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藥師仙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藥師法門現場問答(二更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五章 藥師法門現場問答(二更之一)

沒想到嚴子休的聲音立即就傳了過來:“一位女士問《藥師經》的來歷,據我瞭解是這樣的。”

提問者身邊的人非常驚訝,這裡沒有話筒,也沒有廣播喇叭,怎麼嚴醫生既能聽到、也能把聲音傳遞到、就好像坐在身邊一樣呢?

嚴子休繼續講道:“三千多年前,在古天竺國,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有一天,世尊帶著弟子遊化到了廣嚴城,在一棵巨大的樂音樹下止息,身邊圍繞著無量無邊的天人。這時候,大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觀察到眾生聞法的機緣成熟,從座而起,恭恭敬敬地請世尊演說與西方阿彌陀佛相類的諸佛名號、大願以及殊勝功德。

“世尊讚歎文殊菩薩的大慈悲,應允開示了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功德,以及如何修持藥師法門。後人把這次法會的內容結集、傳承至今,就是現在我們知道的《藥師經》。本經全名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黃老先生起身提問:“嚴老師能不能給大家講一講這部經的經名?”

嚴子休贊道:“黃老哥問到點子上了。一部經的名字,就是一部經的精髓。上根利器之人,見到一部經的名字,就能通達整部經的義理。即便是鈍根之人,常讀整部經,也能逐漸領會經名的妙義。本經的經名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東方琉璃世界佛的名號。藥師代表慈悲,琉璃光代表智慧;如,代表真心自性;來,代表乘如實之道而來。每一尊佛都是透過修行慈悲與智慧而圓滿自性,而徹證自性之後自然會流露慈悲和智慧來利益眾生。

“第二部分,本願,也就是根本願望。所有的事情都是從本願成就的,世界的本質就是願力。修行也是,願為先導,無願不成。願之所在,就是法之所在。本經主要講述了藥師佛在因地修行時發的十二微妙上願。其實藥師佛發過無量無邊的大願。

“第三部分,功德。通俗地講,就是有什麼實用效果。如果對大家的身心提升、對大家的生活和修行沒有用,那學它幹什麼呢?

“第四部分,經。梵語修多羅,翻譯為契經。上契實相之理,下契眾生根器。另一個意思就是貫穿,就像一根絲線把花朵貫穿成花鬘,經,則是把章句貫穿為一個整體。還有一個意思是古今不變。實相不變,本願不變,信得過,靠得住。”

很多人恍然,原來一部經的名字還有這麼豐富深刻的含義。

嚴子休好像知道大家的想法,補充道:“沒錯,僅僅是一部經的名字,其實都可以用來修行。古人說,因名知法,因法起行,得解脫果。就是從名字領悟智慧,以智慧引導修行,以修行證得妙果。”

黃老先生聽了非常歡喜,合掌致謝而坐。

武婉教授起身:“嚴老師剛才說到,世界的本質就是願力。我想請教,諸佛的淨土可以說是願力所成,娑婆世界閻浮國土也是願力所成嗎?”看來她對經典有一定的研究。

“是的。願力有兩種,一種是自覺的清淨願力,充滿智慧;一種是盲目的願力。一般人只知道諸佛有願力,不知道眾生也有願力。娑婆國土就是眾生願力交織而成,由於眾生的願力是無常的,所以娑婆國土也是無常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武教授有些困惑:“不都是說眾生只有業力嗎?”

“業力就是盲目的願力。”嚴子休微微一笑,“只要智慧一開,業力就能轉為願力。”

“業力就是盲目的願力,能不能給舉個例子?”武教授問道。

“我舉兩個例子。比如有的人,喜歡向父母討好。如果要不到那個好,受到傷害,會遠離父母一陣子。可傷勢稍微痊癒,又去討好父母。討好吧不自在,不討好吧不安心。反覆折騰。這就是因為當事人的心裡有個求認同的願力在驅動。因為業力的表現是不由自主,所以這種行為表面看著像是業力,而究其本質還是潛藏心靈深處、未被看到的願力。”

“再比如有的人,從小因為貧窮被人瞧不起,暗暗立志要活出一個樣子給那些人看,讓那些人知道他們看錯人了。後來就一直努力奮鬥,雖然透過打拼出人頭地,證明成功了;但此人依然要強不已,最後把自己累得像狗一樣。累,又不敢歇,還對自己這種奇怪的模式不理解。此人也是忘記了當年自己立的志。志,就是願。”

第二個例子,可是觸動了不少人。要知道這裡是港島,幾乎人人都努力打拼,要做人上人。

很多人一聽,自己搞得這麼累,原來是證明給幾個人看啊。真是太虧了。現在聽了嚴醫生幾句話,就看清了驅動自己多年的模式,這講座物超所值。

迷茫中的人,遇到嚮導,就會心生感恩。有些聽眾也是如此,對嚴醫生油然生起感激之心。

武教授有些清晰了,追問道:“那這樣的話,豈不是我們的心念一轉,就把業力變成了願力?”

“沒錯!當人們陷入小我時,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當人們回到共同體的原點時,一切法由我,自由又自在。從被動的必然王國,超越到了主動的自由王國,就是悟道修道的好處。”

武教授豁然開朗:“嚴老師講得太親切了,太透徹了。原來我們距離諸佛境界並不遙遠。謝謝,謝謝嚴老師。”她鞠了一躬,歡歡喜喜地坐下。

原來比較驕傲的丁社長此時更加佩服嚴醫生。

他知道,現場問答和準備好的講座不一樣,現場問答最能考驗主講人有沒有真實本事。因為各種尖銳的、疑難的問題,都可能被臨時提出來,而主持人是不可能現場查資料的。

他起身請教:“請教嚴老師,業力一轉就是願力,能不能再給舉個例子?”

“可以。比如剛才說的討好例子。討好是因為內在貴乏,貴乏是因為把小我定位成了自己。如果智慧開發,知道共同體是自己,那內在就會富足。富足了就不用討好,而且還可以自然、坦然、適度地對他人好。這不就是業力變成願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