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元末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3章 察罕貼木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73章 察罕貼木兒

遠遠的益都路城牆已經在望,一百多人估計很難進城,楊枚讓護衛和車隊停下來,只帶了袁守孝到了城門口,這裡的守衛還沒更換,仍然認得楊枚,立即帶著笑臉過來打招呼:“楊大人,自從去了登州,可有好久沒見您了呀,怎麼,進城有事?”

“是啊,有好長時間沒見了,這次是來給塔里木大人送年貨來的,兄弟們也辛苦了,這些是意思,拿去喝酒吧。”楊枚著,塞給那守衛長二十兩銀子。

“那人就代兄弟們多謝了,大人有什麼事儘管吩咐人。”守衛長也沒客套,接了過來藏在袖口裡。楊枚可是聲名在外,雖然貶去登州做了百戶,可主動送銀子給自已這個的守衛長,也讓他受寵若驚。

楊枚其實不必親自來,只要讓袁守孝拿著他的百戶令牌過來下就行了,刻意結交這個守衛長楊枚認為是有必要的,平時這些細節可能無關緊要,但真要到了關鍵時刻可能就起了作用,以後如果要攻打益都,不定會用上這個守衛長,輕易騙開城門,不知道要少死多少攻城的將士。

“我手下的護衛有一百來人,就在那邊,本來送年貨不需要這麼多人的,不過道上不太安全,盜賊四起,來的時候還真遇上一撥,兄弟行個方便?”楊枚指著不遠處的車隊道。

“喲,這麼多人,人可真做不了主,就算放你們進去了,進城後也要被趕出來,不定還落得造反的罪名,看在楊大人的面子上,最多只能進去二十人,其它人只能留在城外了,要是真想進,只能換著進,人也是沒辦法,楊大人還請諒解諒解吧。”守衛長看著不遠處一大幫人,苦著臉道。

楊枚也知道守衛長的是實話,這麼多人進去,如果配合著攻城,足夠攻下一座城池,也就不難為他,只讓袁守孝帶著二十個護衛進城隨後進城,自已則領了蕭寶,常遇春先進去。

楊枚領著眾人停在一家酒樓前面,這家酒樓是錢百萬開的分號,用來聯絡歇腳之用,來之前就交待過了,楊枚會在這裡落腳,掌櫃叫馬如海,是錢百萬手下一個精明人物。楊枚指揮著人將貨物全部搬到後院,同時吩咐幾人買些酒菜給城外的護衛們送去。此時,天色已經有些晚了,楊枚打算明天再去拜見塔里木。

馬如海已經弄好了兩桌酒菜,楊枚,蕭寶,袁守孝,常遇春佔了一桌,其它的護衛則在另一桌,馬如海本來準備退下,不過楊枚有些事要問他,就聽楊枚的吩咐坐了下來。

“現在酒樓的生意怎麼樣?”楊枚見馬如海有些拘束,撿些平常的話題問。果然,問到生意,馬如海言語活泛起來。常遇春雖然和楊枚接觸不多,但楊枚並沒有把他當下人看待,仍然神態自若的吃喝。

“生意越來越差了,如今越義軍四起,人心煌煌,山東雖然還算穩定,但山賊土匪也是遍地,哪還有人有心情到酒樓吃喝,‘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唉。”馬如海著,重重嘆了口氣,眾人也不話,只是臉色沉痛,只有常遇春聽到山賊的字眼,臉上露出異樣的神情來。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楊枚在心裡默默唸叨,這一句是劉福通等白蓮教起義時的口號,可正是這一句話,元末立即隱入烽煙四起的亂世。

至正十一年,賈魯受順帝命,強徵15萬人開鑿新河道,使黃河東去,合淮河入海,時緊工迫,監督挖河的官吏乘機剋扣河工“食錢”。河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等人抓住這一時機,發動武裝起義。他們一面加緊宣傳“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佈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並暗地裡鑿了一個獨眼石人,埋在即將挖掘的黃陵崗附近河道上。獨眼石人挖出後,河工們驚詫不已,訊息傳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頓時燃起。

雖然距離黃河堵口已有好幾個月,但楊枚眼前彷彿仍然見到數萬民夫的哀嚎以及黃河濤天巨浪的咆哮。“還有什麼訊息沒有?”楊枚問道,自從到了登州後,訊息極度閉塞,常常有什麼動靜要到半個月才能知道,楊枚已經有了培養一批信鴿的打算。

“嗯,朝廷最近出了一個奇人,對抗劉福通,用兵如神,屢戰屢勝,名字叫察罕貼木兒,估計東家沒有聽過。”馬如海道。這個察罕貼木兒在後世可真沒有多少人知道,除非是研究過元史的,楊枚沒有仔細研究過元史,但研究過元末史,恰恰知道這個察罕貼木兒。

《元史》記載:“察罕帖木兒,字廷瑞,系出北庭。曾祖闊闊臺,元初隨大軍收河南。至祖乃蠻臺、父阿魯溫,皆家河南,為潁州沈丘人。察罕帖木兒幼篤學,嘗應進士舉,有時名。身長七尺,修眉覆目,左頰有三毫,或怒則毫皆直指。居常慨然有當世之志。”

在各起義軍中,劉福通一路的力量最強,一般來看,完全有可能徹底推翻元朝。但一方面,劉福通的戰略大有問題。他沒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卻是兵分四路,四面出擊。結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讓元軍得以各個擊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一方面,幾乎與紅巾軍發展的同時,元朝出了一個奇人。這個奇人出身布衣,卻精通軍事。在短短十年間,他依靠自己建立起來的軍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對抗紅巾軍,並終於打敗了百萬紅巾軍,維持了元朝搖搖欲墜的半壁江山。

歷史上是這樣描述察貼木兒:“至正十一年,盜發汝、潁,焚城邑,殺長吏,所過殘破,”至正十一年,正是公元151年,劉福通於河南穎川起事。“不數月,江淮諸郡皆陷。朝廷徵兵致討,卒無成功。”

在元軍征討,全部失敗的情況下,15年,“察罕帖木兒乃奮義起兵,沈丘之子弟從者數百人。與信陽之羅山人李思齊合兵,同設奇計襲破羅山。事聞,朝廷授察罕帖木兒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於是所在義士俱將兵來會,得萬人,自成一軍,屯沈丘,數與賊戰,輒克捷。”

楊枚默默吃飯,心裡想著這個察罕貼木兒,或許以後他會成為自已的勁敵吧。歷史這個人並不長命,死於16年六月,而幾乎與此同時,北方元朝蒙古人的各支軍隊也開始互相攻打,但卻沒有一支軍隊能取得絕對優勢,結果使得元朝陷於一片混亂,日趨衰弱。

察罕帖木爾死後,他的職位和軍隊全部由他的養子庫庫帖木爾(此庫庫帖木爾即金老先生《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哥哥,漢名王保保者)繼承。不過察罕貼木兒並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死於計中,楊枚擔心的是自已這只蝴蝶會將歷史扇離遠來的軌跡,那麼到時就要面臨這個強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