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中國狙擊手最新章節列表 > 六 參軍打鬼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 參軍打鬼子

ps:gg**,ddmm,收藏收藏,推薦推薦!支援新人,給我意見和建議,謝謝!

“爹!娘!你們怎麼了?你們話呀!”當楊思成走進村子的時候,他的心如墜冰窖,整個村子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當他終於在燒焦的木樑下面找到爹孃的時候,他們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楊思成象瘋一樣在整個村子的廢墟裡面尋找著其他村民,可除了一具具冰冷的屍體外一無所獲。楊思成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幾乎每具屍體上都有步槍留下的穿透傷。村子裡到處是彈殼,看來這裡曾經經過一番血戰。

別看村子人不多,可要想對付這些常年在深山裡活動的獵戶,普通的“鬍子”根本不夠看,一定是軍隊幹的!到底是誰幹的?楊思成無語問蒼天。

他四處搜尋線索,終於在村口現了一個新壘起來的巨大土堆,這裡面埋著什麼?全村的人除了他以外都倒斃在外面,這個土堆裡一定埋的就是殺害他親人,屠戮了全村老幼的那幫兇手!

他狠狠地一腳踢垮了土堆,然後撲在上面瘋狂地刨著,終於露出一些屍體來,楊思成一眼就認出這些屍體身上穿著的軍服,該死的“滿洲國”的“國兵”。

這幫為虎作倀,認賊作父的畜生!楊思成的牙咬得格格作響!

國仇家恨,楊思成心中的怒火滔天,他將那些“國兵”的屍體全刨出來丟在了一邊,然後將全村人的遺體搬進這個大坑,重新掩埋好。忙完這一切已經是天明了。

他跪在墳前,對著全村人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鄭重誓道:“大家放心吧,我一定為你們報仇!趕走日本鬼子,消滅那些狗漢奸!”

楊思成疾步來到昨夜他和楊靖宇他們分手的地方,幸好昨夜沒有下雪,地上的腳印還依稀可辨,從練就的“追蹤術”幫了他的大忙。楊思成順著腳印追蹤,很快就追上了楊靖宇他們。

其實楊靖宇他們也沒走多遠,就在附近找了個遮風處住了一宿。

他們看見急匆匆追上來的楊思成都很驚訝,楊思成撲通一聲跪在了楊靖宇的面前,哭著道:“楊將軍,請收下我吧!我要給我爹孃和全村人報仇!”

楊靖宇趕緊一把扶起他,細細詢問生了什麼事。

楊思成哭著把屠村血案講了一遍,楊靖宇心情很沉重,這些助紂為虐的“國兵”太可恨了,對待侵略者奉若爹孃,而對自己的同胞卻極度兇殘。

他把楊思成摟進懷了安慰道:“孩子,別哭了,咱們一起去打鬼子,殺‘國兵’,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報仇去!”

“恩!”楊思成用力地了頭。

楊思成跟隨著楊靖宇將軍他們到了抗日聯軍的營地,這是支在中國**領導下的英雄部隊,從31年“9-18事變”後由東北抗日義勇軍,東北抗日游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組成的,因此簡稱“東北抗聯”。

他現在所在的部隊是由楊靖宇將軍擔任司令員的東北抗聯第一路軍,人數大約有4ooo左右。

這是支什麼樣的隊伍呀?沒有統一的軍裝,沒有制式的武器,年齡也參差不齊,歲數大的有5o多歲了,的才14、15歲;衣服穿得五花八門,在這滴水成冰的季節裡,有些只在夏天的單衣外面裹了層胡亂硝過的獸皮取暖,有些居然穿著鬼子或“國兵”的衣服,只是去掉了肩章和領章;武器更是慘不忍睹,最好的武器是6挺捷克造輕機槍,步槍型號也大多不同樣,有國民黨裝備的“中正式”,有日本鬼子的“三八大蓋”,還有蘇聯人的“莫辛那甘”普通型,還有部分人手裡只有大刀和梭鏢。

沒有後勤給養,沒有物資保障,餓了啃樹皮草根,累了睡冰臥雪,可就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牽制了數十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關東軍,為中國,為東北築起了新的長城。楊思成的鼻子感到一陣酸楚。

“楊大哥,請允許我參加這次的戰鬥!”加入抗聯已經2個月了,可楊司令出於保護這個神奇少年的目的只讓他向部隊選拔出的優秀射手傳授射擊技術而不讓他參加一線戰鬥。眼看著這次戰鬥已經打響了,可依然沒楊思成的份,他不覺急了眼,向楊司令員主動請戰道。

這次戰鬥是拔除日軍一個扼守住我們下山通道的炮樓,堅固的炮樓修在一個高地上,裡面駐紮了日軍一個隊(相當於排)和2個排的“國兵”,四層高的炮樓上密密麻麻全是射擊孔,炮樓外面還有一條寬闊的壕溝,沒有重武器的抗聯戰士想端掉炮樓將承受不可估量的損失。

“好,你帶領你的‘楊槍隊’提供火力支援,但不要參與衝鋒,畢竟我們的優秀射手太少了。”看著部隊越來越大的傷亡,楊司令終於下定了決心。

“是,‘楊槍隊’跟我來!”因為姓楊,這12名射手又都是使用的莫辛那甘步槍(主要是為了統一彈藥口徑),戰友們都開玩笑叫他們“楊槍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楊思成詳細地向隊員們講解了射擊的原理,彈道拋物線以及射擊的要領,風的影響還沒來得及向他們講,不過就算講也不行,必須得用大量的子彈和實際射擊經驗結合才能有效果,不過有楊思成在他們旁邊隨時可以修正也不用擔心。現在的楊思成已不需要依靠“口水”來測定風,眼睛一瞟雲或煙霧移動的度就知道了。

