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時代鉅子【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林風的野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章 林風的野望

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大氣磅礴,蕩氣迴腸的傳奇江湖史。

在全球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大潮中,無數懷有網際網路創業夢想的人應勢而起。

有人高歌猛進,三年納斯達克上市,進入10億美金俱樂部。

有人苟延殘喘,匍匐十年,終跑不過時代的大盤,轟然倒下。

有人聲東擊西,舉安全之劍,縱橫闢闔,成就霸業。

有人十年一劍,專注簡單,專注搜尋,不忘初心。

有人高舉生態之旗,打造“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生態。

有人為發燒而生,專注極致口碑七字訣成就5年450億美金傳奇……。

可以說,從1994年中國接入世界網際網路之日起,這個行業就開始了改變中國經濟和無數人命運的歷史。其中更是江湖風波不斷,大戰頻頻。

先是三大門戶一統天下,率先在納斯達克上市,掀起了網際網路行業的創富傳奇。但繼而的全球性網際網路泡沫危機給予了門戶們當頭一擊。

隨後,在國家扶持和人口紅利下,經過泡沫期的中國網際網路再次煥發出蓬勃生機,越來越多的領域裡取得了欣喜的發展,也引來了諸多海外巨頭的覬覦之心。

這時,面對海外巨頭的來勢洶洶,電商領域,阿里以淘寶免費和聯盟策略大勝國際電子商務巨頭ebay;搜尋領域,百度一招“更懂中文”斬洋搜尋谷歌於馬下;社交領域,QQ憑藉更貼合中國實際兵不血刃完勝MSN。

正是在一輪輪精彩絕倫的大戰中,BAT三家公司逐漸在各自的領域建立了競爭對手無法超越的領先優勢,成就了巨頭之資。

可以說隨後的一段時間,就是BAT三大巨頭快速發展的時代,在他們各自的領域,搜尋(流量廣告)、電商、社交(增值服務)高歌猛進。他們主要的戰略是內部增長,複製、阻擊有潛在競爭關係的創業項目,為其通用的反應模式。

在這個時期,任何新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要非常小心不要被他們注意,尤其是其中的騰訊,憑藉自身企業裡獨有的的“抄襲-創新”基因,任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它都會很快跟進、研究、複製、創新,並憑藉龐大的用戶群和平臺優勢完成行業內領先的地位。一時間江湖怨氣沸騰,甚至有人說,任何創業公司都要面臨三件事,“生、死和騰訊”。

這種局面直到2010年的“3Q大戰”後,才有所改善,BAT紛紛開始開放平臺,網際網路的創業公司們開始從擔心被BAT複製,變成等待BAT投資或收購……。

正是這個策略,使得BAT真正制霸天下,透過上千億的資金投入,他們的勢力範圍已經覆蓋了中國整個的網際網路領域,霸業已成,再也難以顛覆。

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如京東、360、小米等也只能是努力跟隨。

而這種格局也延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期。

雖然從團購的百團大戰、O2O大戰、打車軟體之戰等,江湖中一系列風波打的是轟轟烈烈,都在說新的巨頭即將誕生,但其實,背後依然是BAT三大巨頭的博弈。

那麼,當林風重生回來,決定踏入網際網路江湖,在2003年這個網際網路行業方興未艾的時期,他內心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

說實話,作為重生人士,當透過夢龍的SP業務賺到第一桶金之後,金錢財富對於林風就不是最渴望的了。

他想做的更多,走的更遠,或者說,變的更強大!

古時就連農民起義都會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

為什麼自己不能成就一番霸業呢?!

