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9章 攻破谷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9章 攻破谷口

瞿塘關以瞿塘峽夔門山麓為核心,如同所有的關隘那樣:之所以要走關隘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多山而地形並不平坦、人口密度還不均勻的國家,不是什麼地方都能夠通行足夠數量的馬車或者船隻的。至於在有敵軍沿山設防的情況下走水路?這似乎根本就是一個天方夜譚。且不說守軍只需要在一些地方用小型投石機或者固定的裝置製造小型的“泥石流”就能給依靠水路前進的敵軍巨大的麻煩,僅僅是夏秋時節那湍急的水流,就讓很多船隻望而生畏。

因此,張定邊率領的十萬大軍主力,大概有五六萬用於陸上關隘及之後的縱深防禦,不過考慮到傳說中那崇明島水師十分厲害,還是在沿江處部署了兩萬大軍準備埋伏和襲擊有可能從水路闖關的對手。

此時遠征西南的大軍雖然可以說是一支都隊以下成軍不過一個月有餘的徹徹底底的“新軍”,可是徐進等人還有各連營負責人還是在近衛營戰鬥群中參加過過去的不少大戰和訓練的,也知道全新的作戰方式應該應該是什麼樣兒的。

三十艘排量不過十噸上下專門的“炮船”上,安裝了一百二十餘門百斤身管左右九斤彈青銅炮。炮船緩緩逼近到距離瞿塘峽大概二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山崖上的箭雨就密如飛蝗一般接連不斷的攢射下來。

有利的地形配合上弓弩展現出了巨大的效能,訓練水平並不是很好尋常士兵充當弓手使用五斗獵弓發射三兩以上的重箭,藉助上百米的高度落差,就能夠讓這些五斗獵弓射出的重箭猶如兩宋標準二石三鬥神臂弩拋射一般的效能。相反,如果山崖下的敵兵就算有很多專門的弓弩手向山崖上開弓放箭,能量會被削弱數十上百焦耳不等,這種優勢帶來的效果即便算不上什麼真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是冷兵器時代的一個巨大難題。非以絕對的精兵資源優勢並安排部署大量的專門床弩不能壓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密集的箭雨下,炮船組成的先鋒船隊僅僅是稍稍後撤後就展開了試射。儘管這水中的小船上並不是十分穩定的發射平臺,但是因為每艘船上都至少有兩名以上近衛營戰鬥群專門炮手出身的人員,並且展開了必要的試射,還是避免了偏差太遠。

在試射展開的同時,高三丈有餘,直徑兩丈左右的熱氣球也在距離峽口一里半以外的距離讓緩緩的升了起來。最大體積只有幾百立方米,目標僅僅是攜帶一名二三十公斤的孩童在尋常高原山區也能夠升空到雲層級別的高度,因此充氣和起飛的速度還算在預期之內。

地形複雜多險要地帶的西南,張小磊之所以有信心在沒有多少近衛軍參與的情況下就讓臨時組建起來的軍隊去遠征,除了壓軸的炮隊及相關軍官之外,改變偵查原則的偵查工具也是重要音速。有熱氣球在大多數情況下負責偵查,新立部隊沒有可靠斥候與警備能力的缺點就可以最大限度上的克服了。

一開始的時候,見到逼近過來的敵船都是一些並不算太大太堅固的船隻,兵力估算起來也不會很多,遠遠沒有傳說中的五萬人之多,最多也就兩三萬兵力。負責把手峽口的陳漢將領覺得立功的時候馬上就要到了。

然而就在試射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感覺到了一絲不好的預感。大概一炷香時間內的百餘次接連不斷的開火,打出的彈雨竟然數以萬計,而且轟擊到山崖之上的時候給擁有掩蔽物甚至簡單壕溝防護下的人群都帶來了數十人級別的死傷。那火炮的威力,似乎根本不是從那麼小的船上能夠發射出來的。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在峽谷兩側埋伏的陳漢軍隊官兵更為震驚了:似乎直徑不比船體小太多的東西徐徐升到了一兩裡外的高空之中。緊接著峽谷口外水面上的炮船火力一下子變得猛烈了起來。

伴隨著船隊上冒出一片片點點白煙,幾乎每一輪開火就有數以萬計的鉛彈如雨一般撒在了山崖的兩邊飛濺起陣陣土花。短短不過十幾分鍾內的三十輪開火,就有三千多名駐守在峽谷山崖兩側的守軍非死即傷,更恐怖的是很多陣地根本就不是水道上的敵船可以發現的,竟然也遭到猛烈而準確的鉛彈覆蓋。這詭異和恐怖的彈雨打擊結合遠遠天空之中那奇怪的圓球,給這個時代很多陳漢官兵的心理暗示是:這猛烈如雨的火力似乎是天罰一般的神術。不是下面那些小船展開的火力,而是直接由那遠處天空中的圓球發射而來的。

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加上並不算長的時間內超過三分之一的傷亡,直接讓把手峽道口兩側的萬餘陳漢軍隊主力放棄了防守的打算,徹底的崩潰了。

近衛軍兒童團負責偵查的孩子從數百米的天空中用連線著風箏線的竹筒傳遞來勝利的訊息,在察覺到兩側崖邊敵軍的動向之後,徐進迅速下達了炮船船隊準備開進谷口、後備船隊做好準備的命令。消耗了不少炮彈之後,每艘炮船上都補充了十幾名體力非常優秀的踏板登踩手,連同之前船上的數十人力,以至少七八節形同賽龍舟一般的速度衝向水流湍急的峽谷谷口。

谷口的水流似乎比想象的要緩慢不少,逆流雖然也很急,人力螺旋槳的協助之下相對向上的速度還是形同尋常人快步走一般。

運載著兩萬多官兵的後續幾百艘小船也跟隨者做為先鋒的炮船浩浩蕩蕩的展開了行進,大概花費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連綿數里的船隊才全部駛入峽口。

在湍急的水流中順流而下或許會遇到不少觸礁的風險,但是在逆行而上並且速度並不是很快的時候,這種風險也大大的降低了。特別是依據之前的經驗,這些小船上的船板內外也有銅皮包裹的時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