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四章 四地被佔始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四章 四地被佔始末

其實趙旭說秦、鳳、成、階四州是中原的土地這還是有原因的,這四州是後來才成為後蜀的四州的

後蜀孟昶給後人的印象,大抵就是一個耽於奢華享樂,沉溺佳麗溫柔,而治國無策、攻伐少謀的風流天子與昏聵帝王的感覺。

但實際上,這些並不妨礙,孟昶作為一個野心勃勃,並富有進取心的地方性霸主。

而秦、鳳等四州正是在孟昶的任期內才正是成為後蜀的行政區域的,這不得不說是孟昶的一筆政績。

後蜀廣政七年,同時也是後晉開運元年,後晉駐守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南)的一支部隊的武官、義軍指揮使王君懷,因所轄系民軍武裝,受到長官歧視和排擠而心懷不滿。

於是他憤然率所部千餘人投奔蜀境。王君懷甚至向後蜀的邊將們表態,自己熟悉隴右的軍政形勢和山川險要,願意率部作為先鋒,帶領蜀軍襲取階、成(今甘肅成縣)二州。

這個訊息傳到CD,讓孟昶異常動心,幾乎有些坐不住了,也可以說高興的蹦了起來。

要知道,後蜀如能進取隴右,則此地可與漢中聯為一氣,既可在西北形成穩定的軍事防線,又可以以之為進攻基地,收得兩川所緊缺的兵員、戰馬和各項軍國物資,而後以高屋建瓴之勢直搗關中。

當年,蜀漢諸葛武侯的北伐戰略也基本如此。

而武侯六出祁山,亦不能將隴右之地收歸蜀漢,後來隴右終成蜀漢之患。

後來,曹魏名將鄧艾正是從隴右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沿白龍江支流南下,翻越摩天嶺山口,走清溪河谷,登靖軍山滾氈而下,出平武,襲取江油、綿竹,直抵CD。

對此,孟昶一點兒都不陌生。所以,他立刻下令沿邊將帥:接應王君懷,速取階州。

但是,後晉的隴右防線並不空虛。階州城防嚴密,秦、成二州的駐軍也兵多將廣。

特別是駐守秦州的雄武節度使何建,歷任沿邊六州藩鎮大帥,完全是靠軍功、政績,一步步升遷上來的後唐、後晉兩朝名將,堪稱西北砥柱。

所以,儘管王君懷降蜀,蜀軍大舉攻擊階州,後晉依然有力量足以抗衡後蜀。沒幾天,秦州(今甘肅天水)的援軍就火速趕來,並擊敗了蜀軍。

雖然,階州之戰後蜀終遭敗績,但自此孟昶決心效法武侯,經略隴右,拓邊西北。畢竟,這年孟昶也不過二十六歲,正是滿懷抱負、雄心勃勃的年齡。

孟家父子的運氣,貌似都很充沛。誰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剛過兩年多,隴右三州就如約而至!

廣政十年的正月,耀武揚威的契丹使者來到秦州,向後晉的雄武軍節度何建,宣讀了一份內容令人驚詫的詔書:

後晉亡國,開封淪陷,石重貴被押赴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稱帝。新皇帝要求各地軍政長官必須老老實實,向大遼王朝盡忠!

何建當即就拍案而起,憤然拔出寶劍斬了來使,並且態度堅決的對麾下眾將說:

“我老何能有今天這個地位,位極人臣之殊榮,完全是大晉石家兩代天子的賞識與信任。

如今,契丹胡兒亡我中原,滅我種族。實可嘆咱們這些武將,枉掛那三尺利劍,不能為國家掃蕩狼煙,又豈能摧眉折腰,做夷狄的走狗,屠殺自己的同胞?!”

不過,嚴格來說,何建並非真正的漢人,其先祖是西域的回鶻族,後來又跟從沙陀部落活動於河東地區。

但是,唐末五代卻是個民族大融合的事情。即便是沙陀三王朝,也已融入中原——這個漢民族共同體的大熔爐中。

契丹勢力突入中原,亡國滅種的危機,激起了活動於中原地區的各個民族共同的對立與警懼。新的外族威脅的形成,事實上促進了中原地區民族融合過程的加速。

何建認為,與其向契丹投降,反不如輸誠於後蜀。畢竟,前者是亡我之國、滅我之種,有不共戴天之仇的“夷狄”。

而後者,雖然也曾多次對陣廝殺,但終究系內戰,大家都是中原人。何況孟家跟石家天子,說起來還是姨表親戚,孟知祥娶了武皇(李克用)的大女兒,石敬瑭娶了明宗的三公主。

投了孟家,總比投靠契丹,賣身求榮來得便宜!所以,何建便把雄武軍所轄秦、階、成三州之地,悉數獻於後蜀。

並向孟昶建言,應當趁亂,速取固鎮(今陝西鳳縣東南)與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南)。

孟昶笑了,因為何建的格局太小,固鎮、鳳州,就能讓後蜀的這位少年天子滿意嗎?那散關要不要?雍、涼二州、關中天府要不要?

