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穿越大清殺敵立功封異姓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二章 論功行賞

鄭親王代善也只能侯立在一旁,不敢多說半句。

對大清的所有親王貝勒而言,無論做到了什麼高位,生死都掌握在皇帝皇太極手中。

皇太極又狠又有手段,阿敏和莽古爾泰也是兩個牛人,當年四大貝勒共同議政,他們經常跟皇太極掰手腕。

結果呢,兩個都先後被幽禁後整死了。

四大貝勒除了皇帝皇太極,就只有剩下他代善還活著,那是因為他一直讓步,從不當面頂撞皇太極,甚至處處維護皇太極。

所以他這個鄭親王才能活到現在。

這愛新覺羅的後代為了這高高在上的皇權骨肉相殘的的悲劇可是一直在上演。

從努爾哈赤殺了舒爾哈齊和他的兩個兒子開始,到諸英被殺,又到阿敏和莽古爾泰。

殺戮一直在進行。

可是這大清倒是越來越強大了。

也許這就是愛新覺羅爭霸天下的代價吧。

這愛新覺羅的掌舵人經過戰場和朝堂的洗禮,一個個都是雄才大略,卻也是殘酷無情。

愛新覺羅的親王貝勒們,為了這帝王之位,一直在流血鬥爭。

就是因為他一直不參與皇位爭奪,所以皇太極才對他沒下手,反而很信任,重要決策總是讓他一起參與,關鍵時刻都要讓他陪著,這已經成了皇太極的習慣。

代善對自己在帝王家的生存之道還是很滿意的,這大清除了皇太極,誰還能比得過他代善呢,這不也是成功嗎?

就在這時。

“報。”

大殿外,傳來了一個八旗子弟兵的聲音。

“來了。”

皇太極轉過身,目光之中浮起了一抹期待。

對於此刻的皇太極我而言。

縱然坐鎮盛京,縱然對大清八旗子弟兵的戰力有信心,但心中也是有著一種忐忑感。

他皇太極,大清的皇帝。

所嚮往的並不是偏安一隅的強國,而是嚮往天下,嚮往滅諸國,一統天下。

此番出兵滅擦哈兒

也是大清爭霸天下的關鍵一環。

絕對不容有失。

多年籌劃。

就在今朝。

試問。

後皇太極又怎麼能夠睡得著。

他所等待的,就是來自前線的好消息。

代善不敢怠慢,立刻走到了大殿外,將那八旗子弟兵手中的軍報接了過來,然後躬身來到了嬴政面前,雙手捧起軍報一遞。

皇太極立刻接過來,開啟一看。

當看到軍報前言。

皇太極冷漠的面容上浮起了一抹笑容。

“好。”

“多鐸、瓜爾佳.杜莎沒有讓寡人失望。”

“短短時間內,察哈爾邊境已被我大清攻破。”

皇太極心底激動想到。

緊繃許久的心,也在這一刻舒展開來。

然後。

繼續看著下面的軍報。

但也就在看下去的一刻。

皇太極的表情忽然一變,作為高高在上大清帝國的皇帝的他,此刻的表情也有一種出奇的詫異。

“一人之力斬敵216人,更親斬敵軍主將,迫使敵軍投降,方有此次邊境大捷。”

“那阿不罕.英格利。”

“竟然這般厲害?”

“這等戰力,這等軍功,比之昔日我大清第一巴圖嚕鰲拜有過之,難不成,我大清又再多了一個萬人敵了?”

看著這軍報,皇太極十分驚異,顯然也被阿不罕.英格利如此軍功給驚到了。

入伍不過兩個月,取得如此戰果。

當真是難以想象。

縱觀大清立國以來,卻是從未有人有過如此戰果軍功。

“鄭親王!”高興之餘,皇太極對代善的稱呼都改成了爵位,口氣也變得親熱起來。

“給寡人將范文程、鰲拜、索尼、濟爾哈朗、阿濟格他們傳過來。”

“即刻。”

皇太極威聲道。

“嘖!”

