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巫妖修仙傳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三十六、晉陽真武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百三十六、晉陽真武門

晉陽國,位於大晉朝的西南,已算是緊鄰著大晉朝的封國了。

晉陽國是直屬於大晉朝的封國,國主原本就是大晉朝皇室旁系,這和其他那些大型封國的獨立王室家族不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晉陽國並不是很大,封國內也就是七、八座城池而已,各處城池的大小官吏,其實也都是直接從大晉朝派來的。

可以說,晉陽國國主只是名義上的國主,實際上最多就算是一個邊境鎮守大將罷了。

而如今伴隨著西南諸國爆發的魔劫之亂,再加上連續不斷逃來的難民,晉陽國內倒也有些風聲鶴唳的樣子。

國內的大小城池紛紛整兵戒備,小心審查著來往的商旅,晉陽國主更是親自帥了國中精兵,到了晉陽國的西南邊關,立營戒備。

當然不同於崇安國這類邊陲封國中那些世外宗門閉門自保的狀況,晉陽國內的世外仙宗卻派出了不少人手,參與到了晉陽國各處城市的守護中。

其實在晉陽國的世外仙宗只有一家,名號為真武門,倒也是大晉朝仙門魁首萬劍宗下的一個子系宗門。

真武門的開派祖師自然也是出身萬劍宗,只是他傳承了萬劍宗內一個特殊的道統,真武仙戰之道。

這所謂的真武仙戰之道,和萬劍宗其他仙道傳承中,常用的飛劍術不同,它竟然是以仙術煉體為本,繼而輔以各種仙兵搏殺之術。

大體的修煉方法,主要是以靈力煉體,繼而再輔以一件兵器煉製成本命靈兵,從而依仗本命靈兵,獲得強大的搏擊能力。

這別說是在萬劍宗內了,就算是在仙門諸派中也算是一個另類修煉之道了。

其實,在最初據說是這位真武門的開派祖師也是想修煉萬劍宗飛劍術的,這同樣是要孕養一柄靈劍作為自己的本命靈劍。

偏偏他在飛劍上全無天賦,在萬劍宗的劍冢中怎麼也找不到契合的靈劍作為他的本命靈劍,當時他在萬劍宗的修仙之路幾乎就要斷絕了。

之後,也不知道他遇到了什麼仙緣,倒是無意中將一柄偃月刀練成了本命靈兵,從而就走上了一條特殊的真武仙戰修煉之路。

偏偏,這位真武門的開派祖師就憑此創出了自己的道統,一路修煉到了元嬰境界,進而立下了真武門。

雖然真武門傳承的道統,和萬劍宗那驅使飛劍的道統略微有不同,缺乏了許多遠端攻擊的手段,但他們大多選擇各種靈兵,再近戰搏殺上卻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所以,一旦被真武門的修士靠近身前,面對他們的近戰搏殺,還真會讓其他修士有種難以抵擋的感覺。

