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章 太湖岸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章 太湖岸邊

戰爭的本質是什麼或許是個太過複雜的哲學問題,然而戰爭的實質是什麼?這時候的張小磊卻多少有了一些領悟:恐怕就是自己聽說過的那兩個字:碧藍(比爛)。

在自然界,越是智商高和成年周期長的動物勇氣就越低,人類所在的靈長類很不幸就屬於這一種。靈長類中能吃到更多肉的人類雖然屬於更為熱情、勇敢、更具有社會性的動物,不至於如大猩猩一般空有數倍於壯漢或十幾倍於宅男的力量卻屬於食物鏈中下層,但大部分人類在有自己思考能力並不被巫師或族長們忽悠的情況下都是懦弱不堪或趨利避害的,或許只有極個別例外。能夠在嚴酷的威懾下承受巨大傷亡勇敢無畏作戰的軍隊無一都是人類組織體系中極其罕見的精華,然而在這世俗文化已經開始侵潤到漢文明的每個角落的成熟農業時代,即便是大爭之世的尋常野戰主力,也很顯然並不屬於這一種。

張小磊等人雖然近距戰鬥不一定比自己所鄙視的鄉勇民團強多少,每一輪開炮都能讓火炮附近那些帶著耳塞的人們依舊感覺到巨大的心驚膽顫,然而成百上千的對手卻在剛剛抵達灘頭之後就被談不上有多麼猛烈的炮火壓制在灘頭,甚至忘了應該如何逃跑。

因為實心彈在第一次戰鬥中就表現不是太過理想的,在隨後的備戰中張小磊沒有準備太多的實心彈、而是輕霰彈、重霰彈、實心彈各三分之一。如果不是考慮到對船隻的破壞作用,甚至曾經覺得連這三分之一左右的實心彈都似乎有些多餘。

在大概十餘輪、四十來份、數千枚一兩半重霰彈的轟擊之下,剛剛上岸就被壓制在湖邊的那些對手步兵營人馬的至少死傷二百多人。當然聰明人還是有不少的,尤其是那些沒有身披太過沉重鎧甲的輔兵們,不少人透過後退入湖水的方式逃亡開來。

讓張小磊感覺到一些意外的是那些蘇州府的鄉勇們也並不全是一些湊數的廢貨,似乎還是有大概百餘名不知什麼原因比較勇悍且並不魯莽的人。這些人分散開來,從多個方向上在炮擊展開的過程中悄悄的逼近到了距離船隻很近地方的時候才被發現。

不過張小磊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遇到近距離危機的時候讓張忠、阿熊、阿豹三人充當自衛射手。接連不斷用數十支早就填裝好了彈藥的槓桿火繩銃接連不斷的向逼近到近距離的散兵們展開射擊,猛烈的火力雖然不是每發必中,但還是講上百名散兵遏制了一段時間。填裝好墊了木託的輕霰彈的情況下,在開火的時候一次就可以把近千枚輕霰彈以很大的角度打的散佈出去,一輪開火就幾乎讓彈雨吞噬掉了那逼近到近距離的上百人。

此時的卞元亨還有跟隨出戰的羅貫中等人在幾名親信的護衛下跳入湖水中逃生。當然,在湖水中游幾十裡的勇氣是沒有的,而是透過湖岸的掩護逃到了距離張小磊等人所在的“船堡”大概兩三裡距離上似乎相對安全的位置上。雖然距離太遠看的不是太輕,但也感覺到了那令人恐怖的一幕。不僅正規軍遭遇失敗、上百名死士幾乎在幾息之間就限於覆沒在彈雨之中。

雖然擊退了對手近距離攻擊,還展現出了很強的野戰對抗能力,不過這一仗也讓張小磊感覺到僅僅依靠火炮犀利似乎還是有著巨大的問題。僅僅靠十幾名家丁、最多三四個能打的人還是太過脆弱了。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張小磊甚至連打掃戰場也不願意。因為誰也不知道那些躺著的人有多少是裝死裝傷,不會不有幾個死士突然跳出來發飆,哪怕僅僅造成自家少數幾個家丁傷亡、那可就是巨大的損失了。

大致在心中算了算,要保證基本的安全、還要有能夠外出辦事的人手,身為一個勢力即便再弱也應該有一兩百名自己所熟悉人。三個警衛排負責多個方向的應變、一個排的外勤、最好還有一個排的內勤或預備。隨便找人選兵?現在當然是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兒,可是張小磊還是覺得應該謹慎一些,要最大限度的避免萬無一失。

