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釋出科考訊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釋出科考訊息

關於孔子配享太廟的這件事情句這樣結束了,孔子到底是沒有能夠進入趙宋皇朝的太廟。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例外,居然把他排除在了太廟之外,這連趙匡胤也是沒有想到。

本來他們兩個安排的好好的,這件事情之後在宣佈明年秋天舉行科舉,現在全部是改變了。

不僅是趙匡胤就連趙個始作俑者,也是沒有想到,他也是臨場發揮的。

下朝之後一大群文臣都是將趙光義團團圍住,邀請他去赴宴,其實變相的感謝趙光義今天在朝堂上的幫忙。

趙光義一想這也沒有什麼,這樣以來既能和大臣們搞好關系,也能樹立自己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旭兒今天是怎麼回事,不是商議好的說是呀把孔夫子請進太廟的,你為什麼臨時變卦了?”

下朝之後,趙匡胤沒有去趕著處理公文,現在他要弄明白趙旭今天為什麼要改變主意。

“這很簡單我們將他請進太廟的目的就是為了籠絡天下的讀書人,現在不讓他請進太廟也能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再者說了,我也不想去祭拜一個不是我們先人的人,即使是象徵性的也不行,他憑什麼和我們趙家的先人一個待遇。”

前面已經說過,如果將他也請進太廟,那就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祖宗之一了。

每次去太廟祭拜的時候,你總不能少了孔老二吧,這讓趙旭很不舒服,你一個死了一千多年的人了,跟我有什麼關係。

“可是這個孔夫子在歷史上真的很出名,歷代的帝王對他也是十分推崇的,從漢朝的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他的地位就尊崇了,現在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有點……”

以前都是百家爭鳴的,各種思想十分的興盛,也創造出來了十分燦爛的文化,這是華夏文化十分繁盛的時期。

可是後來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他的思想開始逐步的沒落,或者是融入了儒家思想裡面。

這樣做的好處是思想真正的統一了,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統治,這在當時是十分有必要的。

可是慢慢的儒家思想就變味了,他們打著孔老二的大旗,慢慢的改變了正統的儒家思想。

使得儒家思想成為阻礙人們進步的思想,使人們的思想極大的禁錮起來。

這一點趙旭知道是是做清楚的,特別是在宋一朝,為了限制那些武將,採取的是大力扶持文臣。

這樣武將的地位是越來越低了,文人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整個大宋是文風盛行。

儒家思想也是十分的流行,什麼程朱理學這種禁錮人性的東西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

儒家思想宋朝的流行,是的送人變成了一個個溫柔的小綿羊,沒有絲毫的骨氣。

骨頭漸漸的軟了,再也找不到或者沒有了秦漢時期的彪悍之風,盛唐風骨也徹底的斷送在這這種風氣之下。

雖然這不是儒家思想的錯誤,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是佔了很大的因素的。

趙旭知道他的到來是絕對不會再讓他出現什麼宋歲幣求和的事情了,更不會出現靖康之恥了。

但是只要是後世的每個華夏人都不會忘記這段歷史,這是一段恥辱的歷史。

所以趙旭對孔老二並不十分感冒,雖然這不是他的錯吧,我就是對你不感冒,你能怎麼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您看,您也說了那是歷代的帝王,這並不包括你,你不是說要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帝王嗎,那你何必要和他們一樣呢》況且我們現在和他們處的環境也不一樣。”

漢朝的時候國家已經統一了,只有匈奴一個外患,推行儒術有利於維護他們的統治。

唐朝也是在強盛的情況下實行的,我們宋朝呢,內憂外患都是存在的,我們沒有那個條件去這樣做。

我們要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並不一定非要學前人,我們要做自己的路。

這是我們現在的環境所決定的,也許到了我們統一天下的時候,也可以學學前人,但是不是現在。

我們現在並沒有必要在這上面糾纏,我們重要的是要將精力放在我們統一大業上。

再說了孔夫子的徒子徒孫們只能幫助我們治理天下,能幫我們打天下嗎,這還不是靠我們自己嗎?

