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兵臨丸都

燕國居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集結了四十萬兵馬,兵力絲毫不弱於大晉的北伐軍團,這樣的事實讓華安頗為心驚,此次北伐是極其重要的決戰,是完全收復大晉失地的最後一戰,對華安的意義不言而喻,所以,必須取得完全的勝利,並收復幽州和平州。

不過,在出兵之前,華安顯然忽視了燕國以北的諸小國,沒有想到,濊貊、扶余和挹婁等與燕國敵對的小國,居然會出兵幫助燕國抵擋晉軍的北伐軍團,這是嚴重的戰略失誤,直接導致了燕國獲得大量的援軍,從而在兵力上與大晉軍團旗鼓相當。

“濊貊、扶余、挹婁等國,常年遭受燕國欺凌,居然會派兵增援燕國與我大晉為敵,真是豈有此理。”華安憤怒的吼道。

“王上息怒,此等小國不足為慮,就算他們全都支援燕國,我大晉軍隊也是可以戰勝他們的。”一名部下勸道。

“是啊!王上,我軍兵馬精銳,糧草充足,將士一心,而敵軍糧草不足,各小國援軍勢必各懷鬼胎,如此形勢,我大晉必然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又一名屬下說道。

“王上,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各小國出兵增援燕國,與我大晉為敵,如此,我大晉在滅燕之後,就可以順勢將這些小國全部滅掉,如此,我大晉又可以多出數州的土地。”一名部將說道。

華安聞言,覺得也是這個道理,各小國之所以增援燕國,與大晉軍隊為敵,多數是害怕唇亡齒寒,怕大晉在滅燕之後繼續北進,從而滅掉他們,不過,就算他們派遣兵馬增援燕國,也不會真的為了燕國而拼命,他們派軍前來多數是為了虛張聲勢,讓晉軍兵馬知難而退,從而維持燕國繼續佔據幽州和平州的現狀,當然,諸小國前來增援燕國,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燕國給了他們大量的財物,他們不好拒絕。

“你們說的對,既然這些小國不知死活的增援燕國,本王就要在滅燕之後,將這些小國全部消滅,並在遼東方向新置五州,以增加我大晉的土地。”華安興奮的說道。

“五州,王上心中已經有詳細的計劃了?”心腹屬下,好奇的問道。

華安走到地圖的前方,指著遼東方向的位置,正色道:“這裡是三韓,本王打算在此設定韓州,這裡是沃沮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可設定沃州,高句麗的都城丸都是個不錯的地方,可以在此設定丸州,濊貊的土地可設定濊州,至於,扶余和挹婁居住的地方,則設定北州,北州以北已經人跡罕至,凡是人能夠抵達的地方全都是北州的土地,這便是本王初步的計劃,不知此次能不能完成啊!”說完一臉的興奮。

眾屬下聞言,也全都跟著高興,畢竟,作為大晉的官員,看到大晉的土地變得越來越大,任何人都會非常高興的,並全都願意為此付出自己的力量。

“王上,三韓已經歸附大晉,若是在其領土設定州郡,三韓王族豈能答應,這不是逼著三韓王造反嗎?”一名部將擔憂的說道。

“這個無妨,只要我大晉王師駐守帶方郡,三韓王就無力反對,況且,只要他們聽話,他們應得的利益是不會少的,韓州官員的任命也會偏向三韓人,他們仍然可以繼續錦衣玉食。”華安正色說道。

顯然,只要先解決燕國,這些小國就沒有力量與大晉相抗衡了,屆時大晉想怎麼對付他們就可以怎麼對付,他們聽話則可以保留王位,繼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若是他們膽敢反抗大晉,就只有全部滅掉,並將他們的土地,變成與中原一模一樣的郡縣,徹底抹除他們的存在。

眾屬下聞言,皆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對華安的想法表示支援。

“王上,如今燕國方向的兵馬已經與我軍旗鼓相當,若是我軍再次從中原調兵十萬北上,必然可以一舉擊破燕國眾聯軍的防禦,從而攻破薊城,滅亡燕國,將大晉的失地全部收回。”一名屬下,正色建議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繼續增兵十萬,的確可以增加更大的優勢,本王打算親自統領十萬精銳增援河北,你們覺得如何?”

