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奉太子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 南夷諸國特產到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2章 南夷諸國特產到達

御書房。

“陛下,這是所有透過考試的學子名單...”

王淵將三千多人的名單交給了郭天翊。

第二輪科舉透過的名額,比郭天翊預期的少了許多。

“不錯。”郭天翊拿過名單看了眼,隨口道,“太尉辛苦了。”

“不不不,臣不辛苦,臣不敢當啊...”

王淵嚇得雙腿都有點打擺。

都一把歲數了,還是經不起天子的誇讚。

這是為官之道。

他可知道,不能在天子面前賣弄功勞。

再說了,自己作為總負責人與主考官,也沒有多辛苦。

“太尉客氣了。”

“就繼續麻煩你準備十天後的第三輪科舉吧。”

“第三輪的人員,朕估計不會超過一百人。”

郭天翊看著王淵,淡淡道。

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第三輪科舉的難度,難度比第二輪增加了十倍都不止。

是騾子是馬,就要在第三輪拉出來溜溜。

第二輪考試能透過的,在地方當個佐官綽綽有餘,在各大衙門當個基層辦事人員也綽綽有餘。

後世的天朝不就這樣嗎?

基層員工,年年都招。

但是能爬上去的,除了出色的個人能力外,還要有人際圈子。

甚至有些領導壓根就是草包,但人家能成為領導。

在古代,同樣如此。

郭天翊也不會把勳貴階級逼的太緊。

提拔寒門與貧民學子沒錯,但勳貴這一圈子掌握了大量的社會資源,也得給他們一些活路。

“陛下,邱大人求見。”

“宣!”

“臣,邱煜,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有何事?”

“啟稟陛下,南夷諸國的第一批特產已經到了,數量有三百多車...”

“嗯?”郭天翊眼前一亮,起身道,“走,隨朕一道去看看。”

南夷諸國的特產。

除了有優秀的稻米外。

還有紫薯這一類的農作物。

有了南夷諸國的糧食供給,可以大大緩解糧食危機。

別看大奉是農業大國。

但許多地方都有吃不起飯的人。

古代因為科技與建造業落後,水災旱災蝗災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將來大奉要征戰四方,糧食儲備必須足。

紫薯這玩意,南夷諸國的人因為有足夠多的稻米,所以很少有人吃。

甚至有人吃了會拉肚子。

郭天翊知道,不是南夷諸國的特產有問題,是他們不會吃。

工部大院內。

整整齊齊停放著三百輛大型馬車。

其中,大部分馬車裡裝著的都是紫薯。

“陛下,此物當如何食用?”

有大臣不解,看著一筐筐紫薯好奇道。

“簡單。”

“叫幾個御廚來。”

“朕今日就與列位臣工一同試吃這東西。”

郭天翊眼中放光,吩咐道。

有了紫薯,糧食危機可以緩解一大部分。

如今大奉的人口在不斷暴漲。

自己登基後,還免除了大部分賦稅。

但人人都要吃飽肚子,就需要高產的農作物。

普通的米麵產量都不怎麼樣。

但紫薯不一樣啊?

現在雖然沒有紅薯,但有紫薯一樣可以解決大量的問題。

御廚到來後。

郭天翊立即吩咐了制作方法。

當即,工部的廚房內御廚們紛紛忙活了起來。

紫薯稀飯。

紫薯湯。

紫薯丸子。

紫薯糯米餅。

紫薯豆沙糕...

紫薯紅豆餅...

可以說,郭天翊將自己知道的方法都說了出來。

御廚們也是聽完就懂,立即將一盤盤紫薯製作的美食端了上來。

工部衙門。

郭天翊與眾位隨行的大臣逐一品嚐了紫薯製作的美食後,眾人驚嘆不已。

“陛下,此物口感不錯,飽腹感極強,不比米麵差啊?”

“陛下真乃神明轉世,此物若是推廣種植,產量極高啊?”

“陛下,此物當真是神物...”

“陛下,南夷諸國那邊產量最高,他們這群蠻子真是坐擁寶物而不自知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群蠻子就是在糟蹋這種作物...”

“臣聽說,他們那邊把紫薯拿來喂牲口...”

“哈哈哈。”郭天翊笑著道,“諸位想的是不錯,但是咱們大奉也只有南方能種植,北方不適合種植,且南方多以水稻居多,目前靠南夷諸國種植勉強夠用。”

郭天翊可知道。

古華夏所謂的康乾盛世。

也是紅薯盛世。

因為這個時代紅薯的傳入,讓很多人都能吃飽肚子。

如今的大奉依舊如此。

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能吃到白面饅頭。

南夷諸國紫薯的產量很高。

而且大奉這邊的收購價格極低。

就算除去成本,到了百姓手裡的價格也比尋常的稻米便宜。

一旦吃法被推廣,那麼紫薯也是極為受歡迎的主食之一。

若是將來能引進紅薯,玉米,土豆等作物。

那就是奠定盛世的基礎。

隨後,一道命令下達。

京城各個酒家,都必須上紫薯的菜品。

透過京城的酒家以及坊市,可以將這一作物推廣開。

有人願意種植也可以自己種植。

這東西雖然比稻米便宜,但卻產量極高。

幾日後。

京城颳起了一股紫薯美食的風暴。

因為便宜,還能填飽肚子,讓很多人都看到了商機。

南夷諸國的第一批紫薯被一搶而空。

第二批貨物還沒到來,就被預訂一空。

甚至有很多商人主動動身,前往南夷諸國。

郭天翊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光靠朝廷是不夠的。

天下的商人們本就是逐利之人。

他們一旦行動起來。

這些作物就會被帶到全國各地。

再者,如今南下的絲綢之路已經打通,而且朝廷也在出錢出力大修馬路。

路只要好走。

商人們就會源源不斷前往。

這才是健康而又正常的經濟體系。

等商業發展起來。

商稅也能開始徵收了。

古代全靠農業稅而不收商稅就是很離譜的一件事。

徵收商稅,是郭天翊計劃中的一環。

還有一件事。

令郭天翊哭笑不得。

因為第二輪考試加入了大量的算數題目。

原本京城精通算數的一些先生與官吏身價暴漲。

勳貴之家以及士族紛紛出錢請先生們回家教學。

因此,還出現了拍賣先生的情況。

誰出價高,就去誰家教。

除了正常應考的學子外。

有些勳貴與士族家族的學子透過了第二輪考試,自認為第三輪考試沒有希望,就攜帶重禮開始玩起了人情世故,想看看能否為自己孩子謀取個不錯的職位。

這種事,郭天翊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來自錦衣衛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