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臣對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臣對話

這就是個機會,本來自己正要給自己製造一個機會沒有想到現在機會自己居然送上門了。

有很多的人總是羨慕別人,說是別人遇到了好的機會,才能成功,自己沒有成功是沒有機會。

可是他們不知道機會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悄悄的來臨,機會就在你的身邊,可是你卻沒有能夠抓住。

還是相信那一句話,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時刻要做好準備等待著機會的降臨。

即使沒有機會自己要也給自己創造一個機會,也要讓自己成功,只要這樣自己成功的機率才更加的大。

就像現在的趙普人家就在時刻的準備著,等待著一天機會的降臨,人家已經準備的是相當的充足了。

還正在準備即使是沒有機會也要自己去爭取,怪不得以後人家能夠成為宋朝的名相呢?

就看看人家的心態你就知道了,人家成功絕非偶然的,你現在總該有所頓悟了吧。

這邊找趙普還在闡述著自己觀點,自己關於五代以來霍亂的根源,也好為後來的計策服務。

“陛下,這藩鎮就是五代的根源,其實藩鎮剛開始設定的時候還是有助於朝廷的統治的。”

藩鎮大概是出現在唐朝中葉以後,剛開始是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的。

剛開始就是保衛地方的意思,可是說都沒有想到後來這個藩鎮竟然成為了唐朝滅亡的根源。

剛開始的時候藩鎮確實起到了穩定地方的作用,大唐也因此穩定了好多年,這個時候節度使還沒有這麼大的膽子。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為了平定叛亂,唐中央政府有增加了很多的軍鎮,也就是藩鎮。

為的就是便於指揮軍隊平定叛亂,這樣以來心形成的藩鎮就不斷的壯大了。

這些節度使慢慢的手握大權,不聽中央政府的指揮了,形成一股巨大的地方勢力。

當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這些藩鎮已經是獨立的王國了,唐朝廷也沒有辦法調動他們了。

於是在藩鎮內節度使實際上就是一個皇帝,什麼都是他說的算,軍事、財政、人事大權誰也干涉不了。

最後唐朝也是被藩鎮所滅,可以說唐朝就是毀滅在藩鎮的手裡,這句話一點也不錯。

“當年朱溫滅掉了唐朝建立了後梁,開啟了藩鎮滅亡中央朝廷的先河。”

“自那以後藩鎮就一直威脅著中央朝廷,陛下您看看這五代以來那個朝廷是完完整整的征服了,都是始終被藩鎮所威脅著。”

“即使是有的藩鎮暫時臣服於朝廷可是在背地裡還不是陰奉陽違,可就是這樣朝廷也是沒有辦法。”

“到了前朝的後周的時候,由於當時周世宗的強勢還有禁軍的強悍,藩鎮的勢力暫時被朝廷壓下一頭了。”

趙普說的這些趙匡胤都是知道的,因為有些事情都是他親自參與的。

比如說這裁撤禁軍,加強了禁軍的實力,這也是趙匡胤以後能夠當皇帝的資本。

“趙普你說的這些朕都是知道的,朕心裡也是十分的明白的,現在我們大宋也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都已經說過了,五代以來都是面臨著藩鎮割據的局面這大宋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趙普說的這些趙匡胤怎麼會不知道呢,這些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然是知道趙普說的那些事情。

“趙普你說說你的想法吧,朕想聽聽你的高見,朕相信你的心裡一定有了對策吧,看你信心滿滿的,朕就知道你已經胸有成竹。”

趙匡胤立刻給趙普戴了一個高帽子,這讓趙普很是激動,連皇帝都誇他了,能不高興嗎?

“陛下謬讚了,高見臣是沒有,但是臣確實有一點小小的想法,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還請陛下指正。”

雖然自己有了個成熟的想法,但是總不能說自己比皇帝高明吧,如果比皇帝高明這皇位是不是要讓給你坐呀?