“大牛,你負責4層左邊2個射擊孔,成軍,你負責4層右邊2個,老李,2樓左邊2個,王玉祥,2樓右邊2個,張虎,1樓左邊2個,趙偉,第一個重機槍射擊口,文兵,第二個重機槍,其他人準備替補,一定要壓制住敵人的重火力。”當前進到距離敵人4oo米外的樹林時,楊思成迅分派了任務。

“標尺裝定4oo米,槍口向目標左邊2米處瞄準,射擊!”雖然隊員們對楊思成的命令有些奇怪,可依然毫不猶豫地執行了,“砰,砰……”隨著一陣槍響,剛才躲在“烏龜殼”裡正往外邊瘋狂傾瀉子彈的敵人頓時啞了火,敵人懵了,什麼時候見過這麼精確的打擊啊?

一直被敵人火力苦苦壓制的士兵頓時歡聲雷動,迅向敵人起了衝擊。

“噠噠噠……”短暫的沉默後,敵人的92式重機槍又開始瘋狂掃射起來,部隊再度被壓制在一塊凹地,形式萬分危急,“王威,左偏1米,射擊!”“砰!”鬼子的機槍再度變成了啞巴,一個夾著炸藥包的戰士敏捷地跳了起來,迅衝到了敵人壕溝附近,可是壕溝又寬又深,他急得直跳腳。

楊思成命令隊員們繼續掩護,然後端起了他的“卡佳”,實話,要擊中4oo米外在寒風中瑟瑟舞動的繩索難度可想而知,可是如果不將吊橋放下來,那所有的犧牲都將毫無意義。

他吸了口氣,緩緩吐出後,瞄準繩索摳動了扳機,“砰”沒有打中,“嘩啦”迅將第二子彈推進彈膛,“噠噠噠……”敵人的機槍又開始叫囂起來,楊思成迅將槍口對準了正在射擊的地方,“砰”他清晰地看到敵人的射擊口綻放出一朵鮮豔的血花,這是楊思成第一次開槍殺人,可他心裡卻沒有任何的愧疚和不忍,或許是炮樓裡的傢伙連禽獸都不如吧。

“砰”這一槍準確地擊中了拴著繩子的左邊軲轆,軲轆往旁邊一歪,掉了下去,“砰”右邊的軲轆也飛了出去,“啪嗒”一聲響,吊橋轟然倒在了壕溝上。

戰士飛快地踏上吊橋,迅衝到了碉堡下方,可碉堡滑不留手炸藥包沒地方安放,眼看著戰友們越衝越近,而敵人的機槍又開始嚎叫起來,戰士用右手拼命將炸藥包在了碉堡的牆上,左手猛地拉燃了導火索,“爹,娘,我為你們報仇了!”隨著戰士的吶喊,“轟”地一聲,碉堡飛上了天。

直到很多年以後楊思成的腦海裡依然還留著戰士的身影,雖然已經無法知道他的名字了。我們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我們缺醫少藥,我們食不果腹,我們衣不蔽體,可是為什麼我們卻能夠趕走武裝到牙齒的兇殘侵略者?因為我們是在保衛自己的家園,我們骨子裡流淌著誓死不做亡國奴的血性。

“隊長,當時你為什麼要我們瞄準目標2米外呀?”戰鬥以後一個戰士問道,“因為風的影響,雖然看起來風不能吹動子彈,可在實際上子彈在飛行的過程中受風的影響極大,距離越遠影響越大,這次射擊的是4oo米遠的目標,當時的風向是西北,風4米/秒,由於是橫向吹來的風,因此對子彈的影響最大,我們稱為‘全風’,以後你們射擊經驗豐富了結合我教你們的公式就能計算出修正的距離了。”事後楊思成專門給戰士們講解了如何“修風”。

最讓楊思成難忘的是副司令員兼第二軍軍長王德泰同志,雖然和他相處的時間很短,但印象極深。他和所有的領導一樣跟普通戰士同吃同住,和他們同甘共苦,親如手足,沒有一官樣子,在戰鬥中則勇猛頑強,奮不顧身,甚至親自參加白刃戰。在二軍和偽軍的一場遭遇戰中,英勇指揮弱勢兵力(當時我方3oo餘人,偽軍6oo多人)擊潰了敵軍,他親率部隊參加追擊,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殉國,年僅29歲。

戰鬥一天天地進行著,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經歷了大數十場戰鬥的楊思成也由一個“菜鳥”變成了一個殲敵265人的“老戰士”了,“楊槍隊”更是創造了殲敵187o餘人的優良戰績。

轉眼間到了1937年7。7日,舉世震驚的“七七事變”爆了,抗戰全面爆,鑑於神射手在戰鬥中的作用,楊司令要求楊思成有空就在隊伍裡傳授射擊技術,他也毫不藏私,恨不得將所有的技巧都傳授給大家,除了射擊外還有在野外如何生存,如何設定陷阱,如何捕獵野獸等等。

東北的抗日鬥爭進行得如火如荼,東北抗聯在楊靖宇趙尚志等人率領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戰,東北的抗日武裝已經展到4萬多人,形成了3個主要的根據地,各地軍民靈活地運用麻雀戰,游擊戰等戰術給予了鬼子沉重地打擊,大量的精銳部隊被死死地拖在了關外不能順利進入關內參加戰鬥。

當然,代價也是沉重的,一大批優秀的指揮員犧牲在了征途上。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吧:趙一曼,馮仲雲等……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他們為了民族的獨立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悔地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