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850再造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7章 推心置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7章 推心置腹

怡和公司是越國最大的企業,怡和洋行是英國在華最大企業。兩者合併,意義非同尋常。

麥蓮是外交官,對此極為敏感。兩家怡和合併,英國公使文翰似乎也參與其中。

憑著外交官特有的敏銳判斷力,麥蓮認為越國與英國的關係正在改善。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在越國的利益將受到損害。

他急中生智,穿過人群,來到楊烜面前,打斷眾人的交談,直言不諱地說道:“越王殿下,您還記得我嗎?我是美國新任駐華專員麥蓮,若您有空,我想和您深入交談一番。”

這種並不禮貌的行為,令楊烜身旁的英國人感到非常厭煩。英國人自詡為禮儀之邦,並不欣賞美國人直截了當的做事風格。

楊烜上午剛在諮議局見過麥蓮,彼此寒暄過幾句。他一直想與美國建交,自然留心記住了麥蓮。

當著英國公使文翰等人的面,楊烜笑道:“專員閣下,承蒙您的好意。本王正要與英國貴客商量要事,暫時無暇接見您。

“您可以先把國書遞交越王府,申明自己的官方身份。明天上午,本王還要去證券交易所視察。明天中午,本王在王府設宴,親自款待您。”

麥蓮這次來廣州,與英國領事阿禮國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前去越王府,甚至有些輕視越國,結果把自己搞得十分被動。

英國公使文翰也在一旁笑了笑,說道:“麥蓮先生,借過,借過。”

英國人簇擁著楊烜進入了火車站內的會議室,顯然是要密謀什麼大事。

麥蓮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不免有些悵然若失。唐約翰不失時機地湊了過來,說道:

“廣三鐵路本是美國人投資幫建的,沒想到卻讓英國人搶了風頭。”

麥蓮愣了一下,嘆道:“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哪裡熱鬧,哪裡就有英國人。”

這話說得有理,唐約翰也撓了撓頭,說道:“我們也得努力呀。英國已在1807年廢除了奴隸貿易,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還保留著奴隸制。”

原來唐約翰口中的“我們”,指的是我們美國。麥蓮心中生出一絲感激,抬頭仰望天空,太陽還在半空中,卻已不再炎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時間還早,唐約翰、麥蓮、丁韙良沿著鐵軌散步。廣州火車站已經建成,站外停著幾臺蒸汽機車,已經投入使用。

廣三鐵路使用美國標準,機車從美國進口,鐵軌、枕木則由越國方面自產。

為方便運輸,鐵路公司在廣州火車站至鋼鐵廠之間修建了一條支線鐵路。鋼鐵廠生產出來的鋼軌,可以裝上機車,直接運到鋪裝前線。

塔讀@

一輛機車掛了六節車廂,滿載著鐵軌,向北方駛去。路過麥蓮等人時,機車拉響了汽笛,司機從車廂裡探出頭來,向麥蓮等人打招呼,聽口音似乎是美國東北部人。

等機車駛過,麥蓮打破了寧靜,直接問唐約翰道:“約翰,你是美國人,在越國擔任海軍司令,與越王關係密切。推誠置腹,我想問你個問題,你若為難,可以不必回答。”

唐約翰聳聳肩,說道:“麥蓮先生儘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

麥蓮還是喜歡與本國人打交道,直來直去,說一不二。他問道:“外面都在傳言,說怡和公司要與英商怡和洋行合併,果真有此事嗎?”

“有的”,唐約翰坦然說道:“越王樂見兩家怡和合併,正在親自推動此事。”

丁韙良補充問道:“英國公使文翰滯留廣州,楊烜留在火車站與文翰密談,是不是都是為了此事?”

