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人生懷念之——工程局奇人逸事最新章節列表 > 工程局奇人逸事(老三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工程局奇人逸事(老三八)

老三八

老三八是我同學的爸爸,陝西米脂人。因為三八年正式參軍,即使在革命者雲集的水電工程局,也算是資格比較老的,故任汽車連黨支部書記。

其實老三八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參加革命了,他195年入黨,參加的是地方革命武裝組織。在解放後重新登記填表時,他把參加革命時間寫成198年,因為那年他加入了紅軍正規部隊,所以工齡就從198年算起。也許是從農民轉變成正式軍人新鮮事兒多,令他終身難忘。他經常操著濃重陝北腔“三八年俄到部隊……”又因為比同事們年長些,人送外號老三八。

老三八的思想覺悟很高,這從他填報履歷時的態度可見一斑。他要是填191年參加革命,在重視資歷的五、六十年代,那可能就任副局長或者其他更高的職務了。可是老三八不這樣看,他認為革命者不僅要犧牲在前、吃苦在前,還要吃虧在前。不管在國家利益還是在個人利益面前,都只能吃虧不能佔便宜。所以他教育的一兒一女思想覺悟也很高。姐姐的覺悟高到了班長的位置,喜歡穿一身洗的發白的軍裝,扎著兩隻齊肩麻花辮。每當班級組織學工學農學軍時,她不是替別人背行李,就是給生病的同學洗衣服。她總是自然而然地在幫助別人,大大的腦門上汗晶晶地貼著一縷留海。在學工、學農、學軍,或者集體活動時,她是忙前忙後的組織者,吃飯時把從家裡帶的一罐頭瓶榨菜炒肉絲往每人碗裡分一筷子,分到最後自己就沒有了。弟弟在低年級也是學毛主席語錄、學雷鋒、做好事處處帶頭的小組長。

軍人出身的老三八,不像他女兒那樣愛穿軍裝。他每天一身黑呢子中山裝,黑呢子紅軍帽,人很高很瘦,衣服穿在身上顯得空蕩蕩,一雙眼睛很像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軍人爸爸的眼睛,炯炯有神,表情也像,威嚴中透露著慈愛。不穿軍裝的老三八舉手投足仍然是軍人的氣質,行動乾脆利落,但我們大院的小孩都不懼怕他。

老三八家裡最招引孩子們。只要家裡有好吃的東西,他肯定要全部拿出來讓孩子們吃光,一點不心疼。有時我們在他家玩的興起,把床上的鋪蓋掀開,把用兩條長凳架上木板的床當舞臺,在上面表演節目。有一次我穿了姐姐的紅皮鞋,十分炫耀地站在老三八家床上掂起足尖跳《白毛女》,一曲未完就被隔壁小二子給趕下了臺,他穿著一件寬大的藍工作棉衣,要扮演“楊子榮”跳“打虎上山”。一群狗都嫌的孩子一直把他們家鬧的天翻地覆,連床板都給跳翻,玻璃杯、鏡子打破也是常有的事。老三八一家人從來不煩,不但不往外轟趕,有誰表演的好他們全家還熱情地鼓掌高喊“好!再來一個!”這在孩子成堆的水電局大院十分難得。一般家庭見到我們這群淘氣鬼都害怕,客氣的人家想方設法把我們哄在院落裡玩耍,不客氣的根本不允許別人家孩子進屋。

有一家上海人,桌子上總是擺著只有上海才能買到的高階糖果和餅乾點心,如果有哪個孩子企圖品嚐,就會遇到女主人嚴厲而且鄙夷的目光。隔壁小三饞不過,伸長手,“穩、準、狠”地迅速抓一大把奶糖,箭一樣地衝出房,躲到房山頭與幾個小夥伴分享。第二天小三就被父親暴揍了一頓。

據說上海阿姨不是直接告狀,而是端著洗衣盆,在中午人最多的時候,擠在公共水管前,邊洗衣服邊與小三媽聊天,拐彎抹角地就把小三如何饕餮、野蠻、不懂禮貌等行徑以表揚的話語添油加醋地揭露了。

