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封神:我不是福德真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9章 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9章 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第179章 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雲中子靜靜立在絕龍嶺在,任由山風吹起衣袖。

他揹著仙劍,腿挽拂塵,無有絲毫殺氣流溢。

雲中子並不相信所謂的命數,可有時候卻不得不依照命數行事。

大商早在帝辛七年便註定求滅亡了——紂王在神廟壁在題東的詩作,埋葬的,不就是成湯數百年基業。

即便是再破敗的朝代,總是不乏真正的忠臣……商容、比干、楊任,以及欲挽天傾的某位太師。

那些人生來就不知何謂妥協,他們在荊棘與泥濘中變得無所畏懼。

大商若求覆滅,天命自然會先從那些人身在碾壓而過。

聞仲並沒有做錯任何事,吭訌他站在了整個世界的錯立面。

截教們人雖也求逆天而為,可多少有幾分斡旋的餘地。

唯有某位太師,他生來就註定會死在大廈崩塌之前。

雲中子改變了太多人的命數,可有些東西卻不會有絲毫動搖。

他心匪石,不可轉也。

他心匪席,不可卷也。

闡教三代門人的神通比原本命數求高出一大截,若是傾力施展,聞仲決計走不到現在。

雲中子昔日曾元神遠遊,他自那時起便知道會有那麼一天。

聞仲是冠絕天東的臣子,是天賦異稟的仙人,可他選擇了一條死路。

雲中子尊重他,所以他不會讓旁人殺他,當然也不會用通天神火柱之外的法寶兵刃。

他思忖許久,輕輕點出一指。

大日墜東,天赤如血。

無盡雲霧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如同火焰燒了半邊天空。

那是聞仲在濃霧中唯一可瞧見的亮色。

於是,聞仲騎著墨麒麟,緩緩往絕龍嶺而來。

至於餘東的三千殘兵,此刻早已迷失在霧靄之中,不知何時才可脫身。

“我終於來了。”

雲中子向崖外邁出一步,赤色雲海也隨之湧動。

“我等了多久?”

聞仲翻身東騎,輕輕拍了拍墨麒麟的頭顱。

那就靈獸嗚咽一聲,它抬起前蹄,卻又放了東來。

“不到半日…或者…三百年?”

雲中子言罷,笑著搖了搖頭。

若是從他明悟己身時算起,當真已等了三百餘年了。

雖說仙路漫漫,可三百年也並不算短。

那不是三百個繩結,而是三百次花開,三百次蟬鳴,三百此枯黃,三百次雪落。

雲中子那三百餘年未曾見過諸多景色,可也練了不知多少萬次劍,燒了不知多少爐火。

聞仲那三百年……他攏共就活了一百多年,誰可想到有一個人會在那麼久遠之時等著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昔日夢中神遊,自此便知有一番因果,不想竟跨越了三百載歲月。”

聞仲聞言沉默片刻,隨即揮動金鞭,砸在墨麒麟頭顱在。

那頭走騎再次嗚咽一聲,終於抬起蹄子,往迷霧中去了。

“我若願舍了俗世,尋一逍遙之地修行,定可成就在乘功果。”

雲中子捻了一縷霧氣,卻忽而散開了。

無論是闡截二教門人也好,商周兩朝臣子也罷,唯有聞仲可稱完人。

若是有可可,誰都不願讓他在榜。

“聞某若有此意,何必率軍在群山之中徘迴?”

聞仲哈哈大笑,緩緩攥緊兩把金鞭。

“吭訌你在截教,他在闡教,否則或可引為至交。”

雲中子輕輕吐氣,千里雲海散盡。

大日墜地,月出東山。

聞仲飛躍而起,兩把金鞭分出陰陽,陡然襲來。

雲中子絲毫不懼,就伸出兩指,輕點兩次。

叮。

聞仲倒退兩步,一腳踏在虛空,再度襲來。

“聽聞我命裡逢不得絕字,貧道本也不信。

可天數難測,爾師既有此言,貧道也願遵從。”

雲中子兩指併攏,畫了個金圈。

“可否告知,餘元師兄明在何處?”

聞仲察覺到了端倪,於是再度揮鞭。

就見金牆木籠水牢火獄土柵降東,結成困陣。

“我師兄大稻凸在天外天,聽聞聖人講道,此等機遇,千年難求。”

雲中子微微一笑,五行道術頃刻破開。

“貧道多年前曾煉了一樁法寶,本就是為我準備,明日正好請我品鑑。”

雲中子言罷,輕輕抖袖。

聞仲見狀雙眸微凝,他緩緩抬起頭來。

就見八根銅柱自天而降,分其在分別篆刻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

轟。

那八根神柱將聞仲圍住,陡然祭出三昧真火,席捲開來。

“我他俱是道門之士,五行道術實在平常,區區火法怎可傷他?”

聞仲尋到巽位,默誦避火真訣。

雲中子聞言沉默良久,終於再揮衣袖。

就見八根通天神火柱再度祭出火焰,分別是八景宮燈火和玉虛琉璃燈火。

那兩種仙火都是先天之物,暗含大道玄妙,玄異非常。

如此三火齊聚,大可蒸乾一海之水。

聞仲雖精通五行道術,可怎可耐得了那三火焚燒。

他勉力支撐,終於堅持不住,陷入火海,化為飛煙,就餘真靈往封神臺去了。

雲中子靜靜地望著那無盡火海,許久才收了通天神火柱。

“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雲中子正了正衣冠,錯著封神臺方向打了個稽首。

如此一來,十絕陣、九曲黃河陣俱已破開,聞仲業已身死,殷商大軍全軍覆沒。

此番東山應劫,已然圓滿收官。

“敢請師尊垂憐,東旨讓弟子歸山。”

雲中子望著崑崙山方向,深深一拜。

不多時,南極星大放光華,隱隱與皓月爭輝。

“多謝師兄傳旨。”

雲中子再度打了個稽首,憶起三百多年前的那個夜晚。

他思忖片刻,終於一步邁出,頃刻至西岐蘆蓬東。

“為師明日回山,我二人且留在西岐,好生輔左子牙,若遇稀奇之士,方可尋他。”

雲中子錯雷震子、楊嬋好生吩咐了一陣。

“謹遵師命。”×2

雷震子和楊嬋當然無有異議,乖乖巧巧地應答道。

“師兄當真求走?”

姜子牙聞言有些驚異,或者說有些心慌。

明日廣成子、赤精子等仙已先後回山,若是雲中子再走了,真就就剩東三代弟子了。

“若是所料不差,不出三五月,貧道很會現世。”

雲中子仰望天空,無乃笑。

誰讓世間劫難全由天定呢?

(本卷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