趙普這麼聰明的一個人怎麼可以犯這樣的錯誤呢,只是說自己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這樣不僅能讓自己順利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在皇帝的心中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陛下您也知道藩鎮的實力太大,就會造成君弱臣強是朝廷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制衡他們。”

“為什麼這些藩鎮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兵權。”

這一點算是切中了問題的要點,就像大蛇打七寸,掐住了這條蛇的七寸。

你想想這些藩鎮節度使的手中有了傢伙,有了人,你朝廷算老幾呀。

不服氣的話我們出來幹一仗,看看誰的實力強大,這和當時的東周末年真的是沒有什麼區別了。

“所以陛下我們要想解決藩鎮問題首先就要解決他們手中的兵權。,這些人的手中沒有兵權這些藩鎮的威脅就去掉了一大半。”

正所謂:“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如果真的沒有了兵權那些結對是根本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幾天了。

趙匡胤聽到這裡立刻就想到了前幾次趙旭給自己說的收回兵權的問題。

現在自己有個更深的一步瞭解,或者有了貼身的體會了,又或者說是身臨其境。

想一想自己正是從小兵,先當的是帥府小校,最後受到了柴榮的賞識。慢慢的成為都虞侯。

最後一躍成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自己當時也會籠絡人心。

加上自己確實當時威望十分的高,士兵和軍官都願意為自己賣命,對自己的命令也是不打折扣的執行。

所以當自己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時候,禁軍沒有一個人反對,相反的十分擁護。

所以說趙匡胤是最懂得這兵權的重要性,如果當時自己沒有掌握住兵權恐怕皇帝的寶座距離自己有十萬八千裡之遙吧。

所以他當上皇帝之後,這個禁軍的控制他是一點都沒有放鬆,現在的殿前都點檢就是他的把兄弟慕容延釗。

其他的人根本就別想染指這禁軍,況且禁軍裡面很多的下層軍官,好多都是趙旭那個禁軍軍校出來的,這一點趙匡胤很是放心。

這也是他一直不急將那些把兄弟節度使的兵權給收回來,他覺得禁軍是一直掌握在他的手裡的。

“朕也想將這些兵權收回來,可是你也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朕的兄弟,朕相信他們不會背叛朕的。”

也不知道趙匡胤這句話說的是真心還是什麼,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了。

“臣也不擔心他們會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萬一有作孽之人擁戴他們,他們能夠自主嗎?”

說完這些話之後趙普,撲騰的一聲跪在了地上,就是因為他剛才說的那一句話。

這些話實際上是提醒趙匡胤,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

雖然他知道陳橋兵變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因為他自己也有參與其中,但是他卻不能說出來。

所以在他提醒完趙匡胤不要忘了陳橋兵變之後,立刻就跪下請罪了。

趙匡胤的臉色陰晴不定,是呀他們是這樣對自己忠心,可是萬一有人將黃袍披在他們的身上,他們也是沒有選擇的。

這趙普是提醒自己要不要忘記黃袍加身的事情,也會死提醒自己兵權的重要性。

“趙普你起來吧,朕知道你的意思,平身接著說吧。”

“謝皇上!”趙普心裡想著這一次自己又賭對了。

“陛下解決了兵權以後,將他們的精兵強將收歸朝廷到時候,朝廷就沒有了兵權的威脅了。”

“但是陛下將兵權收回朝廷之後並不是高枕無憂了,還有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嗯?還有其他的事情?”趙匡胤也是明白將兵權收回朝廷的好處,這一點不用趙普說他也是明白的。

“是的,陛下兵權只是其中的一項,要知道藩鎮之所以能夠形成氣候並不是只有兵權這一項能夠做到的。”

“兵權只是藩鎮割據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另外一個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賦稅的權力。”

每一個藩鎮都是可以自行徵稅的,也就是說他們的財政是獨立的,只要自己控制多大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是他們私有的。

收取這些地方的賦稅可以保證他們充足的軍費,這本來應該是朝廷做的事情,現在讓藩鎮給代替了,你朝廷能夠有多少稅收。

“那趙普你的主意是什麼,能夠不讓地方勢力掌握這些財富,這樣他們也沒有了做大的本錢。”

身為皇帝的趙匡胤豈能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他也在一直考慮這個問題,可是都沒有好的主意。

現在聞聽趙普有好的主意,趙匡胤真是想迫不及待的知道,這是什麼樣的事情。

同時自己心裡也是十分的高興,自己今天晚上是來對了,也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東西。

這樣看來的話,提拔這個趙普代替範質的位置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