代善立刻恭敬退了下去。

“阿不罕.英格利。”

“入伍新兵營時,瓜爾佳.杜莎就遞上了有關他的奏報,寡人也對他有幾分印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來瓜爾佳.杜莎沒有看錯人。”

“這阿不罕.英格利沒有讓他失望,更沒有讓寡人失望。”

皇太極看著手中的軍報,心中也十分的震撼。

如此戰果,如此戰功,當真絕無僅有。

如果傳到了天下之中,誰能夠想到這等戰功是一個新兵創造的?

很快。

應皇太極相召。

等大清重臣已然來到了崇政殿內。

“臣等參見皇上”。

眾臣一來,立刻躬身對著皇太極一拜。

作為大清重臣。

負責大清的糧草排程,軍資排程,還有與他國爭鋒,謀劃。

自大清出兵以來,范文程他們也沒有任何懈怠,一直在等待著。

“平身。”皇太極一揮手。

“皇上”

“是不是瓜爾佳.杜薩大人他們傳回軍報了?”李斯抬起頭,期盼的問道。

眾臣的目光也都是一樣,充滿了期盼。

“邊境一役。”

“多鐸派遣萬眾八旗子弟兵突襲,一戰破邊境,斬察哈爾軍隊三千,俘七千,我軍傷亡不到幾百,大勝。”皇太極笑著對著眼前的重臣道。

“臣等恭賀皇上大捷!!!”

聽到如此戰果。

這些日子以來一直懸著心的眾臣們也立刻放鬆下來,紛紛喝彩。

“看來皇上沒有選錯人。”

“多鐸和多爾袞兩兄弟統兵,足可為我大清剿滅察哈爾”范文程笑著說道。

“此戰關鍵,並非多鐸。”

皇太極卻搖了搖頭。

“並非多鐸和多爾袞?”

眾臣都是帶著一種訝異。

“這是蒙武傳回的軍報,你們看一下。”

皇太極也不作解釋,直接將手中軍報對著眾臣一遞。

范文程走上前,恭敬接過。

然後眾臣聚集一起看向軍報。

當看到了軍報上的內容。

頓時間。

所有大清重臣都被驚到了,表情都是一樣,一臉震驚難言。

好一會後。

“皇上,我大清萬幸!!!”

“從這軍報上來看,我大清軍中又出現了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啊。”范文程十分感嘆而震驚的道。

“是啊。”

“如此戰功,如此戰力,可為我大清的萬人敵。”

“此子為我大清破邊境立大功,皇上定重賞。”索尼也是立刻道。

“此子不凡。”

“入伍不過數月,卻有如此戰功,我大清或許要再出一個比擬鰲拜大人的戰神了。”禮親王濟爾哈朗也是頗為感嘆的說道。

“那察哈爾只不過是一群廢物而已,這英格利還需經過更強勁的對手考驗。”鰲拜卻沒有在意這戰績,隨口說道。

可以看出來,鰲拜並不是很佩服英格麗的戰果。

鰲拜自由他自己的驕傲,想當年他鰲拜與葉赫部、蒙古諸部落廝殺的時候最多也殺過百餘人,如今這娃娃能殺兩百人,只能說明這對手太弱。

“有機會的教訓教訓這小子,否則這皇帝以為我鰲拜當了議政大臣後,幾年沒打仗就沒用了。”鰲拜暗自思索道。

不說鰲拜的小心思,卻說其他幾位親王貝勒。

一戰,一人之力斬敵216人,這已經是非人能做到的了。

可他竟然還親手斬了敵軍的主將,拿下了邊境一戰的首功。

這等戰功。

著實是讓這些大清的重臣吃驚啊。

也難怪他們看到軍報後都是一個樣子了。

“鄭親王”

“我大清軍功之下,如此戰功,當如何封賞?”

皇太極威嚴問道。

代善躬身一拜,立刻道:“回皇上,以此戰功下,殺敵之功,斬將之功,爵位至少可升五爵,爵至三等伯,官可拜甲喇額真,並賜田地千畝。”

“但是皇帝,如此軍功,的確足可如此封賞。”

“但這阿不罕.英格利只是一個剛剛入伍的新兵,如果一下封賜如此高位,是不是有些過了?”

