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章 研學之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7章 研學之風

中央教習所二百多個孩子中所實行的制度也很快在整個島上的五十多個所上一萬數千個孩子中很快普及開來。當人們再次走過那些曾經如同冷宮一般寂靜,偶爾才傳出孩子們的哭聲還有大人們嚴厲訓斥聲的地方,再也沒有以往的冷清。

這種“研學”制度下,孩子們的自由活動時間遠遠多於後世的在校生,也有很多孩子經常三五成群甚至十人成群的聚集在所門口的書攤或者小吃攤前議論著什麼。

不過如果仔細聆聽這些孩子們談論的內容,往往不是什麼閒事,更沒有太多的說笑聲。而是有關黑火藥技藝方面的交流、諸多原始技術的謎底、軍演和圖上作業上的事。還有的即便在外面閒逛的時候也不忘閱覽那些租來的書籍。

張小磊這一次並沒有像以前一樣三心二意,就算不去所有的所挨個視察一遍,也經常親自或者差人關注學生們的動向。還有五十多個所上個小組的組長回報。張小磊曾經計劃搞十人團,然而當瞭解到這些孩子們的很多狀況後最終還是放棄了這種打算,覺得還是更光明正大好一些。

對這些上島的孩子們瞭解越多,越讓張小磊感覺到不可意思,尤其是同後世的學生們相比的話,對事業學業的態度都不像一個民族。就算是一些重點學校優等生源,在沒有嚴格管理的情況下,也根本不會有這樣積極進取的學風。

張小磊所不知道的是,現代的孩子們往往從記事起就在於一個勉強還算過去的環境下,從收音機到電視乃至各種遊戲娛樂,生活中的各種誘惑遠不是古時平民家的兒童可比擬的。

這些絕大多數出身貧寒,父母都覺得養不起太多人的家庭,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即便不是《霧都孤兒》也是長期生活在充滿了暴力、壓抑、乃至死亡的恐懼之中。特別是平時的玩伴隨時有可能因為缺乏衛生習慣引起的疾病而輕易去世的情況下。

而張小磊直接安排出來的絕大多數現代中國家庭的孩子們都不一定能夠得到的全新生活巨大反差之下,絕大多數人都如同感覺到了獲得了新的生命一般。當有偶爾有孩子閒暇下來打算談論一些同研學無關的事情的時候,十有**甚至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覺得這是對給與自己新生的島主的一種褻瀆。

然而張小磊也多少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事情似乎同自己之前的想法未必合拍。自己以前曾經認為,集體主義是對科研活動的巨大枷鎖。需要足夠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文化才行。可是見到很多地方的孩子們在一個小組之內討論到了某一個關鍵之處,另一個小組討論到另外一個關鍵之處,相互之間卻根本沒有什麼交流而導致總也完善不了一些謎底的時候才隱隱的感覺道:如果群體的風氣沒有資本主義時代的科研領域那麼成熟功利,或許一定程度上的有效協作、集體主義也是必要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尤其是自己對這些孩子們的任務期望並不是如歷史上的西方一樣,在不知道路徑和未來知識資訊的情況野蠻生長自由探索。而是去完成有目標、有概述的“猜謎課題”,很大程度上,這就更像兩彈一星時代的科研工程。相互交流集思廣益在很大程度上超過相互孤立的閉門造車。不過為了保證最低限度的競爭。這種“集思廣益解決課題”的範圍被擴大到了所的範圍內。

然而,就在一切都似乎向著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時候,終於還是讓人多少不安訊息傳了過來:排名比較靠後的第四十二所的孩子們感覺自己根本沒有希望在“原始技術猜謎”這個領域取得相比其他所的孩子們關鍵性突破。就集中力量專攻火藥測試。終於因為追求一次發生更多的彈丸也過多的填裝了火藥讓木火銃炸膛,當場讓三個孩子身負重傷。

如今的張小磊雖然算的上是家底雄厚的豪強了,可是終究沒有能力為五十一個所都配備有外傷經驗郎中的能力。當中央救護隊趕到的時候,一個體質比較弱,還沒有因為寬裕的生活而恢復過來的孩子死在了試驗場上。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負責四十二所的輔導員雖然沒有太大的研學干涉權,然而停止試驗而通知張小磊等人的權力卻是有的。

“她的名字叫什麼?試驗操作記錄拿來我看看?”張小磊趕到四十二所後直接在實驗組的孩子們中認真的詢問道。讓張小磊多少感覺到一些詫異的是如果放到現代,這種危險的死傷事故一定會給孩子們帶來不小的恐慌,然而這些似乎見過不少悲慘之事的孩子們卻似乎看起來沒有那麼脆弱。臉上似乎除了一些害怕張小磊處罰全所乃至全組的緊張之外並沒有多少傷感。

在看過了試驗記錄之後,張小磊鄭重說道:“我曾經要求過你們把實驗的步驟儘可能的用紙筆記錄下來,然而你們應該沒有完全按照我說的去做?你們已經抽查和測試過這些木銃的壽命特性,為什麼還這樣超標準的裝藥?人也不離開的更遠一些?這是純粹為了製造個紀錄好引起榮耀和關注?然而你們不注意這些安全細節的過程,就說明你們根本沒有認真對待事物、總結規律和道理的心。。。”

起初的時候,張小磊是想過“喪失當喜事辦”的宣傳套路的,但卻最終還是覺得還是不能這樣搞,在不能讓孩子們因為這些事故畏首畏尾的同時,必須宣揚正確對待課題研學的態度,把目標放在探求規律和事理本身上,而不是“好大喜功”

張小磊知道自己所在的時代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要顧慮家長態度的現代,而是社會本就更為達爾文主義的古代。哪怕死亡率比某些時候的小煤窯還高,只要不超過抗戰日軍或者衛國戰爭蘇軍非戰鬥死亡率太多,一萬六千多個孩子中每年事故死的人不超過百分之一,也就是二百人,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這個死亡率已經要比這個時代同齡孩子因為各種不衛生而導致疾病死亡率低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