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初第一豪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7章 清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7章 清洗

投射裝備水平還沒有達到鐵器時代標準、又有很多可以輕易獲取的亞寒帶水生動物皮囊的情況下,最終的決戰終究還是要透過近戰來結束,而不是新軍官兵們想象中的那樣依靠新式的弓箭在遠處就可以決出勝負。這個時代的火地島土著們的勇武和傷亡承受力也多少有點兒讓人大開眼界。不過想起來似乎也並沒有多不符合邏輯。寒冷與相對貧瘠的地方,民風本來就容易強於那些生存環境優越的地方。特別是這些習慣了在江南冬季的溫度和溼度之下經常赤身**的人們來說。

如果說遠古時代的軍事體系和古典時代的軍事體系有什麼比較大的差異,那就是有訓練和無訓練、有組織與陣型與無組織與陣型之間的區別了。幾年並不算太繁重而且有相對充足食物保障的訓練可以將力量提高為原來的兩倍、有效運用兵器的射程強出一倍。技能上的命中率相比那些擁有不少戰鬥經驗的人都能強出數倍。這些優勢再加上組織與戰術乃至肉搏前的打擊和殺傷終於帶來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本就遭受過不少投射傷亡的火地島主體民族聯軍再次遭遇到上千人的傷亡損失之後再也承受不住了,終於停止了瘋狂的進攻。新軍所屬的島上小民族聯合隊伍也在這一次“決戰”中遭受了四五十人的戰鬥減員,還有數十人的輕傷掛彩。

因為死傷比較嚴重,而且那些強悍的火地島聯軍竟然在遭受了四成左右的傷亡損失之後還似乎沒有潰散,只是在不遠的地方重新整隊,因此隊伍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發起貿然的攻擊,只是再次推動著車陣緩緩向前,向著對方似乎前來囤放給養的地方逼近而去。

曾經很多在崇明島教習所研討和學習過的孩子們都不太真正理解為什麼古代以來那麼多的人和勢力要進行所謂的“主力會戰”,遊擊不好麼?守城不好麼?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似乎也多少有了些領悟。人與人是需要相互監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積極性和勇氣的,即便對於不缺乏戰爭主動性的對手,在此時代的技術條件下也依然是聚集起來的人才會大幅度的增加戰鬥效率。而分散會讓人孤立,這還不說落後通訊的條件下分散起來的隊伍很容易讓對手各個擊破。守城確實很大程度上是個優勢。如果防守的優勢太大或許就會形成類似中世紀歐洲乃至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某種格局,但如果攻守雙方的死傷承受力並不是很大,那麼進攻一方就可以透過俘虜佔純損失比方面的便宜建立更大的優勢,或者透過圍困和遏制對手勞動的方式讓對方限於經濟上的破產了。

還並不懂得應該如何進行戰爭的火地島主體力量在這個時候本來打算死保攜帶過來囤積起來的給養,可是在長弓重箭與進攻的聯合壓力之下卻最終不得不每個人只攜帶了能夠隨身攜帶的給養之後逃離而去,還留下了集中過來的不少帶不走的給養。

在沒有馬匹的情況下,在這個面積並不算小的地方追剿和搜剿殘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這個時代的居民並不是農業或農牧業時代的居民。依靠海上的優勢在火地島水道上進行封鎖圍獵再加上對重要獵場的掃蕩和控制很顯然就能給島上的對手們以巨大的壓力了。

會戰失敗的訊息在並不算太久之後就穿到了各部,與此對應的還有一些被放回來的前來放風的俘虜們。

可是新軍方面提出的條件似乎還是有些讓島上的主體民族難以接受,不過這一次會戰帶來的效果卻是一些幾千人規模左右的民族也最終選擇了臣服和接受新軍新朝實力的安排。

就這樣,經過幾年左右的時間,島上原本的主體土著在接連不斷的打擊之下減少到兩萬五千人左右的規模,二三百集中到島上到新軍直接可以控制的人口則達到了萬人上下的規模,擴充出來的新式在編力量也達到了千人左右的規模。

也就在這個時候,張勇親自率領的總人數七千人左右的船隊來到了在整個新大陸上最容易沿岸辨認的火地島,一下就徹底改變了整個島上的力量對比。

這數千人當然不是數年前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遺散到這裡的新軍船員們,完全是有備而來。而且數千人左右的人口本身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對當地所需要民族的直接消化了,更別說在新大陸確認之後本土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移民。

因此直接簡單粗暴的行動迅速實戰開來,針對火地島”殺男霸女“般的突襲行動迅速的展開了。數千人的兵力讓幾乎是在短短數日內的時間,整個火地島上的原有主體民族就只剩下數千女童和幾千女人還有一些男嬰為主的年齡結構了。

張勇本來不是一個嗜殺的人,但瞭解到島上的土著居民頑固程度,似乎有些理解了聖主口中未來的西方人為什麼會一方面能夠和新大陸上的當地土著充分融合,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帶來當地人口的滅絕。甚至要從非洲大陸進口勞動力來搞經濟了。然而張勇相信,透過直接移民消化的問題也應該能夠實現對當地人所需要和期望的目標了。

在擺平了火地島之後,針對中美洲的軍事行動準備很快就開始了。擁有了不少人力兵力還有船隊之後,這樣的行動也不會面臨以前那樣人手不足的局面。幾十艘船隊組成的五千人左右的遠征兵力大概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就逼近到了之前逃到島上的新軍官兵確定下來的海岸附近。畢竟對於擁有船隻的失散者來說,這幾年的時間也不是只在火地島上同當地土著打交道,也展開過不少遠征偵查。瞭解到這個時代印第安人的特點之後,遠征部隊也打算翻版舊例,首先是直接派遣軍隊逼近到了剛剛建國不久的阿磁特克人都成不遠的地方,並透過武裝衝突中一些比較聰明的俘虜表達了求戰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