以,公司上市的過程,也就是公司、投行、基金就利益進行衡量、判斷和分配的過程。

從流程上來看,海外上市時投行定價的方法,是以預測的價格區間透過路演去做市場詢價,也就是所謂的“book-building(訂單生成管理)”過程獲得機構客戶的訂單,把客戶在不同價格下的認購金額彙總,如果在高限的訂單超出倍數很多即可上調,反之亦然。

也就是說,投資銀行給公司定價的流程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根據折現現金流法和相對估價法提出初步價格範圍;其次,給出初步定價區間之後,上市公司透過路演等市場推介活動進行市場詢價,即看機構客戶對股票的反響情況。後者決定最終的發行價。

但是,由於後市上漲的原因有可能是散戶和訂單沒有滿足機構,甚至是對沖基金的追買,投行要做到精確到上漲0%之內很難,尤其是對於網際網路公司。

正是因為整個上市過程存在著太多的環節和不確定因素,所以才能體現承銷商的專業性和價值所在。

風行的上市承銷商最後確定為5家投行,分別為Goldman Sachs(高盛)、 JP Morgan Chase(JP摩根)、Credit Suisse(瑞信), Morgan Stanley(摩根斯丹利), Citigroup(花旗)。

其中高盛為主承銷商。

這五家承銷商的分工各有不同:

高盛、瑞信與大摩負責招股說明書的內容,然後就是負責監管上市後的禁售期(一般為上市後的90到180天)。

JP摩根主要負責估值與發行的結構(即老股與新股的比例等等)。

同時,高盛還有一個工作,就是擔任股價穩定機構。也就是最壞的情況下首日不能跌破發行價(綠鞋機制,即“超額配售選擇權”,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好的情況下如何穩步推高股價。

這是很有技術含量的活,高盛也是整個華爾街交易方面的最大行家,這個工作非高盛莫屬。

當然,作為主承銷商,並且承擔了重要的工作,高盛獲得的佣金將會是其他投行的倍!

除了這五家承銷商之外,還設立了一家協調行,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這家歐洲老牌投行在全球金融圈根深蒂固,適當的分一些好處,對於風行股票在發行時的全球認購自然大有裨益。

同時,作為獨立股權諮詢公司,羅斯柴爾德並不參與承銷,但是以獨立顧問身份為風行提供建議,擔任風行和承銷行的中間人,他們豐富的金融經驗也可以幫助風行與承銷商進行博弈……

雙方的第一次博弈就出現在詢價前的第一次初始定價時。

一般而言,投行在給上市公司定價時最基本的一個問題:是為了給資產估值還是定價?如果是為了協助完成交易,保證IPO順利進行,那麼所有該做的就是確保不出現重大落差和失敗。為了得到一家公司IPO的確切價格,大致有5個重要步驟:

一、使用定價指標和同類公司來估計投資者大致會為股票支付多少價格:這些定價指標形式多樣,包括利潤、包括帳面價值、營業收入以及其他公開上市的同類公司。

這個過程顯然會有主觀判斷在其中,選擇何種指標,與哪些公司相比較,如何控制差異等等。

比如,使用哪個估值方式(市盈率、市淨率,EV / EBITDA,EV /銷售額或EV /投資資本)?選擇哪些同類公司(盛大、百度、線上廣告,線上零售,線上服務、網絡遊戲等所有網路公司)?如何計算行業平均值(簡單平均值、中位數、總合價值)?

對於風行的估值,投行都傾向於:基於連續的1個月資料,採用市盈率估值方法,額外增加了現金,減少了債務來獲得估值。

二、測量需求:投行透過估計潛在投資者願意為股票支付多少,測量需求來確定價格。如果投資者對於某個價格反應強烈,就提高價格,反應平平就會降低價格。

按照風行如今在資本市場的熱度,投資者對風行股票的歡迎度很高,就可以在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適當的提高價格。

三、製造“寵兒”:投行們熱衷的可不是得到合適的股價,而是偏離的價格。定價合適的IPO是,開盤日股票上升10-15%,減輕投行承購的責任,迅速地回報核心客戶(願意按照開盤價認購),同時,為媒體製造轟動話題,為發行者留有價格上漲的空間以便後續發行。這方面需要的是IR的能力,進行宣傳和營銷。

四、估值理論模型:投行們似乎認為他們必須把定價用一種估值理論模型來包裝,也就是說,讓他們給出的定價看起來像是固有估值的結果。於是,就有了DCF(Discounted Cash Flo現金流量折現方法),輸入的資料總是扭曲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更改,直到獲得想要的數字(根據前步獲得)。

設計該環節也是為了避免法律處罰,因為法庭似乎也認為此過程的合法清查也需要DCF估值。

五、再評估需求:儘管認為路演是為了幫助發行公司及其投行向投資者宣傳銷售,資訊是雙向傳播的。投資者的觀點和反應能夠幫助投行重新定價開盤區間,直到上市看盤日,最終價格才會被確定,給投行留下了足夠多的時間反覆調整。

說白了,這一場定價遊戲,核心還是來自評估投資者情緒和對股價的期待趨勢。

風行006年度的盈利為48億人民幣(6.15億美元),007年一季度的盈利達到了16億人民幣(億美元),如果按照紐交所平均的市盈率0倍來計算,風行的估值不過160億美元,即使進行一些權數的增加,估值也在00億-50億左右。如果按照發行1億ADS(1股/ADS)計算,投行給出的每股初始發行價為48美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這個價格,林風並不認同!

要知道,前世時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時,市盈率可是達到了80倍!

在風行現在受到全球投資者追捧的情況下,依然以常規的市盈率去估算顯然是不合適的,而且風行的負債率極低,現金流和現金儲備又非常充裕。

要知道,即使不上市,現在風行的估值已經超過100億美元了!

所以林風堅持認為,風行的初始定價不應該低於40倍的市盈率,也就是估值0億美元,這個價格才是比較合理的發行價格。

但投行則認為這個價格偏高了,這樣的話每股發行價將達到80美元,很少有公司在這麼高的價格上發行!

雙方爭執不下,林風態度非常堅決。

到最後,他甚至提出了如果低於這個價格,風行將暫停IPO的狠話……

最後,還是協調行羅斯柴爾德方提出了一個建議,進行一輪配股,將總股本由計劃的4億股變成8億股,發行股份增加到億股,這樣即使按照0億美元的估值,發行價也在40美元左右。

投行其實也知道以風行如今的熱度,比較合理的價格應該在00億左右,只是從發行的角度考慮畢竟會有一定風險,所以才希望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進行第一輪的詢價。

但林風的態度讓他們明白,林風需要的是高價!高價!高價!

好吧,那試一試嘍,一眾投行的專業人士們聳聳肩。

他們並不知道,林風之所以在07年就要將風行上市,為的是要在08年金融危機前圈一大筆錢,所以他暫時不會去考慮長期和投資者的想法,而是儘可能的拿到高的價格!

反正無論定價高低,在金融危機中投資者都必然會遭受巨大損失,林風只希望能夠拿到更多的現金,保證風行能夠在之後的幾年有充足的彈藥進行發展。

最終,再次進行了一輪總股本的擴充之後,重新向SEC增補了招股書,在增補的招股書中,風行的第一輪的詢價,發行定價為8-40美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