水管附近是大院最熱鬧的地方,水龍頭上套著長長的黑橡皮管,從早到晚這根管子被拉過來遞過去洗滌,水龍頭幾乎沒有關過。水管下面用水泥砌了個方形池子,池沿寬寬的,早晨大家擁擠著在水池旁刷牙洗臉,中午、晚上洗碗洗衣服。那裡是訊息的傳播點,是各類家庭活話劇的表演場所,還是打架鬥毆的發源地。因為一個水管供幾十戶人家使用,根本不夠,常為爭水、搶水吵架打架。上海阿姨和國軍太太們一般都是晚上九、十點以後、等水池旁清靜了才洗衣服。白天,她們才不屑與一群無知娘們擁擠爭搶呢。

上海阿姨的當眾揭露嘲諷讓小三媽媽無地自容,小三挨一頓打肯定是免不了的。從此,再也沒有一個孩子跨進上海阿姨家裡一步。

而老三八家,無論什麼時候、哪個孩子去,他們全家都高興。

久而久之,歡迎我們、容忍我們、我們也喜歡集體去鬧騰的,也就那麼幾戶人家。

老三八不但對孩子們十分有愛心,對同事和下屬也非常和善,在汽車連一群兵痞中很受尊敬。行伍出身的人一般性子粗、脾氣大,動不動就要罵罵咧咧甚至拳腳相加,所以汽車連的宿舍大院很熱鬧。不是誰把老婆孩子打的雞飛狗跳,就是幾個爺們在大院裡相互角逐。大院宿舍都是土坯平房,做工粗糙,本來牆壁縫隙就大,又被孩子們學習地道戰,在牆上挖個洞什麼的,真是家連家、戶通戶,開門關門都是一家人,哪家有事都瞞不住。

老三八從來不打罵妻子兒女,做職工的思想工作時從“俄對你說”開始,和風細雨、設身處地,擺事實講道理,再野蠻的人在他面前也沒了脾氣,也得乖乖服從。人家不但資格老,說話在理,態度也不慍不火讓人十分服氣。

老三八身體很差,只要看見他用手扶著腰走路,那肯定是犯病了。據說戰爭年代他身上落了多處傷病,最要命的是胃裡還長了東西,吃飯都成問題,只能靠牛奶保命。更要命的是工程局長期在最艱苦的地方建設施工,不要說牛奶,連蔬菜肉類也經常供應不上,要不怎麼食堂採購員是最受器重的人物呢?

老三八的妻子,也就是我同學的媽回陝北弄了一頭奶羊,想方設法帶到了工程局,他就靠羊奶維持生命。這頭nai子大大、肚子大大的溫順的小白羊立即成了我們大院孩子們的寵物。我常常為了親手摸摸粉紅柔軟的一對大羊nai子,偷偷把家裡的難得買到的青菜和蘋果拿去喂小白羊,而且我還發現,小白羊不但愛吃青菜水果,也和我們一樣愛吃紅黃綠藍五顏六色的糖豆,也愛吃粗粗的鹹鹽,黑黑的大頭菜它也吃。

每天放學後,我們一群眾孩子都爭相跟著去放羊。

放羊也不是容易的事,要走出大院很遠才有草。一群孩子牽著一腔羊,嘻戲在圓圓的落日光輝之下,茫茫荒漠因此有了生機。

很多草小白羊還不吃,那就要牽著羊繼續走。有時羊還沒吃到草,天就黑了。天黑了會有狼和豹,家長們就心急火燎地四處找孩子。所以放羊的隊伍越來越小,最後只剩下老三八的兒女,再後來姐弟倆輪流放。學校組織外出學農、學軍時,就只能由老三八自己放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陝北大旱,傳說人拉的屎都能被風吹跑,因為糧食絕收,大家都在吃糠皮。據說糠皮吃進去什麼樣拉出來還是什麼樣,根本不能消化,所以吃糠咽菜被大人們描繪成很難過、很痛苦、很可怕的生活。老三八家裡來了七八個沒有飯吃的鄉親,全是壯漢,只幾天就把他們一家四口的食堂飯票全吃光了。老三八愛人只好把小白羊賣掉,託人買了麵條和玉米麵,在門前架口大鍋,每餐麵條、玉米糊糊一大鍋都不夠吃。(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