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第一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七章 偶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七章 偶遇

在這個時代當兵打仗勝了的話自會有封賞的,這些無外乎是封官賜爵,賞錢,但是這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很多的人的功勞不太高,也就只能賞點錢什麼的?

但是經過凱旋門就不一樣了,在全城百姓的矚目下,有功的將士可以從這裡走過,然後再進城,有一條必須是有功的將士,這就給他們很大的虛榮心,這比直接賞賜錢財效果要好的多。

尤其對於那些功勞不大的人來說,這是極大的榮譽,可以給他們極大的鼓舞和激勵。

經過趙旭的一番解說,大家總算明白趙旭的意思了,這一招高呀,可以讓士兵有很大的動力,沒有說的大家都是贊同,距離皇上回到汴京還有十幾天,趙旭很快吩咐下去,相關的人員準備去了。他自己則是沒有什麼事情了。

這一日他帶著董鎮海和劉擒虎他們在城中溜達,當然陪同的還有苗訓。按理說現在的劉擒虎和董鎮海應該是很忙才對,他們現在的身份再給趙旭當護衛是有點大材小用了,不過他們就樂意這麼做,再加上這天他們也沒事,就厚著臉皮來了。

此時趙旭的一行人就在汴河的碼頭,汴河也就是通濟渠,是隋朝開通的大運河一段。

隋煬帝的時候,征伐河南淮北等數萬的命中,開掘了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它是自洛陽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黃河,經黃河入汴水,再根據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運河故道引汴水,流入泗水以達淮水。故運河主幹在汴水一段,習慣上也呼之為汴河。

到了現在汴河是國家漕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商業交通要道,江南的糧草大部分就是經過這汴河運到北方的。

趙旭一行人正在一旁看著碼頭上的情景:

看到碼頭上人口稠密,商船雲集,好不熱鬧。旁邊又有茶館,人們有的在茶館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飯鋪進餐。

向遠處的河裡船隻往來,首尾相接,有的人拉縴,有的人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看來是正要出貨。

也有的靠岸停泊休息,更多的是正緊張地卸貨,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橫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木質拱橋,它結構精巧,形式優美。宛如飛虹,所以也不知道是誰這麼有眼光的娶了彩虹橋。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

船伕們有用竹竿撐的;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有用麻繩挽住船的;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以便船隻透過。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像在大聲吆喝著什麼。

船裡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橋上的人,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也許是單純的看看這種景色罷了。

在彩虹橋的兩邊也是一副熱鬧的景象,橋頭布遍刀剪攤、飲食攤和各種雜貨攤,兩位攤主正爭相招呼一位過客來看自己的貨物。

一行人看過碼頭再次回到了城內,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等等,即使是現在也沒有這麼熱鬧。

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大的商店門上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身負揹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看著來來往往的交通工具還真是種類繁多:有轎子、駱駝、牛車人當然還有騎馬,形形色色,樣樣俱全,把一派商業都市的繁華景象呈現於人們的眼前。

“公子你看,這汴河好是熱鬧呀!”苗訓到現在依然是叫趙旭為公子,這比叫主公好多了。

“先生,我不明白的是,你為什麼不肯願意做官,當初父皇要給你封官,可是你卻執意不肯,這是何意呢?”趙旭此時的形象和平時是截然不同,因為他的嘴裡吃著的正是糖葫蘆,他還吃的津津有味。

“公子,一入官場身不由己,我還是跟在公子身邊的好,這樣的話就可以時時為公子驅使。”苗訓依然手持一把羽扇,時不時的輕搖幾下。

趙旭無奈的搖了搖頭,這個苗訓自己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說這些了,今日如果父皇在這裡看到這一片繁榮的景象一定會很高興的,看來改朝換代並沒有給這裡的百姓、商人帶來多大的影響,這是最好不過的,否則我們真的是逆天行事了。”

“公子說的是,這不恰恰說明我們是順天應民嗎。皇上雄才大略,以天下為己任,結束戰亂只是時間問題。”

