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章 要籌建糧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章 要籌建糧倉

趙旭用詫異的眼光看著苗訓,雖然苗訓不知道趙旭是從什麼地方想到這樣的主意的。

可是苗訓說的也差不多了,就是精神上的烙印,只要將他們的精神上印上忠君愛國的理念,這些人已經成了國家最忠心的軍隊了。

這一點已經在後世的一個被華夏成為最齷齪國家的人已經給實踐證明的了,忠君愛國,效忠他們的領袖,至死不悔。

“先生說的對,就是讓他們在精神上時刻記住自己應該效忠皇上,效忠整個國家使他們在任何的時候都是國家的士兵,而是不是每一個人的工具。”

這樣的好處不僅是趙匡胤,即使是任何一個都是能夠看得出來的,這件事情是極好的。

“既然先生和趙普都是決得不錯,那這件事情你們去安排吧,要儘快的解決掉這件事情。”

趙匡胤也是雙眼放光:

“對了,朕實在是想問問你去哪裡用這麼多的人,而且都能保證這些人都是真正的效忠著我大宋,效忠朝廷嗎?”

高興之餘的趙匡胤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趙旭說的這個事情要用上很多的人。

現在一時間哪裡去找這麼多的人去,就像他自己說的,即使有這麼多的人,可是誰也不能保證他們都是忠心於朝廷吧?

“哈哈老,恩父皇這件事情好辦,真的是易如反掌。”他本來還想叫老爹呢?不過立刻就反應過來了,這不是他們父子兩個單獨在一起的時候。

“您還不知道禁軍軍校畢業的人已經不下於一萬人了吧,這些人經過我嚴格的訓練,不僅有著過硬的本領,更加的是對朝廷忠誠。”

禁軍軍校就是趙旭仿照著後世的軍校建立的,雖然不能說他們和後世的軍人有一拼,可是有一點絕對是和後世媲美的。

那就是思想教育,這些進入到禁軍軍校裡面的禁軍除了要教授兵法,同時結合著戰例給他們講授。

同是也和普通的士兵一樣早晚各自出操,沒有一點例外,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要接受忠君愛國思想的灌輸,使他們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效忠他們的君主。

要不然趙旭真的是害怕他訓練出來的這些人最後成了別人的工具,那不是白忙活了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這些從裡面出來的人不僅僅是各項的素質是過硬的,更重要的忠誠於他的皇上,他的校長。

其中趙旭這個校長,也是他們忠於的物件,這也是後來趙旭能夠力挽狂瀾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這裡有近一萬人可以將他們現在就派到各地去,這樣我們也能夠放心。”

趙匡胤也是見過這些禁軍軍校的士兵,他們簡直是按照將軍的標準來訓練的。

這些人當年還跟著他去秦鳳四州的戰場去了一趟,他們的所作所為真的是令趙匡胤吃驚。

這樣的人去趙匡胤不擔心,可是他還有個疑問:

“不過這一萬人是禁軍,讓他們去地方的話,這樣禁軍不就缺編了。”

一萬多禁軍如果都派出去的話,禁軍的編制絕對是不夠了,趙匡胤想的也是挺周到的。

“這個您就多慮了,這一萬人都是從最基本的士兵裡面挑選出來的,還有就是招收的符合條件的地方廂軍士兵,所以根本就不會動搖禁軍的根基的。”

“再說了他們這一萬人也不是禁軍裡面單獨的哪一個營的,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短期我還能訓練出來這麼多的人,您根本就不用擔心。”

就這樣這一萬多名從禁軍軍校裡面出來的人,就註定了他們要奔赴各地去任職了。

效果怎麼樣還看不出來,不過長期效果救出來了,這件事情解決了趙匡胤的心情很好。

不過國家大事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解決了,就不叫國家大事了,那是小孩子過家家呀。

“皇上剛才我和師兄商議了一下,我們下面就要開始準備糧草了,今年的稅收剛剛上來,比往年多了三成,我們的糧食也是不少;了,也可建立糧倉儲存起來,用作軍糧。或者在大災之年的時候可以用於賑災。”

“哦,趙普你的意思讓朝廷也設定糧倉,儲存糧食嗎?”趙匡胤聽趙普的意思就是這。

“皇上,趙大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況且設定糧倉不是我們大宋的特例,遠在隋朝的時候就有。”

這件事情都是他們兩個商議的,苗訓當然是要站起來說話了,這也是是為了以後的事情。

開設糧倉就是自隋朝,整個隋代都有一個屯糧的習慣,這並不說歷史上的其他朝代便沒有屯糧。

而是這個而是隋朝的存糧確實是這個朝代的一大特色,也是整個古代王朝的一個特色。

隋朝廷在各地都是設定有糧倉,那就是每年到了農忙時節,就有相關的官員去地反看看。

然後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將農民交過稅收或者自行收購農民的糧食,然後儲存起來。

來據說歷史上在隋朝滅亡了十幾年之後存於隋朝的糧食還沒有完全用完,隋朝儲糧之多可見一般。

現在趙普的提議大宋也要這樣幹,就是為了以後大宋的統一大業,方便以後戰爭之用。

“朕也是聽說隋文帝楊堅曾經下令在給地建立糧倉,其中洛口倉和嘉義倉是最大的,即使在隋朝滅亡了十幾年之後大唐還用著其中的糧食,太子你對他們的提議怎麼看。”

趙旭想不到這事情還能用他說,自己也不懂呀,不過不懂不代表他不能說出自己的看法:

“恩恩,現在我覺得也是有這個必要的,尤其是我們還要統一天下,所以現在我們也老早的就做好準備,省得以後手忙腳亂的。”

戰爭拼的並不是只有軍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經濟的實力,誰的家底後,誰的勝算就大。

要不說有三軍衛東糧草先行呢,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宋朝要設定糧倉,估計就是為了一戶的戰爭之用。

至於大災之年給百姓,那不是最重要的,那是次要的用途,現在想一想這些事情是應該要考慮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