“屬下覺得不妥,王上當坐鎮洛陽城,豈能以身犯險,況且,我軍已經具備很大的優勢,只要將十萬大軍增援上去,必然可以徹底壓垮燕國方面的聯軍,根本不需要王上親自前往。”屬下勸道。

“前方有眾將領便足以,王上應該坐鎮洛陽城,以免洛陽城方向發生意外。”又一名屬下說道。

見眾屬下全都反對自己親自統兵增援河北,華安便只要答應,並考慮調撥哪支兵馬增援河北。

河北戰事極為重要,所以,華安必須調撥最精銳的兵馬增援上去,但洛陽城的防禦也非常重要,所以,華安又不敢將所有的精銳兵馬全部調離洛陽城周圍,以免心懷不軌之徒趁機進犯洛陽城。

“王上,此次增援河北,我們何不再次下聖旨,讓荊州軍團,派遣部分兵馬前往河北呢?”一名部下似乎看出了華安的憂慮,輕聲建議道。

華安聞言,微微搖了搖頭,正色道:“荊州等地接連發生民族叛亂,荊州軍的部分兵馬,正在圍剿叛軍,所以,即便我們以皇上的名義下達聖旨,他們也不會領命,而是以平叛為由,拒絕派兵北上,所以,還是算了吧!”

眾部下聞言,盡皆默然。

“報,王上,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叛軍足有十萬之眾,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鎮守交州的一萬荊州軍將士,已經被困在交趾城內動彈不得。”就在這時,傳來了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的訊息。

華安聞言,微微籲了口氣,交州這已經是第三次發生大規模的叛亂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裡就像毒瘤一樣,時不時的就會發作。

“交州發生大規模的叛亂,看來荊州軍需要出動精銳主力才能彈壓下去了,如此荊州軍主力離開襄陽,洛陽城方向就不會存在壓力了,王上可放心大膽的派遣精銳進入河北了。”一名部下興奮的說道。

華安點頭道:“你們說的沒錯,本王不用擔心荊州軍的威脅了,不過,為了讓荊州軍前往交州平叛,本王還是要上奏皇上,讓皇上下聖旨,敦促荊州軍主力儘快南下。”

“王上聖明,正該如此。”部下點頭稱是。

隨後,華安前往皇宮,將交州發生大規模叛亂的事情稟告了司馬聃,並很順利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僅僅一個時辰之後,聖旨便被送往襄陽城方向。

一日後,華安從洛陽城周邊的弘農、河南、河內三郡,抽調十萬精兵,並派遣大將諸葛雄統領,向河北增援而去。

幾日後,在襄陽城方向,桓溫接到了皇帝的聖旨,對於聖旨的內容,桓溫僅僅淡然一笑,交州發生大規模的叛亂,他豈能不聞不問,其麾下的半數精銳兵馬,在五日前前往交州了,剩餘的精銳兵馬正在準備,只要準備充分,便可以隨時出發。

“王上,後軍兵馬已經全部準備完畢。”部將輕聲彙報道。

桓溫滿意的點了點頭,正色道:“好,明日一早出發,向交州進軍。”

“王上,將全部精銳投入交州,實在是太冒險了,屬下擔心我們會失去荊州。”部下擔憂的說道。

桓溫無奈的說道:“失去又如何,荊州是大晉的土地,而不是我桓某人的,況且,交州的局勢非常險惡,若本王有所保留,交州很有可能會失去,若交州丟掉,本王豈不成了大晉的罪人了,到那時,荊州就更保不住了。”

