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極殿議事

建康城的太極殿之內,皇太后褚蒜子抱著只有兩歲的小皇帝司馬聃,端坐在龍椅之上,身旁是兩名侍候的小宮女,龍椅正前方佈設白紗帷。

大殿之上,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員幾乎全都到齊,何充、蔡謨、司馬昱、庾冰等重臣站在最前面,其餘官員按照品級高低分別排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皇帝司馬聃只有兩歲,是個貪玩的年紀,老老實實的端坐在母親的懷裡,對他來說完全就是個折磨,往往坐不了一刻便會扭動身體,甚至嚷嚷著要離開,皇太后褚蒜子只能不停的哄著,才能讓小皇帝稍微安分一點。

在大殿之上,所有的大臣都顯得比較憂慮,畢竟,趙國一支兩萬人馬的偏師突破蕪湖防線渡過江水,對大晉的江南是個巨大的威脅,甚至京城建康都處於危險之中。

大臣何充,首先出列道:“啟稟皇上、皇太后娘娘,趙國一支兩萬人馬的偏師已經渡過江水,正向京城方向殺來,此事萬分危急,請皇上、皇太后立即決斷。”

見趙國偏師已經渡江,褚蒜子心裡也是無比的緊張,他不懂軍事,自然不知該如何調配,忙問道:“趙國犯境,各位愛卿有何良策。”

一名大臣連忙出列奏道:“皇上、皇太后,我大晉京城附近的主力人馬,都被調往烏江渡口防禦石虎的主力大軍,京城附近已經無兵可調了,僅有的烏衣六營是用來防守京城的,萬萬不可隨意調動啊!”

褚蒜子聞言,心中更加緊張,一張俏臉嚇得蒼白,忙問道:“我堂堂大晉,難道就無兵可調了嗎?烏江渡口的兵馬可否暫時調回兩萬,以解燃眉之急呢?”

會稽王司馬昱連忙搖頭,道:“皇太后,此事萬萬不可,烏江渡口北岸,石虎的主力人馬正日夜趕造戰船,並不時的派遣戰船騷擾我南岸守軍,如今,我軍三萬兵馬守衛烏江渡口尚且不足,若是調離兩萬,剩下的一萬人馬可能就守不住渡口了,一旦渡口失守,石虎的主力大軍渡過江水,京城就一定守不住了,甚至整個江南都會失去。”

國舅庾冰,接著道:“若趙軍偏師進攻京城倒還算好,萬一這支偏師直接殺向烏江渡口,與渡口北岸的石虎主力人馬兩面夾擊,烏江渡口就危險了,而一旦渡口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是啊!是啊!必須讓烏江渡口的守軍做好防備,烏江渡口一定不能失守啊!”眾大臣連忙附和。

褚蒜子雖然不懂軍事,但從大臣的話中,他也能意識到烏江渡口的重要性,於是問道:“何愛卿,我大晉京城四周,難道就抽不出一兵一卒麼,可不可以放棄一些小的城池,以集中兵力。”

何充連忙回道:“太后的意思,老臣明白,退朝之後,老臣就派人,將丹徒、句容的全部三千兵馬調往烏江渡口,以增強渡口的防禦實力。

“准奏,有勞何愛卿了。”國難當頭,褚蒜子說話極為客氣。

何充聞言受寵若驚,忙道:“太后嚴重了,這都是老臣應該做的,老臣受先帝託孤之任,當全力效忠大晉,萬死不辭。”

褚蒜子隔著白沙帷,能清楚的看清何充的表情,那的確是一副為憂國憂民,忠心耿耿的表情,褚蒜子不禁欣慰的點了點頭。

見褚蒜子如此重視烏江渡口,而輕視京城的防禦,大臣蔡謨,連忙奏道:“皇太后,以臣之見,趙國偏師極有可能急襲京師啊!京師是我大晉的核心,滿朝的大臣和皇上都在這裡,只要京師被攻破,我大晉便會元氣大傷,所以,從現在開始,烏衣六營一定要進入戰備狀態,萬一趙國偏師進攻京城,也好有個抵擋。”

褚蒜子身為當朝太后,自然明白京城的重要性,他看向蔡謨,輕聲道:“蔡卿家所言極是,京城是大晉的根本,決不能讓趙軍攻破,蔡愛卿,京城的城防就交給你了。”

蔡謨聞言,抱拳道:“太后放心,老臣一定竭盡全力,佈置京城城防。”

褚蒜子點了點頭,頓了頓,突然問道:“何愛卿,前往交州平叛的北伐軍可有訊息,哀家記得,上個月已經下令招其返京了,不知現在到了何處。”

何充連忙奏道:“稟太后,據傳令的士兵回報,十日之前,北伐軍的前鋒騎兵已經抵達番禺城,後續的主力步兵也已經出了交州,不過,距離京城還有很遠的路啊!”說完,何充一臉的苦澀。

“番禺城據此兩千多裡,只怕遠水解不了近渴。”

“是啊!兩千多裡,騎兵至少需要一個多月,步兵剛出交州,只怕抵達京城已是三個月之後了。”

大殿上的大臣們,頓時議論了起來。

褚蒜子見華安的北伐軍還遠在廣州的番禺城,心下不禁有些失望,小時候的經歷仍映在她的腦海中,她相信,只要華安的北伐軍及時返回,便可輕鬆化解這場危機。

事實上,以烏江渡口為核心的一大塊區域,本身就是北伐軍的防禦範圍,是北伐軍的奉命南征,造成這塊區域的防禦空白,從而讓趙國大軍可以橫衝直撞,甚至讓其一支偏師渡過江水。

何充在嘴裡唸叨著北伐軍的名字,突然一拍腦袋,抱拳道:“太后,老臣真是糊塗,其實在京城北門外二十餘裡,還有一萬人馬,只是並不在我軍編制,所以老夫差點忘了。”

“何愛卿,京城附近竟還有一萬人馬,是哪支部隊。”褚蒜子連忙問道。

何充奏道:“稟太后,是北伐軍的屯田人馬,前幾年石虎大規模徵兵,我大晉為了做出應對,也對全國的軍隊進行臨時擴軍,當時,北伐軍臨時擴兵兩萬人馬,幾個月後,石虎遣散大批兵馬,我大晉為了節省開支,也將臨時徵召的士兵全部遣散回家,只是北伐軍的兩萬人馬沒有被遣散,而是在江北的大片土地上屯田,如今,現有一萬人馬在京城以北不遠處,另外一萬人馬在江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