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8章 提前的攤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8章 提前的攤牌

逃亡的大周軍隊精銳原本覺得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追過來的萬餘騎兵,對自己的戰鬥力也很有信心,卻沒有想到這些同過去完全不同的火器手竟然具備了同精銳弓手對射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李伯升的決斷也很果斷:“現在形勢危急,陛下趕緊帶領三千精騎突圍轉移,再晚就來不及了!”

同樣身為開國帝王的大周皇帝並不是養尊處優的太平天子,也明白了此時的局面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惡劣的多,因此也就沒有太多的優柔寡斷,果斷的選擇了土圍。

見到對峙中的大周軍隊軍隊有轉進的跡象,朱文忠及剛剛跟過來的馮勝所率領的先頭人馬同樣意識到了目標的重要性,立即分兵追擊。

可這個時候一些弊端也終於體現出來,張士誠等人身邊的精銳所騎的馬匹雖然比馮勝乃至朱文忠等人的先頭部隊所起的馬仍然有差距,可差距卻沒有之前那樣大了。

同樣的,跟隨在張士誠身邊的人至少有上千名精銳弓手同樣能夠在馬上有效的騎射。馮勝等人所帶領的馬隊中雖然也有擅長騎射的不少草原人。但在弓術訓練水平上終究沒有那些大周開國天子近衛身邊的人不惜成本選訓更強。在追擊中不少馬匹中箭,而威力強勁的短炮手卻根本無法有效在馬上運用,這也是火器手的天然侷限之一。

這樣一來,騎戰中的追兵明顯就居於下風了。雖說弓騎在騎戰中往往要比近戰騎兵遜色一些,這是因為上萬人規模的作戰中“放風箏”的優勢因為指揮上的不靈便往往難以有效發揮。可是千人或幾千人的精銳騎戰就是完全不同的性質了。追擊的騎隊根本無法靠近張士誠等人所親自率領的精銳近衛百步以內的範圍內。

當然,擁有兵力優勢的北明也有辦法,一人雙馬的情況下,馬的長途耐力擁有很大優勢,透過不斷的包抄威脅逃亡的張士誠等人,終於有越來越多的大周近衛開始掉隊並被不斷的消滅。張士誠及其身邊大概不過二百人左右的核心精銳最終依靠集中起整個騎隊大部分的馬匹並在絕大部分精銳近衛的拼死抵抗和殿後之下才終究逃脫了出來。

幾乎與此同時,應天府西南方向上,追擊而來的數萬北明馬隊針對十二萬突圍的應天府主力的作戰也激烈的展開了。此時的傍晚的夜幕已經漸漸降臨下來,但數以萬計的騎兵卻無形中在十幾萬人的四周組成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線。當遇到強有力的突圍威脅守不住的時候,負責圍攏過來的騎兵也僅僅是後撤牽制,可李伯升所率領的大隊人馬卻越來越陷入危險的境地。

北明軍隊的主力終究不算遠,在大概還不到午夜的時候,近二十萬北明軍隊主力就增援上來,讓突圍的大周軍隊徹底喪失了希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其實遠遠超出了李伯升等人的預料,誰也沒有想到,並不擅長弓弩僅擅長火器的北明軍隊戰鬥力突然之間似乎相比之前提升了一個臺階一般。在大多數人填裝火器集結於少數人發射的時候,明顯比之前準確了很多。以往的的時候大周軍隊弓弩手往往可以有效壓制對方的單兵火器手,而對方那些威脅比較大的炮手火力密度卻並不大。可這一次,自以為對老對手的戰鬥力很熟悉應天府主力集團卻突然間發現自己大大低估了北明軍隊的戰鬥力。在北明上層還算靠譜的情況下,同樣訓練出了不少精銳,而並不是只有南方軍隊才懂得高標準嚴要求。

天色開始矇矇亮的時候,完成了追殲任務的朱文忠與馮勝等人也與大軍匯合並完成了部隊的修整。對於張士誠等人的逃脫,朱元璋早有預料,也並不覺得怎樣晦氣。反而新成立的火器騎軍竟然能夠在靠馬匹機動的情況下體現出了能夠同對手精銳弓手正面抗衡的戰力則出乎了朱元璋的預料。

只是此時劉基卻並沒有沉浸在應天府決戰這場決定性勝利的喜悅中,臉色多少有些凝重。朱元璋軍議的時候見狀知道自己應該有一些表示了,這是手下們有意見但是卻害怕承擔責任,等著自己主動去問的徵兆。

“有什麼話就直說好了。我。。。哦不。。。朕。。什麼時候因為別人失誤的主意而把應該負的責任推掉?”

“陛下,眼前這場仗,陛下覺得有多大勝算?”

“十有**吧。。。全軍的精銳集結於此,對這些二等人馬當然有極大的勝算,何況這一夜的時間他們還根本來不及修築像樣的工事。一會兒我讓人們把他們很多重要人物的首級丟過去,就至少能把**成變成九成半。這一仗,雖然讓那張士誠跑了,可是那偽周的主力卻也在這一仗中被打垮了。其餘的那些人馬就算還有一些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的殘兵敗將,也無關大局。。。”朱元璋這時也反應過來:“這麼明顯的事,先生應該不是看不出來吧?你就別賣關子了。”

聽到這樣的話,劉基終究不好推脫,鄭重的說道:“不知陛下對那位張島主有何看法?”

“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先生是想說:那位張島主的本事太大,點子太多。手下的火器精銳軍團深不可測,需要早做打算?這一點不用先生說。之前我大明是擔心那人倒戈助周,這肯定會帶來巨大的麻煩。那些人在水上的實力的確非同小可,然而現在他們就駐紮在應天府紫金山以北不遠處,距離河港有一定距離,打完這一仗,要看那人聰明不聰明,識不識相了。如果識相那還好說,如果還是那樣一副天下第一的架勢,我們不介意讓其清醒一些,讓他知道知道:我北明的十萬大軍可不是偽週二線力量那些孬貨。。。”

“尋常十萬左右的集團應該不夠,此戰,我軍要麼投入三十萬主力全力圍剿。要麼,也應該集中兵甲於二十萬人,而且應該叮囑參戰各將,戰事不順,那就應該採取圍困戰術,如此才能穩操勝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