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元末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3章 煩惱的冬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3章 煩惱的冬荒

雖然楊枚在極積的儲存糧食,但手裡就那麼多銀子,全力購買糧食也不用,只能是杯水車薪,這還只是登州一縣的狀況,要是突然發生饑荒和戰爭,那麼將會造成成千上萬的難民,如果知道登州的狀況,肯定會快速湧進來,那時楊枚可就真不好辦了,到現楊枚才真正感覺到要想治理好一個縣也不簡單。

剛種下的麥子還連芽都沒發,天氣已經有些冷了,估計再過十幾天不定就會下雪了,連這個冬天都有些難過過去,何況開春後還有好幾個月才能有收成,楊枚的銀子在建成鍊鋼廠,造酒廠,造紙廠和購買糧食後,已經所剩無幾,估計最多不超過五萬兩,這對於一整個縣來,絕對不是好現象。

楊枚這幾天都在考慮這個問題,怎麼樣才能平安的度過這個冬天呢,後來詢問當地人,才馬馬虎虎找到解決的辦法,利用野生動物和植物,簡單就是捕漁,捕獵和採摘野果。登州地界的野生板粟和橡粟不少,以前貧苦人家冬天沒吃的,就會儲些在家裡,緊緊褲帶也能每天混個半飽。

板粟在楊枚的另一個時空價格可不便宜,吃起來味道還算可以,而橡粟可能沒多少人知道,它是梨樹結的果子,比較圓,比板粟多了,楊枚記得時候家裡很窮,在奶奶家裡還吃過橡粟磨成粉後糊成的薄餅,只記得黑黑的,味道已經全然忘記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枚親自到野外看了一下,發現梨樹很多,而且板粟樹也不少,如今已到冬季,栗子樹上都掛滿了成熟的果實,有很多野生動物都跑來揀地上熟透了的栗子吃。而且林地內還有很多草藥可以採集,採集後等到開春可以販到高句麗去賣個好價錢。

楊枚請了人手來撿橡粟和板粟,並且組織了家戶自發的勞動,放任栗子熟透掉到地上成為動物們的食物實在是太浪費了,農戶們也知道這是他們過冬的食物,勞動起來很有幹勁。

楊枚不僅要這些食物,還大量的砍伐樹林,燒墾野地,然後集中人手進行開墾,楊枚打算多開田地出來,這幾年多備糧食,不定什麼時候仗就打到這裡來了,楊枚必須考慮這些,雖然有熟知的歷史作為參考,但一隻的蝴蝶也會引發龍捲風,何況是他這個大活人。

再不管是鍊鋼廠,還是釀酒廠,都需要大量的木炭,雖然只有梨樹燒製的木炭才好,而且此時資源不像後世那樣缺乏,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但其它的樹種燒出來的也不能浪費。

楊枚一直奉行的就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就算要砍光燒光,也只能對著高麗棒子或是日本才行,楊枚既然穿越到了元末,可從來沒有打算放過他們的意思,楊枚準備先把他們的錢財賺光,然後將資源搶光,實在不聽話了就把他們征服在自已腳底下。

楊枚為這件事還專門貼出了告示:“時下冬荒,各家都缺糧,更有很多人準備外出逃荒。但其它地方很多都在打仗,又鬧蝗災,有去過外地的,見道邊有很多餓殍,許多城裡更有許多買兒女,易子而食之人,景況十分悲慘,出去逃荒,實是一條死路。然而本村冬荒,實已至難以為繼的地步,出路何在?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登州野地裡好多糧食,但也有非常兇猛的野獸。

其實也沒多少人想去逃荒,如今楊枚分了田地,只要勤勤懇懇,好好待奉一家幾畝地,只要有了收成,就能把日子過下去,而且收的稅比以前少得多,只是登州這幾年確實沒有好年景,完全沒了吃的,這才有了到外地逃荒的舉動,不過有了這告示,碰上楊枚這樣的好官,哪還有人要走。

本官有幾個意思要明,第一:各農戶都要聽從軍士的統一安排,不得擅自行動。第二:所獵之物除交一半到縣裡,其它平均分配,大家都鄉裡鄉親的,不能不顧老弱而拋棄道義。第三:注意安全,山上偶有猛獸毒蛇傷人,所以不得單獨遠離人群,也不得入山太深,免得和山賊朝相。第四:各家不得誤了農時,全村土地的農事由劉大哥做主,統籌安排,剩下的人和婦女要多多擔待一些。第五:婦女負責硝制獸皮,採集野菜和藥材。大家群策群力,共度難關。”

楊枚又請了許多老到的獵戶為大家講解經驗,再然後楊枚就統一總結了一下:“狩獵之道,一是要熟悉動物習性,二是選擇合適的獵場,最後才是狩獵之法,現在我們沒有獵犬相助,是以只有用機關、誘餌、獵窖幾途,山中野物頗多,雖然不能完全度過冬荒,但稍微緩解下還是可以的。

本官的意思是先做起來再,先著人準備各種粗細繩索、木棒、竹竿,用以製作機關陷阱,另選長大竹竿,削制以充兵刃,一則可以用於狩獵,二則現今盜匪橫行,有兵刃在手,也可抵擋一二。

至於安全問題,一是猛獸,一是毒蛇毒蟲。虎豹狼熊並不主動傷人,遇到了不要驚慌,也切記不要轉身逃跑,雙眼要釘緊野獸雙眼,慢慢而退,既可保無虞;至於毒蛇毒蟲,可大量準備松香,此物即可防毒蛇毒蟲,也可掩飾人的氣味,須知野物最是靈敏,一旦嗅出人味,便逃之夭夭,狩獵就前功盡棄了,這一尤其要留意。至於狩獵之法,只能邊做邊學。”

接下來楊枚開始準備工具,比如繩索,竹箭,鐵絲網等等。來來往往的百姓大多面有菜色,聽現在的楊大人專門為他們的冬荒考慮,人人都很感激,稱讚咱們登州來了個活菩薩,更有不少人供著楊枚的長生牌位。

實際上,大多百姓偶爾也狩獵和採集,但因為缺乏對動物習性的瞭解,又沒有先進的狩獵手段,故此每每所獲甚微,甚至不了所攜帶的乾糧,故此漸漸的就少有人嘗試了。但現在有了楊枚的統一指揮,大家的信心立即大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