大晉萬劍宗下屬的諸多宗派收徒,除了那先天靈脈的資質外,還注重那先天神識的強弱,因為萬劍宗驅使飛劍都需要有強大神識來驅使飛劍,否則就自然就和萬劍宗無緣了。

偏偏萬劍宗又是如今大晉朝各派仙宗之首,萬劍宗自然就像是朱凌午所在世界的青華、北大般,被大晉那些士族、王室、皇室的族人追捧。

所以在真武門出現前,萬劍宗對於許多人來說,天賦門檻的要求太高,他們只能望門興嘆了。

修仙宗門可是和大學擇校不同,如今的璇玶洲中萬劍宗一門獨大,其他的修仙宗門不是被驅趕到了邊緣封國,就是在大晉朝的領域內壓縮了宗門的發展空間。

如果不能成為萬劍宗龐大派系的弟子,在修仙的道路上自然就會受到很大的打壓,也可謂是前途黯淡啊。

而隨著真武門的出現,卻又讓大晉朝那些士族、王室、皇室子弟尋到了加入萬劍宗大家庭的機會,因為真武門要求的靈兵主要以近戰為主,倒是對那先天神識的要求不是那麼高了。

所以真武門倒也成為了不少人,選擇宗門時候的第二目標了,至於其他那些不屬於萬劍宗派系的宗門,也就只是第三、第四類選擇了。

這倒是令真武門成為了大晉朝排名在前的諸多世外仙宗之一,門徒更是遍佈天下各地。

如今大晉朝中不少大小武將,大多修煉的是真武門真武仙戰之術,此地晉陽國的國主同樣也是真武門的嫡傳弟子。

此外,真武門倒是和世俗中的寒門武道頗有些互通之處,許多戰鬥技巧倒也是從俗世武道中借鑑之後,再結合仙道手段改造之後形成的。

這倒也讓真武門這樣的世外仙宗和俗世間的牽扯,比其他仙道宗門要更為精密一些。

所以真武門又做了一件讓其他修仙宗門有些皺眉的事情,它居然也在俗世間招收那些體內沒有先天靈脈的凡人庶民,加入真武門在俗世中的外門。

對於真武門而言,這些俗世寒門弟子雖然沒有先天靈脈,幾乎不大可能不如仙道,但也能從真武門學一些俗世武道功法。

可這些俗世寒門弟子既然披上了真武門的名頭,倒也能透過真武門的關係,到真武門那些在大晉朝中為官、為將的士族弟子手下做事,如此自然也能在俗世中混一個好出身了。

當然了,所有招入真武門中的俗世寒門弟子,也只能算作是外門弟子,是不算真武門內門弟子的。

但真武門卻也提出了以武入道的說詞,只要外門的凡人弟子能突破先天境界,並修煉到一定的實力,倒也可以成為真武門真正的內門弟子,從此也進入士族統治階層。

不過,究竟有多少外門弟子能突破先天境界,成為真武門的內門弟子,就很難說了。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真武門的外門弟子中確實有不少凡人弟子突破到了先天境界,而這些凡人弟子大多也開創了自己的寒門世家。

當然,所有俗世寒門子弟要成為真武門的外門弟子,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每年的學費至少要萬兩銀錢。

不過進了真武門,也等於是在日後可以尋到一個出身了,所以還是有許多俗世寒門子弟絡繹不絕的投入真武門。

此中種種倒也不再煩述,反正真武門和那些投入真武門的寒門弟子之間也算是各有所需了。

所以真武門在大晉俗世中的名聲,甚至比那些常年隱遁世外的修仙宗門更為人所知,大有天下武道出真武的味道。

真武門真正的山門駐地不知道藏在什麼靈山福地中,但真武門在俗世界的外門駐地就在這晉陽的都府伊陽城東的真武觀。

這日中午,晉陽國伊陽城的城門前,依舊如同往日般的排起了漫長隊伍。

如今從西南那些動亂國家逃難來的士族、寒門大族,以及普通庶民每天都是一大批、一大批的往大晉朝方向逃難而來。

伊陽城雖然是晉陽國的都府,但也是晉陽國通往大晉朝的必經城市,所以最近幾個月來這伊陽城門前每天都很熱鬧,幾乎是夜不閉城的通宵審查這些意欲入城的外來戶。

其實能夠來到晉陽國伊陽城的外來戶,大多也不是什麼普通的庶民百姓了,除了少數只具有特殊身份的旅人外,絕大多數都是那些西南國家逃難過來的士族、寒門大族子弟。

大晉朝作為一個有著嚴格等級體制的封建王朝,普通庶民百姓原本就是不能輕易離開自己居所地的,這才有所謂老死不相往來的說法,普通庶民大多一輩子都被限制在一縣一鄉之內,很少能自由遷移到其他地方的。

而如今因為魔劫爆發,亂民造反,才引發了難民逃難,那些逃難的普通庶民卻大多在半路上就被截留了。

一方面是那些普通庶民百姓,沒有足夠的食物錢財可以讓他們長途跋涉的逃難到這裡,許多人直接在半路上餓死了。

另一方面,不少普通庶民百姓在進入一些相對安穩的國家後,便受到管束,被這些國家截留下來,成為了這些國家的新人口。

當然,對於普通庶民百姓來說,只要能有一個安危的生活之處,到哪裡也都是一樣的,當然現在絕大多數逃難的庶民已經成了士族的私民了。

就像是之前朱氏烏堡內,接納了許多逃難的難民,成為朱氏下屬的私民一樣。

人口永遠都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基礎,所以這些逃難的庶民百姓進入那些安穩的國家後,自然不會輕易的放任他們離去了。

只有那些有身份的士族,和有些錢財、實力的寒門大族,卻是有資格在各國行走的,所以不會受到途徑國家的截留。

特別是那些士族子弟,憑藉他們身上的先天靈脈,到哪裡也還是士族貴人,受到各國的優待,可以自主選擇自己遷移後的定居之地。

只是如今那些西南封國各地大多都是有主的,這些士族除非想依附併入到其他士族中,那就只能選擇其他無主之地。

但如今西南的局勢未定,爆發的魔劫之難還不知道會蔓延到什麼地方,所以絕大多數逃難的士族子弟都打算一路逃到大晉朝再說。

大晉朝的地域龐大,到了大晉朝或許還能憑藉他們的士族身份,憑藉他們儲存下來的家族實力,在獲得一片封地,重新打造家族烏堡。

至於那些寒門大族同樣是如此想法,他們反正都已經離家背井了,反正要重新尋找士族投靠,那不如直接搬遷到大晉朝去,只要他們的家族擁有實力,自然也就能把自己賣一個好價錢。

只是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無論這些士族、寒門大族在自己的地盤有多大的氣派,如今千里萬里逃難而來,怎麼也顯得有些落魄了。

到了這晉陽國伊陽城前,也只能排起長隊,聽從伊陽城那些守城兵士的安排,一一登記之後入城。

在這其中,倒也有一個似是旅人的人影,明顯有些鶴立雞群的樣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