怡和合併本是一件秘事,尚在討價還價中。怡和洋行老闆渣甸故意洩露訊息,希望可以爭得更多的談判籌碼。洋人輿論為之大譁,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

丁韙良作為局外人,缺乏敏感性,對此未加重視。眼看麥蓮為之憂心忡忡,他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猜得不錯,楊烜此行表面為了剪綵,實則要刺激洋人,推動兩家怡和的合併。

唐約翰不假思索地答道:“怡和合併之事,我聽越王說過,實際並未參與。丁秘書的猜測應該沒錯,怡和公司需要怡和洋行的貿易網路和客戶資源,怡和洋行也能趁機擺脫困境,重振雄風。”

唐約翰避重就輕,只談及公司合併之事。麥蓮卻看得更遠,認為公司合併的背後,意味著越英關係的改善。

丁韙良是個小年輕,並不知道這裡面的輕重,感嘆道:

“前不久,越國征伐交趾,英法公使聯合向越國提出嚴重的抗議,形勢一度劍拔弩張。哪知道,越英兩國又這麼快地走到了一起。”

“呵呵呵”,麥蓮忍不住苦笑起來,說道:

“丁秘書,你知道英國外交家亨利·約翰·坦普爾·帕麥斯頓嗎?他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丁韙良不假思索地對道:“當然知道他,此人三度擔任外交大臣,分別是1830至1834年、1835至1841年、1846-1851年,被譽為是英國最傑出的外交家、戰略家。

“只是,我聽說他過於好戰,對內保守、對外擴張,政敵很多,甚至得罪了維多利亞女王夫婦,被女王罷了官。我已經好久沒聽說過他的訊息了,大概已經失勢了吧。”

麥蓮與唐約翰相視一笑,又幾乎同時搖了搖頭,對丁韙良的無知感到可笑。

麥蓮耐心解釋道:“帕麥斯頓是英國輝格黨大佬,在英國政壇影響力很大,擁躉很多。儘管女王不喜歡他,卻離不開他,英國輝格黨內閣也少不了他。

“你沒聽說過他的訊息,是因為他已經轉任內政大臣了,不便在外交上發表意見。他雖然不再擔任外交大臣,能量卻很大。聽說他正在挑撥克里米亞局勢,聯絡了很多英國主戰派,不久就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了。”

“啊?”丁韙良啞然失色,喃喃自語道:“此公極為好戰,鴉片戰爭是他一手策劃的,印度民族起義也是被他血腥鎮壓的。有他挑事,克里米亞戰爭一定無法避免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麥蓮點點頭,說道:“不錯。他還支援我國南方奴隸主階層,刻意維持、擴大美國南北裂痕。我在國內時,高層一致判斷,帕麥斯頓一定會出任下任英國首相。”

亨利·約翰·坦普爾·帕麥斯頓(HenryJohon,1784.10.20~1865.10.18),晚清文獻中也曾譯作巴麥尊,是英格蘭第二帝國時期最著名的帝國主義者。

他在英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也是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的策劃者。英國人對他的外交能力評價很高,認為同時代能與之抗衡者,只有兩個人:

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德國後起之秀俾斯麥。

“下任首相?”丁韙良自問自答道:“那不就是1855年了?”

“沒錯”,麥蓮說道:“越國征服交趾,交趾靠近緬甸。徵越軍在交趾的行動激怒了帕麥斯頓。楊烜推動怡和合併,正是為了向英國示好。

“交趾地處東南亞海上要道,境內礦產豐富,土地肥沃,法國人垂涎已久。沒想到,卻被越國搶了個先。法國與英國同樣是世仇,越王拉攏英國,也可以在交趾問題上對抗法國。

“諸君且看,越王必會以開發交趾為藉口,引誘怡和合併。怡和合併是件兩全其美的事,英商怡和洋行已經陷入困境,很可能會樂見其成。”

徵越軍征服越南後,越國在越南設立交趾省,人們也不自覺地改稱越南為交趾。那個只保留順天府一府之地的大南國,也遠離了人們的視線。

丁韙良頗受觸動,想不到怡和合併背後竟有這種深意。他對麥蓮油然生出一股敬意,剛才這番高論,前任專員馬沙利一定想不到也說不出。

唐約翰補充道:“專員先生,越國具有統一華夏的潛力和實力。這一點,不僅英國人看得很清楚,華夏士大夫階層也多有明見。一旦越國統一,必會開放全境對外通商。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越國軍隊、政府、學校、工商界中有很多美國人。我們在越國很有優勢,可要把握住機會,不能落在英國人後面呀。”

麥蓮苦笑一下,說道:“這就要靠你幫忙說合了。明天午宴上,我當場向越王提議兩國建交,你一定要多說好話。”

唐約翰哈哈大笑,說道:“放心放心,我一定玉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