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5章 鈍擊鉛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5章 鈍擊鉛彈

平坦開闊沒有多少坑窪的島上,規模不小的登陸部隊先是以橫隊向前推進。之後在緩慢的行進中調整為一個環形方陣,並把車盾和炮車推在前面,兩翼和後部也對有插著盾牌的車輛掩護。不負責推車的士兵們則儘可能的以伍為單位相互用早就準備好的盾牌相互掩護著前進。絕大多數官兵的披甲也在推進展開之前完成了,一點兒也不敢懈怠。

北明軍隊中的披甲率原本達不到南宋那麼高。或者說在大部分朝代,鐵甲普及到多半普通士兵是不常見的事情。可是因為擅長火器的強敵帶來的壓力,沒有人敢忽視戰陣情況下的防禦。那密如雨幕的霰彈轟擊在應天城外可是給不少人以深刻的教訓。因此在出發時,怎樣應敵就有了充分的準備。

不過即便是這樣,在畢竟到距離那高高的圍牆大概一裡半左右距離的時候,朱文忠卻最終決定下令讓部隊停止前進,並命令炮隊準備進行試探性的開火。

“什麼?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開炮?”就算是新任的一些以果敢著稱的明軍神機新軍炮兵軍官也感覺到不可思議:“就是那些強賊在臨陣的時候也很少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開炮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強賊當初敢在應天府城外以不到千人的隊伍獨面我幾十萬大軍。如今也是只有你們一營去面對幾十萬大軍麼?傳我命令!就在這個距離上開炮。另外派遣偵騎靠近到一里左右的距離上。如果有人能夠命中敵牆一炮,賞銀五十兩!”

這一次跟隨明軍主力出征的除了神機新軍所配屬的四十八門從火炮到火藥還有射術均高標準嚴要求的神機新軍隊屬炮外,還有很多要求不那麼苛刻,但也是不惜工本用青銅鑄造而成並包以鐵炮的火炮。而且規格上也普遍統一為六斤和九斤,不再像以前那樣雜亂無章了。普通部隊中平均每五千人左右的小軍級單位配備五門中重火炮,十萬人的大軍配備了一百五十門上下的中重火炮,雖然遠遠達不到拿戰時期的標準,但是在這個時代看來卻也算是向新的時代進步了。

口徑和標準的相對統一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試射的時候可以輪番開火,而不是讓每一門炮都進行大量試射。在一里半左右的距離上,起初的炮彈當然打的並不準確,普遍性近失。可是在負責偵查的斥候以不太專業的方式不短引導之下,還是接連不斷有神機新軍的新炮把炮彈打在一里半以外的牆壁上。大概平均每十次開火就有一發能夠命中。

在此之後,炮聲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密集起來。接連不斷的彈丸從一里半以外的距離上飛了過來打在了崇明島要地的圍牆上,甚至越過圍牆向更為縱深的方向襲區。

一開始明軍的炮手們也僅僅以為是試探性的開火,可是朱文忠卻不這麼想。至少要穩妥的打光這一次攜帶的大部分炮彈,以轟擊和威懾對手的要地。畢竟這一次最關鍵的任務並不是殲敵,破壞對方老巢部分的兵器工廠乃至其他一些重要的地方才是最為重要的。

見到敵軍的炮彈接連不斷越過圍牆,張勇首先有些坐不住了,看了看那些並不被進攻中的敵軍留意到的一些用於測距的墳頭,另利用不少地方的墳頭大致測定了一下敵軍佇列的隊形,這才終於放下心來:至少距離外圍的一線壕溝,絕大部分敵軍還在勉強可以發揮火力的範圍內。

“傳令各隊!按照各大隊隊長的指示在最大距離上開火吧!先看看效果,注意:輪流填裝集射即可,不要打光大部分備彈!”

隨著張勇的命令,早就做好了準備的各支隊兒童團武裝費力的用四斤或八斤左右的銅木複合銃炮接連不斷的展開了火力。首先是由第五十一所大隊的孩子們展開火力。

生活在現代社會環境下,自幼就擁有還算舒心生活的孩子們並沒有經歷過起碼的壓力和磨練,往往相比成年人更不勇敢。“我是孩子,我有權哭,我可以更不勇敢”的心理作用也在暗示著很多人。可是對於記事以來大部分時候依舊在貧困與壓力甚至死亡威脅之下渡過的孩子們,在心理素養上相比成年人則開始擁有了很多獨特的優勢。雖然很多女孩們在臨陣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了一絲緊張。但畢竟平時的演練,還有對島主的信仰都無形之中增加了不少自信。

前沿壕溝的發射口也擁有著表面上撒著圖,偽裝的如同陷阱表面一般的被覆。開火的時候,銃口距離壕溝的頂部也有一定的距離,只是在專門的中隊長的傳令引導之下開火。噴吐出來的白煙也大多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暴露在地面之上。

開炮中的明軍只看到似乎接連不斷的有如同蝗蟲或者跳蚤一般的東西忽然之間密集的從天空中接連不斷的飛來,卻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兒童團做防禦的最前沿陣地。

就在第一輪接連不斷的打擊中,三萬多枚早就被填裝好的六兩重彈以強弩一般的初速飛到了天空之中,又落到明軍前沿佇列附近。在人們沒有注意到的墳頭般的信標引導之下,絕大多數彈丸的精度都控制到了五十米左右的範圍之內,在猛烈的彈雨之下整個前沿佇列的三四萬人一下就被打倒了將近兩千人之多。

要想以火器直接破盾甲確實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起碼後坐力並不是尋常的兒童可以承受的。可是在曲射臼銃的運用方式乃至重彈鈍殺傷為主的模式之下,還沒有開發出金屬板甲的北明軍隊儘管在防護上已經盡善盡美,還是無法抵禦堪比最為優秀的羅德島投石手用投石索投出的鉛彈。

很短時間內明軍前陣的混亂和動搖也讓第一次真正參加大戰的兒童團孩子們感覺到了真正意義上自信的感覺。

然而,對於這種情況朱文忠也早就有所預料。迅速下令各排各陣除了前兩排還有側翼負責推車的人之外,其他人儘可能的向中央方向疏散。以比正常隊形疏散十倍的方式繼續向前推進。

早在大軍出發之前,怎樣應對那些強悍的火力打擊,明軍高層就有了應對的不少注意,除了加強防護之外。如果對方完全指望火器殺傷,那就儘可能的分散以接敵,以近戰壓倒並不在這方面擅長的對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