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時代鉅子【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場大戲的三個回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場大戲的三個回合

傑夫貝索斯在收到風行的收購要約後,在董事會中大動肝火,暴跳如雷。

但接下來,他還是需要冷靜下來,儘快尋找應對的策略,以保住自己的公司!

林風是全球頂級富豪,風行集團也是網際網路超級巨頭公司。

他們提出的收購要約,可並不是兒戲……

貝索斯已經側面瞭解到,不少持有亞馬遜股份的機構股東的態度,是傾向於接受這一收購的!

畢竟風行給出的收購要約條件,對很多機構股東而言,的確具有吸引力:

風行是以“現金+股票”的方式提出收購,出價為1股風行股票+8美元現金,換股亞馬遜股票。

按照風行當日96.8美元/股的股價,風行這一出價,相當於以67.4美元/股的價格收購亞馬遜,比亞馬遜當日的股價41.8美元,溢價60%!

亞馬遜現在的總股本為4.168億股,此次收購的總價格將高達80億美元。

而因為最近一週股價的持續暴跌,亞馬遜的市值,現在已經只剩下175億美元。

可以說,如果僅僅看數字,風行的收購報價在現在這個局面下,還是比較有誠意的了……

可這個價格對於貝索斯而言,他感覺簡直就是一種侮辱!

風行是在趁火打劫!

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亞馬遜的股價還在80美元以上,市值超過0億美元!

都是該死的金融危機,讓這一切變得糟透了!

貝索斯感覺鬱悶之極,怎麼也想不到林風會在金融危機這個節骨眼上,把主意打到他的亞馬遜身上。

就算你風行這兩年風光無限,咱們兩家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業務也不存在競爭關係……

何必呢?

何苦呢?!

…………

貝索斯冷靜下來,立刻著手佈置對策。

首先,他先在董事會層面和管理團隊裡統一思想。

不得不承認,從1995年創立亞馬遜至今,貝索斯作為創始人和精神領袖,在公司裡的地位和影響力是根深蒂固的。

像董事會裡,最資深的董事,前微軟高管、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在亞馬遜董事會任職已經10年的帕蒂·斯通西弗(Patty Stonesifer)就是他堅定的支持者。

她經常說:“貝索斯開始時就是一切的中心,他天生就是領導者,並將會成為領導者中的偉大領袖。”

而亞馬遜管理層幾乎全部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

比如掌管全球消費者部門的公司二號人物傑夫-威爾克(Jeff Wilke)、掌管AWS(雲計算)部門的安迪-雅西(Andy Jassy),掌管內容、廣告和併購部門的傑夫-布萊克本(Jeff Blackburn)等。

這些人都是在亞馬遜近10年的老人,對貝索斯是頂禮膜拜,忠心不二。

他們紛紛表態,堅決擁護貝索斯的決定,拒絕風行的收購。

穩定了內部之後,11月18日,亞馬遜CEO貝索斯對外宣佈,董事會已經經過討論,決定拒絕風行提出的收購要約。

隨即,亞馬遜也聘請了JPMorgan Chase.Co(摩根大通)擔任亞馬遜的投資諮詢顧問,JP摩根的CEO兼董事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是貝索斯的多年好友。

JP摩根將和亞馬遜的法律顧問公司一起,制定亞馬遜的反收購策略。

同時,在華爾街日報等媒體上,亞馬遜也對風行開始進行了輿論回擊,稱風行的這一收購缺乏誠意,並質疑風行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及用意等。

這一下,美國輿論就熱鬧了。

在金融危機水深火熱,市場上到處都是悲觀色彩,金融、銀行、保險這些原來的華爾街大佬們一個個都麻煩纏身的時候,風行和亞馬遜這兩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收購攻防戰,顯然給這個時期的美國資本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激情!

高盛、JP摩根兩大投行也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各顯身手,手段百出的開始的大鬥法,法律戰、公關戰全面打響!

第一回合,看起來你來我往,不分勝負。

…………

接下來的第二回合,林風再次出招了。

首先,提高報價:

11月0日,風行集團宣佈,提高對亞馬遜的收購價格:

新的出價為1股風行股票+4美元現金,換股亞馬遜股票。在當天,風行的股價為10美元/股,這一報價將收購價格提升至7.5美元/股,而當天亞馬遜的股價為48.6美元/股,風行的收購溢價依然為50%。

總收購價格則上升至01.6億美元!

