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父子升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父子升官

柴榮皇駕回京,一路上浩浩蕩蕩的,路上也不進行迴避封路,許多百姓都是可以一睹天顏。

很多百姓自發的自帶酒食來犒勞這些得勝回來士兵,當然柴榮期間更是進入百姓家和百姓一起用餐。

沒有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他是個普通的莊稼漢,一時間柴榮的親民形象深入百姓心中,威望也是極大的提高。

其實最震驚的是宰相馮道,他沒有想到皇帝這麼快就打敗了北漢,凱旋回朝了。

這讓他的計劃落空了,難道柴榮真的是天命所歸?

身為宰相他還是吩咐下去,準備一下讓迎接陛下入城,在大梁城的北門迅速佈置迎接的一切。

軍民一起迎接世宗柴榮入城,整個場景可以算得上是,五代以來最大的歡迎儀式了,柴榮的虛榮心極大的得到了滿足。

在宮中柴榮上朝,大賞有功之臣;

內侍官張德均手拿聖旨緩緩念道:

“聖旨下百官跪。”

隨著張德均一聲呼喊,百官全部跪在了地上。

張德均手持一個黃絹,緩緩的展開:

““顯德元年,朕克承大統,然北漢卻與我國喪期間大兵壓境,奪我疆土,殺我士卒,朕無奈起兵伐之,全賴將士用命,高平大敗北漢,先對我功之臣予以封賞。”

“殿前都檢點張永德,身先士卒,加封檢校太保,原河陽節度使劉詞為河東行營副都部署,徙鎮永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加兼侍中,侍衛馬軍都虞侯李重進以功領忠武軍節度……。”

一個個的封賞下去,受封的人都是喜笑顏開。

“原東西班行首,虎捷右廂都指揮使兼行營步軍都指揮使趙匡胤,改任殿前都虞侯,殿前都指揮副史,領嚴州刺史,授散官歸德將軍。”

趙旭暗暗的想:“老爹還是進入了殿前司,並且這次還多了個殿前都指揮副史,散官沒有實際意義,都是武官。但是兗州刺史就值得玩味了,是文官,這代表他也可以出將入相。”

“原營副指揮,力斬張元徽,殺敵無數,特封殿前副都虞候,授從四品宣威將軍,其餘留守的各級官員和高平的各級士兵具有封賞,欽此。”

其實在賞罰的問題上柴榮也是有過猶豫的,不過在張永德一番勸解之後柴榮才下決心用趙匡胤。當日

張永德見柴榮對處罰的事情猶豫不決,於是跟在柴榮的身旁,等待機會想柴榮諫言,到了半夜還不肯離去。

柴榮也是很奇怪這個妹夫難道有什麼事情,於是便開口詢問,才知道他是為了樊、何將領的事情來的。

柴榮就問他的意見,張永德毫不避諱的說:“愛能等將領,平素無大功,全部靠陛下的恩寵才得以身居高位。

可是他們望敵先逃、置國法軍法與何地。臣知道陛下想要統一天下,如果沒有嚴厲的軍法,有志之士還會來我朝嗎?那些士兵還會為我朝效力嗎?“

柴榮聞永德之言,大笑,稱讚張永德是忠誠之士。

下令逮捕樊愛能、何徽及所部軍使以上七十餘人,責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將,非不能戰,今望風奔遁者,無他,正欲以朕為奇貨,賣與劉崇耳!’

悉斬之。自是驕將惰卒始知所懼,不行故息之政矣。”

聖旨唸完,大家都愣住了,尼瑪感情這是招式父子的封賞會呀,他們父子被封為正副都虞候,一躍都成為禁軍的高級將領。

趙匡胤升任都虞候大家還能接受,撇開柴榮的拜把子兄弟這層關係不提,趙匡胤本身也是能力出眾,再說這次也是活捉了北漢的重臣,升個都虞候很正常,大家能夠接受。

他的兒子趙旭,只是個不入流的都頭和營副指揮,這一下子成為副都虞候,大家腦子還真有些轉不過彎來。

張德均看著大家都是愣在哪裡,出言提醒道:“眾位大人還不謝恩?”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齊呼吾皇萬歲。張永德也是沒有想到,皇帝會封趙旭做個副都虞侯爺。

“陛下,臣有話要說。”立刻趙匡胤跳出來,向柴榮奏道。

柴榮一向對這個義弟還是比較看重的:“匡胤,你有什麼事情就說吧。”

“謝陛下的恩典,但是我始終覺得,旭兒不適合擔任這麼高的位置,他的年紀……”

這時候就連趙旭都快要佔了出來,老爹都開口了他能無動於衷嗎?

“陛下……”

他們都還沒有說完柴榮就阻止了他們:“好了,你們是不是都是這樣想的,趙旭年紀小,不適合擔任副都虞候,你們是不是以為朕糊塗了?”

