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宋工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章 準備製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章 準備製作

自從祖輩逃荒到張安後,高家一直處於人丁不旺的境地,幾代下來,要麼獨苗一根,要麼數名子嗣中或鰥或夭,根本無法旁開數枝,最終都是單脈傳承,直到高有賢兄弟,才算分出了枝叉。

高有才秉承了祖宗的傳統,只有高峰一個兒子,而且是晚來得子,傾心溺愛之下卻害了他,把他變成了個遠近聞名的混混,近十九歲都沒有姑娘相中他,更不要結婚生子、傳宗接代了。

高有才這枝不行,高有賢卻大有作為,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甚至二兒子高江都有了兒子。

高海夫婦結婚六七年,李文娟一直沒有動靜,夫妻倆人也很無奈,甚至為此看過大夫,大夫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為他們開了一大堆補藥,不過,藥是吃了不少,結果還是一事無成。幾年下來,夫妻倆對此雖然還沒有放下,卻也不再強求,唯願哪一天會出現奇蹟。

高江比高峰大兩歲,結婚也有三年了,妻子是王寨的王鑰嬌,兩口倒是不錯,結婚第二年便生下個胖子,於是高家算是有了第三代。

高有賢的女兒叫高霞,與高峰同歲,月份上比高峰大倆月,因此高峰稱其為姐。高霞結婚一年多,嫁到邵集的胡家,也有了肚子,即將生產,在老胡家算是站住了腳。

高湖比高峰兩歲,與代莊的代靜芳已經定婚,年後就能迎娶。

一大家子,最悲催的莫過於高峰了,不僅沒有姑娘相中他,就是連個媒人也沒有上門,高有才為此十分苦惱,卻是一辦法也沒有,畢竟誰都不願意把自家的姑娘往火炕裡推。

對於結婚之事高峰倒沒有考慮過。他來自二十一世紀,那個時代除了晚婚晚育政策外,還有眾多婚姻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所以近三十歲沒結婚的大有人在。他還不到十九歲,只能算是剛剛成年,結婚的事以後再吧,他可不想被別人強壓著頭皮娶個不中意的。

當然,高峰的想法與時下卻很迥異,因為在民間十六七歲結婚並不算早,甚至十二三歲結婚也不稀奇,畢竟此時還沒有未成年人保護的法。

……

就算高有才夫婦盡力幫高峰遮掩,高有賢等人還是從字裡行間裡得知他們是讓高峰氣病的,眾人不由得聲討起高峰來,高有賢甚至開口大罵高峰的不孝,要不是高峰在外面熬藥,他都準備當面給他兩個耳光。

罵也罵夠了,氣也氣夠了,高有賢帶領家人告辭離開,他們還有活要幹,呆在這裡起不了什麼作用,不如回家幹活去。高海和妻子要回家拿工具,一併走了。

在一片冷陌而鄙夷的目光下送走眾人,高峰把藥盛出來端給老人喝,又叮囑他們注意身體,便回到院內收拾木料。

……

作為一名老木匠,高有才還是存有一些木料的,這也是高峰到集市上沒有買木料的原因。當然,這些木材都來源於當地的樹木,並不珍貴,其中以楊木、榆木和槐木為主,附有少量的梧桐木和桑木。

高峰選擇的是槐木。槐木的生長周期長,硬度大,穩定性好,紋理均勻而直,較重,不易變形和腐蝕,相對於其它幾種木材,在沒有更好的防腐、防蟲、防開裂等處理手段之前,槐木製作的傢俱應該是最經久耐用的。

選了兩根直而粗的圓槐木出來,高峰又把高有才的工具拿了出來。

高有才一個人幹活,工具卻一應俱全,鋸子、刨子、鑿子、錛子、斧子、繩鑽、墨斗、木尺等等都有。

其中鋸子有六七樣,包括雙人鋸、大鋸、二鋸、刀鋸、戧鋸等;刨子有七八樣,包括平刨、二刨、淨刨、線刨、槽刨等;鑿子的數量更多,足有十多樣,圓口鑿、平口鑿和剷鑿都有,甚至還按尺寸大進行了細分。

工具雖然眾多,卻很簡陋,高峰不由得佩服起古人來,用這樣的工具竟能創造出中國千年的文明,可見中國老百姓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多偉大。

幹過木匠的高峰曾被惡補過知識,因此他知道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木工是密不可分的。

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無論是經濟展還是文化進步,無論是宮殿樓閣還是橋樑設施,都有著木工的影子,更不要基本地家庭所需了,可以木工是伴隨著並見證了歷史的展演變,同樣也為之做出巨大貢獻的最偉大的工種之一。

值得樂道的是古人僅僅透過如此簡易的工具就完成了一個個創舉,與後世的人們使用電動、氣動以及大型、中型、型甚至微型工具相比,他們無疑更值得尊敬。

成績的背後隱藏著心酸和血汗,創舉的身影掩蓋住一份份悲壯。高峰清醒的認識到,木工的展也是一部血汗史。

木工的演變和展高峰不想過多關注,他倒有興趣促進其工具的改進,當然,這要建立在條件成熟時,起碼現在的他還無能為力。

高峰剛把工具整理完,高海夫婦就來了,看到擺好地滿地工具,高海驚訝地問道:“這是叔讓你準備的?”

高峰笑笑沒有回答。他實在不好回答這句話,若是高有才讓準備的吧,事實不是,若不是吧,高海肯定會有更多想法,如此整齊規則的擺放方式,肯定是內行才能做到,高峰沒學過木匠,自然不是內行,甚至連外行都算不上,多落個木匠兒子的名聲。

高峰就是想讓高海自己去猜,甚至誤會了更好,省得自己還要浪費口水去做無法解釋的解釋。

高海果然誤會了。他認定高有才必然在之前對高峰有過交待,甚至幹什麼都進行了明,如果是這樣,只要高峰能表達清楚,他倒不用再去請教師傅了。

看天色不早了,高峰對李文娟道:“大嫂,這幾天你們都在這裡吃飯,做飯還得麻煩你一下,至於針線活的事,飯後再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文娟聽還有飯吃,更加高興了,忙道:“嬸子病了,做飯當然是我來了,我先去做飯,你們商量事情吧。”

看李文娟離開,高峰拉著高海來到一塊空地,撿起地上的一根細樹枝邊畫邊道:“我爹讓我們做的東西很簡單,就是做幾個架子,它的形狀和尺寸就在圖中。”

高海疑惑地看了看圖形問道:“真是叔讓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