就這樣趙匡胤在趙旭幾番胡謅八扯的情況下,腦袋也被他給扯糊塗了。

但是他卻清楚的記住了一句話,那些文人只能幫他治理這大宋的天下,可是卻不能給他打天下。

所以這件事情他曬是放下了,並說這件事就交給趙旭全權處理了其他的他也不過問了。

說完他就去處理奏章了,這邊剩下趙旭一人,他也沒有閒著,先吃了一點東西,然後就去看了看太后和皇后。

還有自己的幾個弟弟妹妹,這一年多的時間,趙匡胤有有了好幾個子女,只不過他們現在還都十分的小。

按照朝廷上的安排,要新建孔廟,可是趙旭發現,原本就有現成的空面和國子監。

這件事情是他全權負責,於是他就讓工部的人去翻新一下,就行了。

一些文臣對此很不滿意,說這是對聖人的不尊敬,告狀都告到了趙匡胤哪裡了。

趙匡胤現在哪裡有時間問這個事情,他已經讓趙旭去全權處理這件事了,所對於大臣們的哭訴,只有這幾個字:“去找太子。”

可是趙旭比趙匡胤更加的難纏,見到一些儒學大師級的人物來了,也不多說。

“國家現在正處在多事之秋,能省則省,這是孔夫子託夢給我說的,我這是在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在辦事情,你們有意見?”

趙旭滿口胡說,有人說孔夫子怎麼不給我託夢,為什麼給太子你託夢。

這還不簡單,我是太子,是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這是天定的,你只是個普通人,你有我的身份高貴嗎?

是呀,人家是以後的天子,那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天下的什麼下凡,你只是個普通人,憑啥找你。

這下子這些人都啞火人,人家聖人都不嫌棄了,自己等人還說些什麼呢?

就這樣花費了大概十天的時間總算將孔廟修葺完畢,現在已經快到臘月二十了,打算在今天將孔子的神位放到孔廟中去。

這個孔子的牌位要有孔家的後人抱著送進去,這不孔子的第四十四代孫,已經來到了開封城。

孔宜,正是前一段日子被恩賜繼承祖上文宣公的爵位,當時他還不信直到有傳旨的人來到的時候,他現在還記得聖旨的內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有至聖先師孔諱丘,開創儒學,教化世人,堪稱天下讀書人的典範,千百年來為世人所稱讚,歷代皆有對其封賞。”

“今朕鼎定天下,建立新國,特學先悲緬懷孔聖人,今特旨聖人第四十四代孫,孔宜世襲文宣公,欽此。”

就是這麼一張聖旨就將他一個小小的曲阜縣的主簿給扶上了國公的位置。

整個孔府是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連忙到孔家的宗祠去祭拜祖先,一個祖先護佑了他們千百年了。

同時宣旨的欽差告訴他,讓他一同回京一方面是謝恩,另一方面是還有事情要做。

等他來到這裡才知道,原來朝廷是準備在京城給先祖蓋了一個孔廟,讓他抱著先祖的牌位入孔廟。

這是好事呀,他能不同意嗎。,這是朝廷對他們孔家最大的恩寵呀!

孔廟是和國子監連在一起的,國子監是在右邊,這個時候雖然孔廟也不少,每個地方可能有,但是最為正統的就是山東曲阜的了。

在這開封城裡面的這個不過是為了政治的需要,大家也知道這麼個情況。’

可是這也說明了朝廷對儒學,對孔聖人的尊重不是嗎,所以大家很是很看重這樣的儀式。

在一陣禮樂之中,趙旭走在了左邊的最前列,其身後是範質等朝廷高官。

右邊則是孔家的直系親人,孔宜這個當代的家主走在了最前面,懷抱著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

緩緩地向孔廟走去,這種場面趙匡胤沒有必要出席,太子來了就說明朝廷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用了半天的功夫總算是把孔老二神位放在了孔廟的神龕上,正中央還有孔子的雕像,一副慈善老人家的模樣。

“大宋皇太子趙旭祭拜孔聖人,我到大宋將秉承聖人的遺志繼續育人,同時決定於明年的秋天,舉行我大宋的第一場科舉,為朝廷選拔人才。”

趙旭在給孔子上香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讓大臣們都是欣喜若狂。

這個訊息他們一點都不知道,沒有想到朝廷已經準備科舉了,經年的戰亂科舉已經好久沒有舉行過了。

現在大宋朝居然準備重開科舉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一點沒有人不高興。

科舉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現在朝廷有開科舉的意思,這算的上是一件大事了。

這些大臣高興也是有原因的,他們是不能參加了,但是他們的子弟後輩可以的,年輕人的機會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