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7章 大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7章 大戶

廢除流官制度之初,甚至是決定廢省強郡的最初,張小磊就曾經想到傳說中蘇綽與宇文泰的那個“貪官論”。憑心而論,在中國歷史上最黑暗而混亂的南北朝時代。政變奪權各種陰謀如過家家,世家大族軍閥神棍豪強憑藉手中實力肆意魚肉百姓的時代。一個嘉慶反腐之前的晚清社會,或者萬曆天啟時代的明朝,那都算的上人民之大幸。尤其是比起晚明或晚清,那個時代的人口壓力並不是太大,一個統治階級人數比較少、權力比較集中的腐朽的文官社會當然是國家與民眾更好的選擇。能用一個腐朽的文官社會結束亂世,開創隋唐乃至唐宋曙光,是歷史之大功。當然,這一套統治階級思維雖然在很早就有人提出,可是到了宋元時代之後應該在很大程度上落伍了。落伍的原因就在於中國古代君權脆弱的本質,還有農業社會的脆弱本質。積累了足夠特殊利益的文官首先會侵蝕做為統治階級核心力量的軍隊。一個本就缺乏擴張空間,內部利益龐大,民風並不尚武的民族,如果軍隊沒有了規模和物質上的足夠優勢,那就很容易被外敵甚至是造反的軍戶奪權而導致王朝終結乃至洗牌。

張小磊對於自己的權力當然是自信的,先不說滑膛火器時代的武力是最不容易受到軟實力和軍隊衰敗影響的武力之一,只要能夠利用並不算太大年紀的人管好身邊的一畝三分地,應該就有很大機會有效的保持槍桿子的矛尖始終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張小磊相信:就算是將要開幕的新朝在並不算太長的時間內就變成崇禎初年的晚明,自己也一定有能力如同那些以魂穿崇禎為起點的明末架空小說主角一樣,直接變相的學了李闖王吃自己所代表的統治階級的大戶。

而對於一個起家僅僅兩年多就奪取神器的自己來說,打造一個能夠拒腐防變還要有效統治到基層且靈活有效的統治體系,根本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先給某些人一些利益做為忠誠的交換。缺錢花的時候,吃吃那些不誠實、不聽話、撈過界,甚至有異心之人們的大戶就好了。啟迪民智乃至整個社會面貌的改變,那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同時從理念上來說:在這個時代,哪怕是別墅或者旅遊之類在現代社會沒有多少產業技術含量的東西,在這個時代也有可能成為提升產業結構與文化品質的重要牽引手段。如果在民眾還沒有能力“小康”之前就搞均貧均富小農社會,會不會出現因為消費市場始終存在問題而影響產業升級發展的情況?這就是保守主義右翼思路和左翼思路的最重要不同了。

在剛剛將這種看起來並非機密的信件讓收編過來的舊時代專門的捎信人寄出的時候,身為蘇湖兩地臨時總督的李曉天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自己這種看起來有些“恬不知恥”的請示會引來什麼樣兒的結果。是否會帶來遠非自己能想象的後果。在得到回信之前的李曉天仍然在太湖上與隨時保持戰備的隊伍在一起,沒有任何不軌的舉動。那些蘇湖一帶的當地大族們前來結交的人也都被婉言謝絕了。為安頓軍心,李曉天也對身邊的人說道:“天下尚未真正安定鞏固,因此我們萬事都要加個小心。不要在陰溝裡翻了船。明年或者後年的時候,形勢應該都會明朗起來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讓李曉天沒有想到的是沿著水路的訊息在送出信的第三天就收到了帶有專門斷牌印章的回信,而不是等待帶自己走的近衛軍。信中還以寬鬆的口吻了自己極大的許可權。

負責蘇湖膏腴一帶的李曉天並不是個木訥保守的人,從敢於寫信直言請示的膽量就可見一般。在明確了訊息之後,李曉天直接對身邊的人下令道:“大家如果以分隊為單位或許能夠查證更廣一些範圍內的戶口或土地。不過這樣算下來,年前的時候應該也清查不了多少人口土地。我們先去吳員外的莊子及其附近看看去吧。從那些人的僕人乃至住戶的規格上,我想很多事情應該就能瞭解個一二。。。”

李曉天當然並沒有白白在近衛營戰鬥群一年多時間,此時的他不僅認識得不少字,還從張小磊那裡懂得了不少道理。一個地方究竟有多少外租的土地或者有可能隱瞞起來的土地,結合當地一般的土地產出水平和經濟水平。再看看當地大戶們的人丁或者家宅的規模、衣食氣色應該就能瞭解個大概。而且這樣比較直接的架勢,有利於達成一些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吳員外是東南大周時期的蘇州知府。沈家遭到清算,吳家的勢力趁機擴充了不少,此時已是江南八大家之首。當然,自從世家轉變為宗族之後,這種民間宗族組織的體系關係向來是比較多支脈和鬆散的,吳員外一脈也僅僅是在擁有官身的時候比較顯赫罷了。改朝換代的年代,正是利益大洗牌的時候,整個蘇湖一帶不論是誰都不敢對今後的命運等閒視之。

李曉天直接率領百餘人左右的隊伍如同抄家的架勢來到蘇州城外吳家莊園門外的時候,原本在土圍上防備甚嚴的莊丁們趕緊退了進去。但是這一幕,當然被李曉天早就安排好的便裝之人看在了眼裡。

新朝的大軍進門的時候,似乎看門的人也都提前得到了訊息,十分聰明的沒有人趕來阻攔。而且整個莊內的男女老少迅速的按照命令集結在院子裡。因為消息靈通的吳家十分清楚張小磊手下那些年輕人二愣子們的作風。要是一個應對不好,那就是傾覆之禍。

吳員外吳之煥在集結起全莊上下三百多口男女老幼之後笑著迎了上來:“總督大人大駕光臨,真的是有失遠迎!不過今天還算巧了,我家的管家精通算命,說今天必定會有貴人來臨。豐盛的宴席早上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總督大人要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