顯然,交州還是很重要的,畢竟,若是交州失去了,廣州也就不安全了,而廣州一旦不安全,揚州、江州、荊州都將受到震動,大晉南部的半壁江山都將不穩,而桓溫覺得,必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在荊州軍精銳兵馬全部南下之後,在江北的荊州軍兵馬就只有不足三萬了,而且,全都是駐守各座城池的弱兵,實力比較弱小,不過,荊州境內沒有多少異族反叛勢力,所以,只要沒有大事發生,也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

在丸都城以南二十裡的位置,王猛親率的兩千五百晉軍精銳與三韓五千兵馬共計七千五百大軍,與沃沮三萬兵馬勝利的會師了。

一路上,兩路兵馬並沒有遇到太多的高句麗兵馬,最多也就是千人規模的小部隊,而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自然是因為高句麗的主力大軍全都進入遼東境內,在國內部署的兵馬過少的緣故,而且,國內的少量兵馬還要重點駐守丸都城,如此,駐守其餘城池和關隘的兵馬就更少了,如此少量的兵馬自然無法阻擋北進的兩路大軍,所以,兩路兵馬才會按時在丸都城以南二十裡的位置勝利會師。

勝利會師之後,沃沮王與麾下的眾部將,全都前往王猛的中軍大帳,準備聽從王猛的排程。

進入中軍大帳之中,沃沮王與麾下的部將,看到了三韓王及其麾下的將領,頓時眼神之中,噴出憤怒的火焰,彷彿要將對方吃掉一般。

三韓王與麾下的將領見沃沮王帶著麾下將領走了進來,同樣充滿了敵視的眼神,不過,由於理虧在前,三韓人眼神之中只有敵視,但卻沒有太多的怒火。

中軍大帳之中,頓時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彷彿只需一點火星便可以點燃,不過,王猛顯然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雙方在這個時候火併,並不符合大晉的利益。

“諸位請坐,本將知道你們雙方之間有一些誤會,不過,大敵當前形勢極為嚴峻,所以,本將希望你們雙方能夠互相體諒,如此,我們才能戰勝共同的敵人。”王猛說著看向大帳內的眾人。

馬韓王見狀,忙向沃沮王拱了拱手,正色道:“小王沒能約束好部下,對沃沮百姓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內心至今仍舊自責,還望沃沮王有大量,饒恕我們的過錯。”

牟韓王與辰韓王也拱了拱手,並齊聲道:“小王也向沃沮王請罪了。”說完眼神看向帳頂,顯得頗為不屑。

儘管道歉了,不過三韓王的口氣非常輕鬆,絲毫沒有真心悔過的沉重感,這讓沃沮王和麾下的部將非常的不滿,不過,三韓王畢竟還是認錯了,在王猛的中軍大帳內,沃沮王等人也不好再要求什麼,忍辱負重才是他們當下最應該做的,至於報仇雪恨,以後再做也不遲。

“哼……”沃沮王從鼻子中重重的哼了一聲,以作為回應,身後的眾部將也全都以敵視的眼神看向三韓王及其麾下部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猛見狀,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神色,頓了一下,指著眼前的地圖,正色說道:“諸位,這裡就是高句麗的都城丸都了,在丸都東南方向是綿延千里的馬訾水,我軍若要攻佔丸都,必須首先橫渡馬訾水,進而圍困丸都城。”說完看向眾人。

“將軍,馬訾水寬度超過百丈,若是敵軍在對岸部署兵馬,我軍很難橫渡啊!”

“是啊!我軍兵馬早已被敵軍發現,他們一定會在北岸部署防守的兵馬,我軍想要橫渡馬訾水,只怕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將軍,小王麾下的斥候已經探查過了,丸都城的高句麗兵馬足有三萬之眾,兵力比我軍少不了多少,我軍勝算只怕不大啊!”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王猛自然早就派遣細作進入了丸都城,所以,對丸都城內外高句麗大軍的部署特點非常的清楚,對戰勝高句麗充滿了信心。

“諸位不必擔心,本將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戰勝高句麗大軍,諸位只需服從本將的軍令即可,本將可以保證,此戰一定將高句麗大軍打得落花流水。”王猛自信的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