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4章 新重商主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4章 新重商主義

眾多的黃金和白銀重新熔鑄成至少上百公斤,單獨一個人都很難拿動的大錠源源不斷的運到了海船上。至少填滿了不少因為消耗了很多彈藥似乎有些顯得空空蕩蕩的船隻。

這規模龐大的財富讓絕大多數自幼在崇明島的隊伍內長大對錢財並沒有什麼太大概念的孩子們也感覺到一種莫名的震驚。

張小磊身邊的不少孩子都是萬里挑一的聰慧天才,在瞭解過一定政務方面的知識之後也似乎感覺到了一種潛在的麻煩和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聖主,我聽說國內有一種新流傳出來的經濟思想叫做重商主義。認為一國之內的硬通貨囤積應該越多越好。因此應該支援出口而反對進口。我們這一次不用透過累計多年的貿易就獲得了這麼龐大規模的金銀,但是否會造成財富的通脹而導致縮水呢?”

至少在這個時候,協助張小磊處理政務的很多孩子都知道因為崇明島乃至臨近的中央總督區內的民間透過高額勞動報酬積累的財富較多,物價似乎也開始明顯的比中央總督區之外的地區要高。

張小磊在這個時候仔細思索了許久,似乎西方放棄傳統意義上的重商主義實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後了。重商主義是歷史上一個最容易引起誤會的名次,它很容易讓人和新舊自由主義和民間工商業經濟活動的思想聯絡起來。而實際上,它是一種從封建時代經濟向資本主義時代轉型中的經濟思想,還夾雜著許多經濟國有化方面的準社會主義意識和官辦經濟意識。只不過因為對貿易的態度才得到了這麼個稱號。

張小磊思考片刻後說道:“單純的硬通貨積累當然是有問題的。一個守財奴把成千上萬的黃金白銀埋在土裡而不花費出去,最終還忘記存在什麼地方了,就等於沒有獲得多少利益。只有他聚斂了足夠的硬通貨,導致其他地區地方的硬同貨匱乏,再逐漸的花出去的時候,財富的作用才能最終體現。比如我們獲得了價值幾億兩白銀的硬通貨,如果直接用來在中央總督區內購買糧食,那它就只有這算幾億石糧價的財富。如果我們先把天竺、南洋等地的硬通貨存量搞的和初唐差不多,那麼久算在以後的使用中我們的這些黃金白銀逐漸的購買力編制,也很有可能換得摺合七八億兩甚至更多的財富。一方面自身積累大量財富,一方面讓市場上的硬通貨總數處於比較低,物價比較廉價的地步,才能最大限度的謀取利益。”

“當然,這價值幾億兩白銀的硬通貨也終歸會有花完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就需要新的源源不斷的硬通貨補充進來。當補充過來的硬通貨也不夠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定規模的硬通貨為基礎髮型理論上可以兌換硬通貨的票據,也就是金票或者銀票,這樣一兩銀子就會能夠當做二兩或幾兩銀子來用。或者說,現在我們也可以未雨綢繆的這樣做。”

“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不斷的提高國內經濟和工商業的總量,更大的經濟活動規模會帶來更大的貨幣需求,這樣物價才會不因為貨幣源源不斷的注入而上漲。。。”張小磊沒有接觸過任何有關經濟學的正經文章與著作,但瞭解的一些東西多了似乎也就有了自己的一絲感悟。

似乎在整個十九世紀乃至更早時間內,雖然英國的資本主義社會繁榮發展,但是物價卻沒有像二戰後新崛起的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一樣明顯的通脹上漲,整個經濟提升的體現是靠更多貨幣收入來體現。比如改革開放前到改革開放四十年後,豬肉價格上漲為原來的十倍,如果考慮住房醫療教育等其他一些增長太高的負擔,則勉強可以估計為十五倍。但即便如此,城鎮普通人紙面收入提高為原來一百倍的同時,城鎮和工業就業群體的比例也提高了。70年代後期以後二十倍的發電量與經濟規模也就這樣體現了出來。張小磊也並不瞭解太多的金融知識和其中門道,但潛意識的感覺到這可能是全球經濟的發展或者說某些硬通貨準備金不多的新興經濟提只能靠國家信用為貨幣背書的結果。

資本主義世界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沒有採用這種方式,就說明對於當代的社會管理來說,這種靠國家信用背書來發行貨幣的方式應該是有很大內在風險的。因為它在鼓勵一種很簡單的牟利方式和手段。因此張小磊並不打算讓整個社會實現一定的進現代化程度之前就過早的。

在這個時候張小磊不由的再次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自己的有效執政週期如果與康乾一樣長的話,經濟和社會規模的總量乃至貨幣需求規模大致在什麼層次?乾隆時代中國人口增長為原來一倍,張小磊感覺半個世紀以後的整個漢地民眾規模也很可能達到那個程度。如果經濟規模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推廣前夕18世紀末英國的人均經濟基礎上再稍有提高,人均一千五百公斤成品糧、二十五石左右,那麼整個社會的經濟規模將會達到大致七八十億石左右的規模,大概現有體量的十倍。硬通貨的價值規模需求應該在摺合二三十億兩白銀左右的規模。這個規模的硬通貨似乎現在看來規模有些大了,但並非不可能徹底獲得。特別是在美洲這個金銀礦產地能夠有效開發之後。

當然,美洲的價值很可能也不僅僅在於此。想到這裡,張小磊也突然開始想其上一次遠征南洋的時候,有不少艦隊失散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抵達到了新大陸。估計規模不會太多,能不能有效控制這個時代的印第安人張小磊心中是沒底的。畢竟那個時候的新軍力量火力配備似乎還有些不足。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排遣一個旅規模左右的新軍再次展開針對新大陸的遠征似乎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