代善又補充的說道。

此話一出。

范文程立刻開口道:“鄭親王所言差異,我大清自從昔日太祖建立八旗制度以來,無功不可封爵,無功不可獲地,此乃延續數百年的事實,這阿不罕.英格利立下軍功,自然要依功而賞,如若不以軍功封賞,談何讓為我大清赴死效忠的八旗子弟兵心安?”

“不錯。”

“軍功制便是我大清虎狼之師根本,如若摒棄軍功制,那我大清談何凌駕諸國之上?”濟爾哈朗也是立刻說道。

索尼沒有開口,但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此話。”

“我鰲拜贊同。”

這時。

眾人目光立刻看去。

都是一驚。

“鰲拜,你也贊同?”

眾人詫異的看著來人,目光都帶著疑惑。

當年輪軍功,鰲拜也是從一普通八旗兵直接被皇太極提拔為牛錄額真。並賜爵位輕騎都尉。

如今這英格利要是按軍功直接晉升到甲喇額真,豈不是風頭蓋過了鰲拜,難道鰲拜不僅不反對,而且還贊同。

何時鰲拜變得如此重大局了。

“軍功制乃是我大清立國核心,對於為國赴死效忠的大清八旗子弟兵而言,可沒有新兵與老兵之分,只要為我大清立功,當一視同仁。”鰲拜轉過頭,對著代善說道。

其實鰲拜有自己的小心思:你英格麗不是很厲害嗎,先把你抬的高高的,到時候本滿洲第一巴圖嚕和你當場扳手腕,讓皇上和眾位同僚共同見識一下本巴牙喇是如何把你踩在腳下的。

所以不管你現在多風光,到時候還不是本大人的墊腳石?

“鰲大人之言,代善佩服”代善點了點頭。

看到這麼多人都對此沒有異議,他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傳寡人詔諭。”

皇太極開口道。

群臣的神情立刻變得嚴肅,躬身一拜:“恭聽王詔。”

“赫圖阿拉城大營代牛錄額真大人阿不罕.英格利為我大清斬敵216人,更斬敵軍主將,為我大清立下剿滅察哈爾首功,此功,依我大清軍功制,當重賞。”

“今,封阿不罕.英格利爵一等伯,官封甲喇額真,兼任鑲白旗滿族旗梅勒額真。”

“梅勒額真,那可就是副都統啊!!!”

這八旗的武將名稱漢化的詔書早已經下發:今後崮山額真稱都統,梅勒額真稱副都統,甲喇稱參領,牛錄稱佐領。只不過滿族人習慣了老叫法,連皇太極也忘記了自己發過詔書,副都統可是從二品的武官。

此話一落。

群臣都面帶震驚的看著嬴政,每一個都是目瞪口呆。

剛剛代善所言。

阿不罕.英格利為大清立下大功要重賞,而代善口中的軍功所封也是他心底對於這阿不罕.英格利的極限了,但他沒有想到皇太極竟然直接一躍,給予阿不罕.英格利更大的封賞。

晉封一等伯。。

官拜副都統,副都統可統領萬人,萬人將。

這是何等的厚賜?

到了副統領,便是大清掌權者的分水嶺了。

到了這個官位,便可稱之為大清的中流砥柱,可擁兩百親衛,再往上,便是向著真正的大清核心邁進了。

萬人將,更不用多提。

統帥萬人,這是何等權柄?

而且。

皇太極的詔書所言並未有任何一個代字,也就是說完全是真正的敕封,絕無虛假的。

當初阿不罕.英格利在新兵營得到的牛錄額真大人還有一個代,如若戰場未立功,那是會被隨時撤下的,但自王詔下,這些封賞都不會改變了。

“皇上”

眾臣抬起頭,震驚的看著皇太極,久久難言。

“此子不凡。”

“或許為我大清未來的萬人敵,有機會成就我大清戰神的地步。”

“寡人要以他為本,將他的戰功廣傳三軍。”皇太極威嚴道,帶著一種毋容置疑。

這就是皇太極的性格。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大清最有智慧和魄力的皇帝,便有著屬於他與其他帝王不一樣的風采。

哪怕現在的他還未真正成就滅諸國,一統天下的滔天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