聽著苗訓說著,趙旭這傢伙居然從嘴裡吐出了幾個山楂核,那一串糖葫蘆還沒有吃完,正在這時候,他看到前方一個老婆婆帶著一個滿臉髒兮兮的孩子。

看那老人是樣子快是餓的不行了,就連那孩子也快不行了,兩人就這樣躺在一處冷清的街道旁,無人問津。

看到這裡趙旭快步走了上去,用手談談老人的鼻息,恩還有氣息就是十分微弱,嘴唇乾裂,看到有人在她跟前,努力的睜眼看了一下。

這時候苗訓快步走了上來,看了看這地上的兩個人,然後多趙旭說:

“這兩個人沒有什麼大事,只是太餓了,所以全身沒有力氣,也沒有什麼大礙。”

趙旭一聽立刻就吩咐劉擒虎去買兩碗肉湯過來,這時候給他們其他的東西也是吃不下呀,只有是肉湯之類最好下嚥,同時也最快恢復體力。

不一夥劉擒虎就端著兩碗熱騰騰的肉湯,來了,趙旭連忙他們喂下,這也花費了他們很長的時間,不一會兒老婆婆和那個小孩子都是恢復了過來。

“來瓊兒給恩公磕頭,等找到你的父親以後一定要好好謝謝他聽到沒有。”說著老婆婆就拉著那個小孩給趙旭行禮。被趙旭他們給阻止了:

“老婆婆你不用如此多禮,快起來,恩老劉扶著老婆婆我們找一個好點的飯館你他們好好吃上一頓。”

很快趙旭抱著那個小孩,其實已經不小了大約有七八歲的樣子,身體倒也壯實,不過渾身的破爛,遮擋了他原本的容貌。他們一行六人來到了一個不錯的酒樓。

一定金字扔過去,酒樓老闆都屁顛顛的跑過來伺候,也不狗眼看人低,什麼叫花子不讓進之類的話全部咽會肚子裡去了。趙旭看著他們狼吞虎嚥的樣子,不勝唏噓。

等到他們吃完趙旭才開口問道:“剛才聽你的意思你們是來找人的,怎麼落到這個地步?”趙旭這樣問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剛才這個老婆婆說道瓊兒等找到你父親一定要好好的謝謝人家,說明他們是來找人的。

“好叫恩公知曉,這是我的孫兒,其實是我家老爺的孫子,我家老爺多年前被當時候的皇上給殺了,我們東躲西藏的就走失了,這孩子的父親也就是我家少爺也不知道到了那裡,後來我一個人領著襁褓中的小少爺,這一晃好多年都過去了。”

老婆婆說著說著眼淚就不停的流淚下來,看來真的是吃了別人意想不到的苦。

“老婆婆別激動慢慢的說,那你怎麼多年沒有想過找你家少爺,現在怎麼想起來帶著孩子來了呢,再說你老怎麼就知道他在這汴京城裡呢?”

趙旭問的也對,這麼多年了,戰亂不斷,也許她口中所謂的少爺早就死於非命了,再說她的少爺也不一定在汴京呀。

“這麼多年我領著小少爺一直都在北方,哪裡總是戰亂,最近我從一個當地的商人嘴裡聽到我家少爺在汴京做了一個大官,於是我就帶著小少爺來這裡碰碰運氣。”老婆婆倒也實在。

“婆婆你想過沒有,萬一你們找不到你家少爺怎麼辦,比如說今天你們就差點……”是呀如果不是碰到趙旭他們很可能就而是在這裡了。

“唉,那也沒有辦法,在北邊也是餓死,還不如到這京城來呢?”老婆婆一臉的悲慼。

“哥哥,我以後會報答你的,謝謝你讓我吃飽飯,先生說點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趙旭一愣沒有想到這個小孩子說話這麼得體,還湧泉相報,他也沒有在意,可是在後來這一句話居然成為了現實。

“恩公,不要奇怪,在村子裡有個老先生識字,每日瓊兒都去跟他學識文斷字。”老婆婆估計是看出了趙旭的疑問,開口解釋道。

趙旭釋然了,把小高瓊報到自己腿上:“哥哥不要你報答只要你能好好做人就行了,對了婆婆你家少爺加什麼,我在這汴京城裡的熟人多,說不定可能認識,這樣的話你們也不用奔波了。”

“恩公,我家少爺名字叫高懷德,對就是叫高懷德。”

老婆婆一句話吧大家震住了,這小家夥是高懷德的兒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