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章 以文積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章 以文積武

一場“比爛之戰”後打退了追兵的張家中不少人都有些愁眉不展。畢竟從勉強算是富貴的人家淪落到在船上形同落草,很多人的心中都沒有著落。當然,這不包括周彩霞還有張忠等瞭解過軍中或者江湖上一些情況的。

在大一統的承平年代,官府為了避免麻煩對於土匪出身的人一般都是能剿就剿,能騙就騙。沒有幾個文人士子能接受出身江湖之人與自己同僚甚至踩在自己頭上,更別說諸多隱患。但是在重視武人的大爭之世,則大為不同。

“怕什麼?自從前宋以來,就有‘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的說法。我聽軍中也有一些都隊是土匪出身。。。”在船上,阿熊終究沒有多少顧忌的說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小磊卻是早就思考過這些事情,21世紀初還很浮躁的年代有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鑽的網文俗話。實際上不論古今,深受世俗文化影響的中國人誰沒幾個皇帝或者土皇帝夢?不過張世功的教訓,還有近代歷史上的很多事則讓張小磊對這條道路有些懷疑起來。

殺人放火受招安的土匪,在近代似乎曾經有例子的。比如那個有一定知名度的劉黑七,也是底層出身的土匪頭目。從軍閥到日偽都投靠過,可即便是那些並非文官當道的年代,不論日本人還是軍閥也都不怎麼待見這種人。最終還是走上了自亡的道路。歸根結底,武力能力不是很強只能佔山為王的土匪也倒罷了,如果手下人幹慣了沒本的買賣,或者因此收入頗豐而成為流寇,就不會有多少人再對其他的營生感興趣了。就像一個生存環境尚好的妓女,能夠輕鬆愉快的擁有大量收入的情況下,無外來強制力從良肯定是一件難事。這還不提這種完全依靠武力的道路,可能給像自己這種當家人的地位帶來的危機。畢竟,此時阿雄阿豹等人甚至趙管家等人還賣自己幾分面子,很大程度上還是張世功並沒有死的訊息傳來,加上自己在炮術和火器之術上有幾分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水平罷了,可這還遠遠不夠鞏固啊。。。

張小磊思索了許久才似乎終究有些眉目,但仍然並不是十分自信,就問在張家中唯一在文化上稍微強上那麼一點兒的趙管家:“聽說你讀過幾年書、文化也還可以。就是不知道寫長信或者文章的水平怎麼樣?”

“哎。。。過去的時候雖然讀過幾年書,寫信也沒什麼問題。那要論詩詞歌賦做文章的功夫早就拉下來,有好多年沒有熟悉了。。。”

“那這樣吧:我的毛筆運用水平實在太差,我說你寫,應該比我寫的快。我說一個比較詳細的故事梗概,你把它豐富成一個比較完善的故事你看怎麼樣?也就是把民間藝人的那些故事擴寫你看怎麼樣?如果不行,那我就在找一位先生幫忙潤色或者潤筆。。。”

“少主想要做什麼?難道想要賣字為生,做一些小說家言的事情?那頂多也就是餬口罷了。。。”歷史上的元代讀書人勢力小,因此民間文化產業多少有些發展。尤其江南一帶,羅貫中施耐庵等人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不過稍微瞭解此時一些的都知道。舊時或許書商還能謀求一定利益,寫書根本就賺不了什麼錢。

對此張小磊其實也並非不理解。一個還比較貧窮的古代,哪怕是江東這種地方,這方面的市場也應該是有限的。就像21世紀初的中國文化產業佔經濟比重也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很明顯的集中在北上廣,還有CD武漢等新興城市。更不要說這個時代的文具奇貴,一張紙就要幾文錢,一本書的價格幾乎可以相當於一桌還算豐盛的富貴之家酒菜了。而且狹小的市場之下還完全沒有版權的概念,文化產業不能掙大錢毫不奇怪。

不過在張小磊算來,這應該不是全部的原因,至少這時代的娛樂手段匱乏的多,起碼沒有遊戲、影視競爭。而且脫產的市民們,有閒的人其實不少。想來曹雪芹之類的作者不賺錢,恐怕還是目標定位太過“老白”的緣故。後世網文市場上“老白”的錢都那麼難賺。日更百字,一輩子才寫一本百萬字讓專業文人鑑賞的小說?能月入過萬錢才是怪事。如果說一些日更百字的人都能餬口,那自己這種瞭解不少素材的人,賺點兒堪比過去的不大不小之起家之財應該還是沒多大問題的吧?何況自己不僅能出小說梗概,還能出四方志、或者《練兵紀實》《紀效新書》之類的東西?當然後者那些恐怕要慎之又慎了。。。

就這樣,張小磊的對於用自己的本事謀求一點兒小財的路子也想好了。張小磊前世的時候聽說過自己有位做兼職的網路寫手同學,雖然在讀者面前經常裝病請假,但其實週六的時候一天就能碼三萬字。張小磊知道自己肯定不是網文方面的材料,哪怕這個門檻不高也一樣,以自己的定力日更萬字肯定無法經常做到,但每日五千字上下的故事梗概則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然後再找親信之人或者說能夠識字寫信的人擴寫到每日三萬字的職業化速度?這樣豈不是一個月就能出一本“百萬字鉅著”,幾百倍於曹雪芹之流?

當然,身為過來人,張小磊可並不認為適合21世紀年輕人的東西會很容易的讓這個時代的人們接受。就像金庸要是把《鹿鼎記》提前到《射鵰英雄傳》那個年代,估計會引來罵聲爭議聲一片。資本主義時代有資本主義主角形象,封建社會有封建社會的主角形象。不過張小磊還是覺得《射鵰》或者《神鵰》之類的價值觀,還是還能貼合古代稍微認識一點兒字兒的江東富裕市民。張小磊甚至認為:金庸能夠成為武俠第一大家,在自己有相當水平的基礎上融合了一些“網文規律”,其實也是暢銷小說的普世規律,也就是瑪麗蘇湯姆蘇之流,顯然是個重要原因。

除了《射鵰》和《神鵰》,單田芳那些好像應該也可以?什麼《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鐵傘怪俠》,甚至劍俠情緣系列之類的武俠應該也沒太過離經叛道。。。哈哈。想到這裡張小磊就覺得還算有門。至少不管有沒有門總要試一試才行。

於是,就在太湖距離岸邊不算太遠的小船上,張小磊就開始找到行李中的不久前才準備的細筆和紙墨準備起來。當然,張小磊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處境和時代,自己不是承平年代的文人世家,以文掙錢的根本目的還是積攢最為原始的起家資本,強化自身的武力。把這艘頂多不過二三十料的小船乃至自己能夠利用的一二十號勉強算是可信的自家人能夠用比較精良的火器及其他裝備全副武裝起來,才是一年內的根本目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