百官都口稱不敢。

“朕用人的標準,是不依親疏,也不依年齡為標準,靠的是功勞,趙旭年紀雖小,但是高平之戰中,他一人力斬張元徽,使我大軍得以順利取勝,這是首功,誰要有這樣的功勞,朕一樣賞他,不必再議了,望卿等以後戮力王事。”

柴榮儀的一番話,無疑就是告訴大家,只要你有功我一定賞賜,無論你的年紀大小。

趙氏父子又是一番謝恩。趙旭內心也會死相當的激動,沒想到一下子就成了高階軍官了。

當然賞功罰過是千古的定理,柴榮下旨,由於樊愛能、何徽,崔亞強,韓雙業等七十餘名將校,臨陣脫逃,導致東路軍全軍覆沒,以上諸人立斬不赦。

隨後退朝,隨著柴榮的離開,大家都紛紛過來祝賀趙氏父子,任誰都看的出來,趙氏父子是一定會平步青雲,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錦上添花吧。

趙府。

全府上下都是喜氣洋洋的,就像是過年一樣,趙弘殷因傷在家修養,不過現在的他那裡有一絲的病態。

長子(趙匡胤其實是第二個兒子,但是他的長子早夭)和長孫這次在高平之戰中立蓋世的奇功,因公擢升正副都虞侯,這是多麼光榮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高高興興的,杜老太太時不時的撫摸著趙旭的頭,滿是溺愛,母親賀氏也是相當的高興,唯一的孩子有出息,母親怎麼能不高興。

“匡胤,旭兒你們這次真的是為我趙家爭光了,來老夫敬你們一杯。”趙弘殷笑得是合不攏嘴。

趙旭父子慌忙的舉起舉杯,一飲而盡。

這邊趙匡義也是高興的敬了他們父子幾杯。原本滴酒不沾的杜夫人和賀氏也是高興的喝了滿滿一杯。

家宴快要結束的時候杜老太太卻說話了:

“老爺,匡胤你們都在,我有件事情要給你們說,趁著今天這個高興的日子,我覺得是不是該說一說旭兒的婚事了。”

“噗”

趙旭幾乎將嘴裡的湯都吐出來了,什麼我的婚事,我才多大,就要說我的婚事,太扯了吧。

“爺爺,爹,你看這個是不是緩一緩,我才十三歲,那個,這個婚事……”

“什麼還早,你爹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娘已經進門了,你怎麼還說緩一緩,我看不能緩了。”杜老太太不願意了,看來是想包重孫子了。

趙弘殷也是點了點頭:

“是呀,旭兒也不小了,這次又立了大功,我看可以成婚了,再說當年我當年和尚質兄已經商議好了要結成兒女親家,可惜當時我們都沒有女兒,兒子早都已經成親,就商議在孫子輩裡完成。”

“後來尚質兄的長子高懷德娶妻生了個女兒,而旭兒那時候也剛好降生,於是那時候我們就給他們兩個定下了娃娃親,想來現在她也該出落成大姑娘了。”

趙弘殷滿臉的懷念,他口中的尚質兄就是名將高行周,後世的時候看一本演義說是高行周死在趙匡胤手中,最出名的是趙弘殷向高行周借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旭依然記得那時候看的趙弘殷寫給高行周的一封借頭信。

行周賢弟臺鑒:

臨表唏噓,悲愴不勝。你我舊朝之元勳,新皇之貳臣,此生格局已定,只有聽天由命;

而子女何辜,受此茶毒:犬兒匡胤征討之行,豈是本意,實為驅使,蓋欲假賢弟之手以誅愚之見之後,而逼你我狹路相夥也!

世情釁險,命多乖舛,刀劍斧鋮、引頸受之而無憾;而禍延子孫,心實不甘。故敢冒斗膽,願借仁兄項上之首與匡胤,以敗彼奸。攻首?罪乎?青史可鑑,異日愚兄當於泉下跪謝於賢弟尊前!”

趙弘殷淚垂頓首。

就是因為這個封信,高行周心甘情願的將自殺在趙匡胤面前,後來趙匡胤做了天子,高行周的兒子高懷德做了大將軍,可能是對高家的補償吧。

趙弘殷此時想起高行周似乎心情不佳。趙匡胤連忙開口道:

“爹,我也答應了高伯父要好好的對待懷德兄弟兩個,現在的懷德兄弟已經因為此次的戰功升為鐵騎右廂都指揮使,領果州團練使,我看就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和桂英成婚吧!”

“老爺我看匡胤說的對,匡胤明天你領著旭兒去拜見高懷德,把他們兩個的婚事辦一下吧?”杜老婦人急促的說道。

趙弘殷父子都是點點頭,剩下趙旭在哪裡做無聲的抗議,不過沒有人理他。

趙旭是欲哭無淚:“我居然有未婚妻,怎麼沒有印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