其次,分化瓦解:

董事會和管理層一致表達了對貝索斯的支援,這也不意外,如果說貝索斯這樣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風雲人物,連董事會和管理層都搞不定,那就太小瞧他了。

長達1年的亞馬遜精神領袖,貝索斯可不是白當的。

不過,董事會和股東之間其實是存在利益衝突的。

理論上來說管理層(董事會)的目標是要給股東創造最大經濟利益,這個是董事會作為代理人的fiduciary duty(信託責任)。

但是實際上,董事會裡各個董事可以說是各懷鬼胎。董事們想要繼續坐著董事的位子,想要在公司裡有說話權,想要保留現在的高薪工作。可是被收購以後,勢必要進行妥協。為了防止自己的寶座被搶走,董事會有時寧可拒絕發小財(因為董事們一般都持有股票)的機會。

但是股東的利益卻不一樣。

股東是投資者,只有兩個辦法能賺錢。第一,股票低買高賣;第二,拿分紅。

在收購中,有買家願意花大價錢買股東的股票,股東當然是最開心的。

這一次風行提出的收購價格,從股東的角度,多數都是比較滿意的:4美元的現金已經接近亞馬遜股價了,更何況還能股換1股風行股票,要知道風行股票現在已經回升到10美元/股,可是現在金融危機中,升值潛力最高的股票之一啊!

而且風行還再次提高了現金收購的金額,這樣可以增加收購的可信度,並且贏得“套利者”的支援。

高盛和風行都意識到,亞馬遜的管理層有很大的動機要阻止收購的進行,但亞馬遜的股東們卻有很大的動機想要收購能夠完成。

於是,風行和高盛開始在全球範圍,尤其是紐約,同亞馬遜的機構投資者進行公關,促使風行的這一收購方案得到了很多機構股東的認可。

同時,風行還在媒體上進行公關回應:

一方面,指責亞馬遜現有的管理團隊一直以來的策略,長達近10年的虧損,使得廣大小股東的利益受損,需要調整和改進。

另一方面也對貝索斯在電子商務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尊敬,並承諾即使收購成功,也將繼續聘請貝索斯擔任公司CEO,用來瓦解亞馬遜內部,同心一致的抵抗信念。

對於亞馬遜方面指責的收購資金來源,風行則進行了公開:此次大部分資金來自於風行集團自有的現金儲備,另一部分為包括花旗、瑞銀等銀行的融資支援。

並稱,風行是在紐交所上市的公眾公司,財務方面嚴格遵守SEC的要求和規範,並不存在亞馬遜所臆測的“紅色政治資金”。

隨後,在11月8日,風行集團丟擲了一顆深水炸彈:在一份向SEC報備的檔案中顯示,風行已經透過協議收購,從亞馬遜原部分股東手中,獲得了亞馬遜18.6%的股份。

因為亞馬遜並沒有雙層股權結構,第一大股東貝索斯所持亞馬遜股份也僅為1.%。

也就是說,風行集團已經成為亞馬遜第二大股東!

第二回合,風行集團領先。

…………

風行獲得18.6%股份的這一訊息,令貝索斯大為震驚!

他明明已經和所有機構股東都進行了溝通,打過招呼了……

18.6%的股份不是小數目,7700萬股,只有那些持有大量股份的基金公司和機構,才能在這麼短時間裡拿出這麼多股份來。

果然,這些投資人都是唯利是圖……靠不住!

貝索斯立刻進行態度強硬的反擊:

11月9日,亞馬遜CEO貝索斯對外宣佈,董事會繼續否決風行集團的收購要約,同時啟動過渡時期權利計劃(「毒丸計劃」:

一旦未經認可的一方收購了目標公司一大筆股份(一般是10%至0%的股份)時,毒丸計劃就會啟動,導致新股充斥市場。一旦毒丸計劃被觸發,其他所有的股東都有機會以低價買進新股。這樣就大大地稀釋了收購方的股權,繼而使收購變得代價高昂,從而達到抵制收購的目的。

亞馬遜宣佈,按照該計劃,於股權確認日(008年 11月10 日)當日記錄在冊的每位股東,均將按其所持的每股普通股而獲得一份購股權。現有股東每持有1股,就有權利購買5股亞馬遜普通股。

同時,亞馬遜在一份SEC檔案中披露,它可能採取的後續方案包括:採用錯開選舉的董事會、資本/結構重組、管理層發起槓桿收購、出售公司資產、尋找第三方(「白衣騎士」)等措施,表現出不顧一切,也要將風行集團拒之門外的決心!

不過,對於已經獲得18.6%股份的風行而言,應對的措施也相應增加了不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日,風行隨即進行了回應:

計劃透過代理權爭奪,將亞馬遜董事會的席位從11個減少到6個,並根據所持有的股權,要求安插不少於個自己公司的董事席位。

風行還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起訴亞馬遜的毒丸措施,認為亞馬遜董事會人為的設立一道阻礙資本自由流通的障礙,並指責該董事會限制風行公司作為股東的權利,從而違反了其對股東的誠信義務。

與此同時,風行也加快了暗地裡從其他股東處收購亞馬遜股票的速度。

第三回合,雙方打平,暫時陷入膠著狀態……

…………

這一場發生於008年11月的收購大戰打的異常精彩,波瀾起伏。

眾多華爾街投行、律所、公關公司、媒體,甚至背後的利益團體、政客全部被攪動了起來,輪番上陣,發表意見、看法,手段盡出。

全世界的吃瓜群眾在一旁跟著看熱鬧,感覺比得上一場大戲了!

其實這場收購案幾個回合下來,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基本上雙方已經意識到了彼此的決心和實力。

接下來,如何收尾,就要看林風的手段和智慧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