固鎮(今陝西徽縣)在鳳州以西,興州(今陝西略陽)青泥嶺之東北,是秦、階、成、鳳、興諸州交通要衝的交匯點,甘陝入蜀的要道口。

攻取固鎮,隴右四州這盤棋才能活起來,蜀軍才能縱橫如入無人之境。

鳳州,北連大散關,南出褒斜道,是聯通隴右、漢中的戰略要地。蜀軍得了鳳州,就能把隴右、漢中連為一體,為西川的北部邊防,落上最後一把堅固的大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反言之,就是為鳳翔(今陝西寶雞)套上了一根絞索,在關中的頭頂,放置了一把利劍。

而大散關,又是鳳州的門戶、鳳翔的咽喉。這座雄關,在寶雞西南五十二裡的大散嶺上。

位於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嘉陵江上游的低谷地帶,是秦嶺西部南北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當道依險而立。隴山、終南山,在這裡交匯。

汧水(出自陝西隴縣,在寶雞與渭水匯合)、渭水(源自甘肅渭源,經寶雞南,橫貫陝西平原,注入黃河)縈流其間,地勢險要,素有“秦蜀咽喉”之稱。

自古以來,便是控扼川、陝間的交通孔道。自此南行入蜀,鳳州首當其衝,然後透過利州(今四川廣元),便可直達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劍閣(今屬四川)。

而西走階、文,便是鄧艾襲蜀的舊路。對於散關南北的川陝兩地而言,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

歷來這裡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後來顧祖禹更是總結歷史興衰,得出一條定律:“梁益有事,必在散關!”

孟昶要想北伐中原,必先奪取關中。欲取關中,必先盡取隴右四州,而實現這個戰略意圖的關鍵點,便是大散關。

何建歸降後,孟昶立刻敏銳地覺察到中原形勢的巨大變化:後晉傾覆而契丹立足未穩,打草谷等政策不但傷害了中原各階層的切身利益,而且激發了後者強烈的民族感情。

此時,如果能趁機攻取關中,便可直搗中原,甚至底定天下。畢竟,論實力,後蜀有雄兵二十萬,兼有兩川、漢中、隴右之地,兵強馬壯,各級將佐又多為中原、河東人士,對於內地形勢十分瞭解;

論號召力,孟家是後唐、後晉的近枝皇族,本身又是地道的中原漢人,正宜北伐中原,號令天下。

孟昶任命右千牛衛上將軍李繼勳為秦州宣慰使,給何建帶去了大量的蜀中特產,以安撫這支新軍的人心。

隨後,李繼勳會合興州刺史劉景率兵攻佔固鎮。根據何建的建議,孟昶制訂了控扼險要、阻截援兵、集兵攻城的戰術。

調集山南西道的蜀軍700人,出興元北上,與何建所率階、成二州兵在固鎮集結,組成東進兵團,威逼鳳州。

山南西道節度使孫漢韶率軍兩萬,直下散關,取北阻援敵、關門打狗之勢。隨後,兩軍合攻鳳州。迫使鳳州防禦使石奉頵舉城降蜀。秦、階、成、鳳四州之地,至此被後蜀盡數收入囊中。

孟昶的運氣真是好得一塌糊塗,四州剛剛收取,鳳翔、晉昌(今陝西西安)兩鎮節度使侯益、趙匡贊的請降書就到了CD,兩人建議後蜀出兵關中。

雖然,侯益、趙匡贊臨時變卦,後漢大將王景崇把蜀軍趕回了蜀中,但孟昶認為北伐中原的時機已經成熟。

果然,沒多久,鳳翔的趙思綰、關中的王景崇,會合河中的李守貞,掀起了新的叛亂高潮,他們紛紛向後蜀投誠,新建立的後漢政權岌岌可危!

孟昶似乎看到了東京御座上的曙光,這是他父親一輩子也不敢奢望的大好時機啊!

石敬瑭、劉知遠都是河東節度使出身,孟知祥要是不去西川,未必不能南下稱帝。

如今,孟家在蜀中,實力雄厚,未嘗不能底定關中,北伐中原,實現一統天下的帝業宏圖。

不過,很不幸,孟昶碰到的對手是老謀深算、長於謀略的郭威。與後者相比,前者明顯要青澀許多。

等到周世宗即位,孟昶雖然已經把主要精力,放在吃喝玩樂與美女嬌娃身上,但坐擁山河之險,盡得漢中、隴右羽翼蜀中之固的後蜀王朝,就像一顆長著堅硬外殼的鐵核桃。

就這樣秦鳳四州落入後蜀,但是後蜀的腐朽統治已經激起了這四州的民變,希望迴歸中原這才有了秦州來民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