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隱龍驚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

李沐說的前兩個理由還能接受。

最後的理由,讓四人有種錯覺,自己面前的殿下,不應該只有十七歲,該有三十七歲才是。

褚遂良張口了嘴,好久才合上。

“那要是陛下不動手,又該如何?”

“呵呵。”李沐一聲乾笑,將頭扭開,看著門外幽幽說道,“陛下怎麼可能不動手呢?逼到這種程度,還不動手,陛下就不是陛下了。”

魏徵、褚遂良、馬周聽了,眼神一閃,有些領會了李沐的意思。

可韓仲良沒有回味過來,他問道:“殿下此話何意?”

李沐沒有回頭,“想來魏公能體會孤的意思,魏公不妨為韓相解惑。”

魏徵想了想道:“臣姑且揣測,殿下的意思是,陛下終將會忌憚此次殿下平定遼東之功,只要殿下在遼東戰事順利或者勝利在望,陛下就會有所動作。不知臣猜得對否?”

李沐轉過頭來,“對了一半。陛下忌憚的不只是軍功,更重要的是,陛下老了。”

“老了?”韓仲良不解道,“陛下才四十六歲,正春秋鼎盛,他若算老,那老臣可就真該入土了。”

李沐含笑道:“自古帝王長壽者不多,而孤要說的,不是年齡的老,而是心境的老。整日裡活在壓抑的宮中,算計著人心和政鬥,這樣的生活,心境老得更快。若孤預測沒錯的話,陛下該是時候考慮傳承了。”

魏徵“哦”了一聲,“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陛下會擔心身後之事,如今陛下健在,還能與殿下抗衡,一旦陛下撒手人寰,以太子之能為,絕無法與殿下相對抗,故陛下不得不剷除殿下,至少極力打壓和削弱殿下,來掃清太子將來繼位的障礙。”

“對。”李沐頜首讚許道,“魏公說得沒錯,只要陛下動手,特別是在孤為國爭戰的時候動手,必定招致全天下臣民的反對,所以,孤要交待四位的是,當陛下要動手的時候,哪怕你們發現了,也要當作沒發現,甚至要創造一些有利的條件,促使陛下動手,當然不可表現太過,引起陛下,特別是房玄齡的疑心。”

魏徵四人面面相覷,好一會,魏徵道:“殿下大才,只是這樣一來,殿下豈不太危險了?”

李沐搖搖頭道:“何來危險?孤處於萬軍之中,若那還危險,孤不如建個鐵籠子將自己關起來得了。因噎廢食之舉,孤做不出來。”

魏徵四人一齊躬身應道:“殿下英明,臣等領命。”

……。

次日一早。

朝廷詔令,攝政王李沐兼領平遼行軍大總管之職,統帥遼東半島之戰,通判沿路各州諸事。

李勣為河北道行軍總管。

蘇定方為河南道行軍總管。

大唐戰爭的機器正式啟動了。

長安城中,大批的軍隊開始調動。

各州徵發的役夫開始向遼東、東萊集結。

排成長蛇般的運糧隊伍看不到首尾。

江南道,大批的運輸船來往於東萊和華亭之間。

這天,李沐親自將李勣、蘇定方送至春明門外。

“英國公,在遼城擋住敵軍,是你的首要任務,在這個前提之下,方可出兵攻略新城、安市州。這場戰爭的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將敵人拒在國門之外。”

“殿下放心,臣必不負殿下所託。”

“若戰事不利,即刻向朝廷求援,由李沂神策衛做你的預備隊,千萬不可顧及面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臣謹記殿下教誨。”

“蘇大將軍。”

“臣聆聽殿下命令。”

“你的首要任務是牢牢守住石城、積利城,為唐軍日後的增援和物資運輸提供保障,同時守住泊汋、新義州,這是楔入高句麗腹心的兩顆釘子,是進攻平壤城的跳板。只要守住這幾個城池,無論戰局如何發展,大唐都勝券在握,無非是時間長短罷了。”

“臣必不負殿下所託。”

“好,那就拜託二位了。英國公,蘇大將軍,咱們勝利之後,長安再見。”李沐向李勣、蘇定方拱手一禮道。

李勣、蘇定方還禮,堅定說道:“殿下,勝利見。”

登上春明門城樓,望著密密麻麻如同長龍般遠去的軍隊,李沐胸口湧動著一股豪情。

這是他第一次指揮國戰,更是大唐蕩平遼東的一戰。

隋、唐兩朝,無不以平定高麗為平生心願,如今,這個契機就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戰必勝!”李沐用盡全身的力氣大吼道。

聲音因嘶吼,而變得尖銳、古怪,但聲音中的粗野和渴望,激盪在每個路過的將士心中。

“此戰必勝!”

“大唐必勝!”

數百人、然後是數千人,然後是數萬人……。

慢慢地,將士自發地以刀擊盾,配合著前行的節奏。

“膨”、“膨”、“此戰必勝!”

“膨”、“膨”、“大唐必勝!”

嘶吼聲撼天,震耳欲聾。

任何一個聽到的人,耳膜和心臟都承受著強烈的衝擊。

……。

連續三天。

二十萬大軍在滿城百姓的歡送下,離開長安,奔赴北方戰場。

每一個長安百姓,此時茶餘飯後,聊得都是戰爭、軍隊、還有被他們視為大唐脊樑的神機衛。

在每個百姓的話語中,神機衛就是大唐軍隊最強戰力的象徵,它們是不可戰勝的。

只要有神機衛出征,任何敵人都將被碾成粉末。

百姓的言語充滿著自信,大國的自信。

做為大國的子民,他們與有榮焉。

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為奔赴戰場的將士送行。

但凡家中有的,都傾囊而出,往將士的身上、懷中猛塞。

大國的臣民,永遠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也同樣有著高人一等的覺悟。

整個長安,乃至整個大唐江北,在這短短的七、八天中,被迅速地動員起來。

無數的丁壯自願地報名參加國戰。

無數百姓自願地服徭役,進入役夫的行列。

在二十萬大軍離開長安後,江北各州徵集到的民夫已達三十五萬人以上。

河東道、河南道,四十七州,近二十萬府兵,紛紛朝著遼東和東萊方向集結。

戰爭,已不可阻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