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章 江湖救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章 江湖救急

事情有變,蘇三娘、陳虹等人都圍了過來。

得知事情原委後,蘇三娘心情十分激動,不顧使者在場,說道:“當初陳忠浩欺壓運輸工人,蘇三前往至臻堂求助。堂主擔心得罪陳忠浩,不肯伸出援手。

“蘇三義憤填膺,只能帶著一群運輸工到陳家堡鬧事。陳忠浩指使民團打死了蘇三。我再次前往至臻堂,懇求堂兵發兵報仇。堂主支支吾吾,還是不肯出兵。

“當時,楊大帥與蘇三素不相識,卻主動請纓,願意帶兵為蘇三報仇。殷堂主被逼無耐,撥了兩百個老弱病殘給楊大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得虧是楊大帥神機妙算、智勇雙全,我們才攻破三水縣城,招募了一支精兵。如今,堂主有難,倒想起來我們了。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我們正要進攻陳家堡,前鋒距陳家堡僅有十里。我看,不如也讓堂主等一等,等我們打下了陳家堡,再回師增援三清觀。”

以北方白蓮教為代表的教門,以南方天地會為代表的會黨,曾是滿清最重要的兩種秘密會黨。

白蓮教一般由教主、師傅直接傳教於門徒弟子,傳教職業不僅師徒相承,而且常常子承父業,世代相傳。

教內實行教主的家長制統治,各級界限分明,“教徒不得與聞司籙之事,司籙不得與聞主教之事,主教不得與聞大主教之事”。

白蓮教組織嚴密,內部凝聚力強,一旦舉事,往往規模宏大。爆發於嘉慶年間的川楚白蓮教起義,遍及五省,歷時九年,才被清廷撲滅。

楊烜的祖父楊遇春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優異,因功被清廷擢升為陝甘總督。

與北方白蓮教不同,南方天地會採取開山立堂、結盟拜會的方式招募群眾,內部組織更加扁平化。

天地會標榜“忠義堂前無大小”,彼此以哥弟相稱。一般會眾“多得與聞秘密之事”,比教門更具平等色彩。

白蓮教與天地會都強調教主、堂主的無上權威。但白蓮教有宗教信仰加持,天地會江湖習氣重。

因此,天地會堂主並不像白蓮教教主那樣有著絕對權威。天地會會眾之間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內部組織紀律也更為鬆散。

蘇三娘敢在堂主心腹面前指責堂主的不是,原因也盡在於此。

那使者分辯道:

“三娘,話不能這麼講。堂主有堂主的難處,有些事情是不足為外人道的。之前,楊白扇攻佔三水城,官軍大舉來犯。要不是堂主首肯,陳白扇能率領兩百人馬援助你們嗎?你們能打敗民團嗎?”

聽到這話,楊烜心裡十分不悅。堂主猜忌他,在至臻堂內已是半公開的秘密。

堂主派陳虹支援他,不過是迫於人心,哪存在什麼首肯?

卻聽那使者繼續說道:“說句不好聽的話,要不是楊白扇擅自進攻三水城,觸怒了官府,官府也不會派兵圍剿至臻堂,堂主和兄弟們也不會被圍困在三清觀。”

楊田勃然變色,說道:“楊大帥攻佔三水城,與官軍圍困三清觀有什麼關係?要是我們得罪了官府,官府也該圍剿我們,而不是去圍攻三清觀。”

“再說了,楊大帥當初就有預見。廣州官軍雲集,他們打不了洋人、教民,必會拿天地會洩憤。堂主執意留在廣州,豈不是咎由自取?”

楊田對至臻堂沒有一點好感,說話也毫不客氣。要不是因為至臻堂,楊老爺也不會死,少爺也不會被逼造反。

楊烜擺擺手,對使者說道:“你一路奔波,先去休息休息,順便吃點東西。我和其他兄弟商量商量,再作決定。”

塔讀@

使者會意,雖十分不情願,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走到一邊。

支走了使者,眾人立即討論起來。

蘇三娘說:“廣州有八旗、綠營上萬人,又有十萬民團,對付至臻堂這種天地會山堂,無異於小菜一碟。咱們人馬太少,缺少訓練,哪是官軍的對手?