最好的“警衛連”成員毫無疑問就是自己當年的那些莊戶們了。那些佃農莊戶們當然也不是什麼天選的聖人善人。不過在過去的自己那種惡人之下,幾乎稍有野心**一點兒的硬茬都已經被解決或者逼走了,剩下的絕對都是相對之下老實本份的人,而且很多自己也都認識。

這些人做為戰士當然不是首選,然而吸取張世功的教訓,張小磊要的就是一群比較可靠的家丁警衛連,而不是什麼近衛精銳。強和可靠不能兼得?很顯然是舍強而取可靠。。。

想到這裡,張小磊的心中當然也已經有了決斷,對身邊的人說道:“在水上同官府周旋,我覺得有利有弊。利在於可以隨時機動、避免讓對方調動大軍困住。可是如果對方調動大量水師前來圍剿,就會面臨不得不退入岸邊倉促應戰的結果。如果對方準備的更為周全、我們還是會遇到很大的危險。我思來想去:還是應該趁機會長興縣的故地一趟。如果可以動員那裡我們還算瞭解一些的鄉裡鄉親,在這太湖岸邊設立一處堡壘據點、並且把田產根據地也移動到這裡。當然,其實我們現在有了足夠的武力,就是做為土匪也可以靠掠奪和威逼為生了,財富乃至養活幾百人應該已經不是什麼問題。當然事情要儘早,不然,我擔心訊息傳開、故鄉的百姓們會受到官府的牽連不說,也未必會為了一點兒小財而跟著我們在一起,大家說如何?”

張忠乃至阿熊阿豹等骨幹聽到這樣的話也覺得有些道理,不過為了防止意外。張小磊還是最終決定先只由幾個家丁前去檢視和聯絡故鄉的百姓們,最好讓幾個還算可靠的人為代表在船堡處親自見到自己,並讓自己把銀錢定金親自交道前來的百姓手上。這樣才可以確保萬無一失的完成動員。

張小磊也想過自己親自去辦這兒,可還是擔心出了什麼意外,從心理和性格上來說,從現代底層穿越過來的張小磊更接近“臨高五百廢”,可不是唐騎、回明、宰執天下之類那麼勇敢果斷的主角。而讓手下人帶著大量錢財直接去聯絡?又似乎不覺得自己是那些主角光環太過強烈的人,就只能出此“中策”了。

長興縣張莊鄉距離湖邊的距離算不上太遠,在幾乎大戰剛剛結束,黃昏都還沒有臨近的時候,派遣出去的家丁們就有了回信。終於搶在訊息擴散之前帶著幾名莊內還有多少一些威信的老人來到了船堡近前。

“鄉里的情況怎麼樣了?”張小磊倒不完全是做作,還真是有些關心的詢問道。

“少主。。。唉。。。一言難盡啊。。。以前我們也都經常有些抱怨少主年少妄為,可是現在才明白以前的鄉親們是多麼有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張莊鄉百姓的口中,張小磊也瞭解到了自己走後這幾個月來的一些情況。當自己在圍剿下被迫逃亡之後,張莊鄉內的一千多畝良田毫無疑問也就成了沈興沈旺沈榮一家的新增的地盤。正月初戰的時候,因為畏懼朝廷的權威,膽小怕事鄉里人絕大多數都沒有選擇站到張家一邊。可事後、沈家還是以此為由掠奪了自己剛剛減免下來的租債。並且平日裡對鄉內人的欺壓更重。

回想起那個之前的“自己”,雖然也算是個標準的惡少,可或許是去的地方多見識也廣、“自己”的眼光也就高了起來。並且家底兒還不是很厚、下人們還不是太貪、並沒有初夜權或者虐民為樂、往別人褲子裡丟貓之類的事情。租債雖然也算的上是很重,可是因為缺乏剝削經驗的緣故,在這樣良田遍地的東南一帶、七成的地租還有針對不少自耕農的高利貸則算不上是敲骨吸髓的盤剝。因為這裡人均農業產出同近代中國絕大多數地方都根本不同。被掠奪三分之二以上的收成之後,還是能夠剩下勉強餬口並且略有結餘的財富。

可是沈家那些人,就不是自己這戶落根沒有多少年,連剝削都沒有多少經驗的武人之家可以相提並論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