林風仔細分析和思考過。

BAT所把控的電商、搜尋、社交三大領域裡。

阿里在創業初期,就喊出“讓全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不得不說,就這一句話,就是電商所有其他企業難以達到的高度。馬雲從一開始就為阿里的骨血中奠定了電商的基因。所以,無論是現在風光無限,剛剛被巨頭收購的ebay易趣,還是正快速發展的卓越、噹噹,即將出現的京東……,都無法真正對阿里在這一領域的霸主地位造成威脅。

所以林風在這一領域的策略,就是投資、跟隨。

憑藉徐新的關係,在第一輪就開始投資京東,應該是理性的選擇。

百度的風格,其實就是李彥宏的風格,作為國際搜尋領域的專家,百度也是一心撲在搜尋方面,無論是現在的3721,還是之後冒起的搜狗、360搜尋,都只能是搶佔不到10%的小份額。搜尋這個領域,完全沒必要去和百度硬剛。

搶奪流量入口,有很多方法,搜尋只是其中之一。

其外還有網址導航、社交網路等入口。

林風早就計劃收購HAO123了,只等夢龍上市,就拿出一筆錢來,搶到這個流量入口。

對林風而言,真正在意的對手,是騰訊。

因為兩者的業務模式太像了。

騰訊的核心業務是網際網路增值業務和移動增值業務。準確的說,在前世,騰訊在社交、遊戲兩個領域都是行業霸主。

而按照林風對風行的規劃,音樂、遊戲,和隨之而延伸的以語音聊天為核心的“FF”即時通訊,其實就是社交軟體。所以在這兩個領域,稍有不慎,可能就要面臨與騰訊的正面競爭。

林風給自己定的策略,是在遊戲領域,強勢搶奪第一的位置,畢竟現在這個時期,騰訊還沒有開始在遊戲方面發力,他已經搶了先手。

而在社交領域,採取跟隨策略。不與QQ發生正面衝突。

他也仔細分析過風行公司和他自己的基因是什麼!

“移動娛樂服務”,為中國使用者提供最優質的移動娛樂內容,這是夢龍上市的定位,但同樣,也是脫胎於夢龍的風行公司骨子裡的基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希望風行也擁有某種領域的“連線權”,連線人與內容。

尤其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期的這種連線權!

在這兩年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階段,林風決定採用低調策略,不冒進,不挑釁,埋頭發展,積累實力、積極佈局。

遊戲方面,要高歌猛進,作為網際網路的三大商業模式之一,這一點上的先發優勢必須保持住,不能像前世的盛大那樣犯傻,痛失遊戲霸主寶座。

同時在電商、社交、導航、移動瀏覽器、生活服務等領域做投資和佈局,不讓BAT提前瓜分完,也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並且完善自身在內容方面的儲備,文學、影視、影片等方面,形成內容和渠道優勢。

林風把奠定自己霸業的時間點,放在移動網際網路爆發期。

在前世,進入2014年後,為什麼BAT中的AT兩家忽然爆發,將百度遠遠甩在了身後?

只有兩個因素:支付寶、微信。

在移動端,這兩個戰略級產品的價值是恐怖的。

支付寶所核心的“信用體系”是電商業務的基礎,這一點不好模仿,但移動支付卻是可以模仿的。

從核心競爭力上看:

阿里的業務基石,是透過電商積累核心使用者和收入。騰訊的業務基石,是透過QQ來積累核心使用者,獲得收入。百度的搜尋在核心使用者上就差了一籌,這也是百度在後期發力時顯得有些乏力的真正原因。

同樣,林風的風行也缺乏這樣能夠擁有龐大使用者的核心業務。

遊戲業務雖然能產生巨大的利潤,幫助林風提供海量的擴張資金。

卻無法積累核心的使用者。

對此,他寄希望於如今正在秘密研發的“FF“軟體。但因為業務模式的原因,“FF“的核心使用者將會是娛樂使用者,比如遊戲、音樂使用者。範圍不夠廣。

而微信則不同,作為移動端的“熟人”社交軟體,只需要透過匯入使用者通訊錄,就可以快速的積累數億級的使用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林風如果要成就未來能屹立於網際網路江湖巔峰,成就巨頭,還缺一員大將。

那就是,開發出著名的郵箱軟體FOXMAIL,並將它賣給博大公司,此刻正在廣州博大公司低迷度日的張小龍。

“微信之父”。

這一天,林風靜靜的坐在辦公室裡。

沉思了許久。

在即將正式踏入網際網路江湖,出現在公眾面前之際。

他立下了自己的野望。

成為網際網路江湖的巨頭之一。

巨頭之下,皆為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