“如果我們貿然去廣州支援,無異於自投羅網。到時候,咱們就是羊入虎口,不僅救不了殷正,還會丟掉自己的小命。”

楊田也極力反對支援殷正。他的理由簡單、直率:“咱們當初投奔至臻堂,殷正就不待見我們。殷正死了,咱們正好可以取而代之。

“若冒險去救殷正,咱們必定會傷亡很多兄弟。退一步講,經此之變,至臻堂必將難以在廣州立足。如果我們救出來了殷正,殷正必定會與我們合兵一處。

“他是堂主,大家按理都得聽他的。到時候,有殷正在,咱們辦事都得請示他,豈不處處受制於他?此人氣量狹小,不是辦大事的主。

“他見公子德才兼備,必會心生嫉妒,暗中掣肘。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公子,咱們乾脆不要救他,或者把那些老弱病殘的‘草鞋’還給他,讓那些老弱病殘去三清觀救主。

“殷正死了,咱們不必受他的約束,方好放開手腳,大張旗鼓地幹大事!”

楊田喜歡稱楊烜為“公子”,以炫耀自己與楊烜的特殊關係。

首發-:-塔讀小說@

作為一起長大的發小,楊烜很瞭解楊田,認為他膽小怕事,沒有見識。聽過這番話,楊烜頗有些意外。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楊田也變了,居然能說出這番高見,令楊烜刮目相看。

蘇三娘再次附和楊田,極力阻止楊烜救援殷正。

楊烜不動聲色,向陳虹、馮可欽徵詢意見。

陳虹追隨殷正多年,雖說受到殷正打壓,但他對至臻堂還是有感情的,不忍心看到至臻堂全軍覆沒。

他說:“大帥,至臻堂在廣州經營四五十年,關係盤根錯節,堂內臥虎藏龍,與廣州各級胥吏、海盜、十三行商都有聯絡。

“堂內有會員一千多人,三教九流,無所不包,有遊俠、工匠、兵勇、水手、胥吏等。殷正長期從事煙土生意,積累了豐厚的財產,儲備有燧發槍、火炮、錢糧等。

“若能得到這些人力、財力,無疑將擴充大帥的實力,也能增加大帥的聲望。”

在至臻堂內,陳虹與楊烜地位平級,都是“白扇”。但陳虹資歷老,楊烜剛升為白扇不久,故陳虹地位要高於楊烜。

陳虹堪稱是至臻堂內最有見識的人。他目光毒辣,認為楊烜有人主之象,決計追隨楊烜,故稱楊烜為“大帥”。

扣扣563743675

楊烜若有所動,轉而問馮可欽:“先生怎麼看?”

馮可欽是楊烜最為倚重的軍師,經楊烜提問,才不慌不忙地說道:

“古人雲,得人心者知天下。大帥雖受殷正猜忌,畢竟受過至臻堂的幫助。若大帥見死不救,恐叫人家在背後說閒話,也令天下豪傑寒心,不敢再投奔大帥。

“況且,大帥乃楊忠武侯嫡孫,蒙受冤屈,不得已而造反。百姓同情大帥者多,楊忠武侯的門生故吏亦遍佈天下。民心在此,官府投鼠忌器,必不敢加害大帥。

“只是,敵我力量懸殊。我們派太多的人去三清觀也沒用,不如挑選一兩百個精壯,趁夜突襲,或許可以取得成功。”

楊烜聽出了一絲弦外之音。他思索片刻說道:“敵強我弱,可恃者唯有人心。若失了人心,咱就失了立身之本,日後何以圖天下?

“我意已決,著令,立即暫停進攻陳家堡。楊田從五十個騎兵中挑選三十精騎,陳虹挑選一百個精銳步兵,隨我前往三清觀營救堂主。

“三娘,請你帶領水營,沿珠江下駛廣州,預備接應三清觀的至臻堂兄弟。馮先生,請你率領餘眾在此留守。等我們救回堂主,就會回師陳家堡。”

眼見蘇三娘十分失望,楊烜安慰她道:“三娘請你放心,我一定信守承諾,為你報仇血恨,攻破陳家堡,斬殺陳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