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零三章 擴軍兩萬

在益州方向,經過華安所部人馬的不懈努力,汶山、漢嘉、鍵為等郡逐漸穩定下來,叛軍的殘餘勢力被一步步的清除和消滅。

益州的西北部是整個益州的核心區域,這裡穩定下來了,就意味著整個益州的大半人口和多數的良田都在華安的控制之下了。

在清剿叛軍殘餘的同時,華安不忘收攏蜀中的民心,並根據益州的實際情況,採取減稅和免稅的措施,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產的積極性。

尤其是對飼養牲畜家禽,給予全部的免稅,其中,耕牛和馬匹的飼養不但免稅,還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透過這種方式提高蜀中的耕牛和馬匹的數量。

畢竟,這兩樣牲畜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耕牛是春耕的主要動力,沒有足夠的耕牛,將嚴重影響春耕的質量,進而影響到秋收後的收成,戰馬可以組建騎兵,沒有足夠的馬匹,騎兵無法達到一個可觀的規模。

同時,驢子、騾子,等牲畜也可以駕車,華安亦支援老百姓能養的就養一些,為了避免重要牲畜的減少,更是明令禁止宰殺馬匹和耕牛,有違反者嚴懲不貸,牲畜生病,獸醫要及時給予救治,決不能因為百姓暫時沒錢就不治,萬一百姓付不起治療的費用,全部由官家買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此一系列的惠民措施,一經公佈立即得到了蜀中百姓的全力擁護,蜀中民心漸漸向華安靠攏。

一個多月後,華安派往建康城的五名親兵,順利的返回了成都,並帶來了朝廷正式任命其都督益州諸軍事的訊息。

任命的官文和朝廷的使者都在半路上,並與新任的益州刺史常璩一路,估計半個月之後,會抵達成都。

等了一個多月,華安終於等到了朝廷正式任命其都督益州諸軍事的訊息,心頭不禁萬分激動,如此一來,自己都督的區域,人口規模已經達到近兩百萬,組建一支十萬人規模的大軍是綽綽有餘了。

這樣一來,自己便可以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北伐關中,從而實現心中的理想。

華安在得知這一訊息之後,第一時間將情況告訴了張育和謝思明等人,並召集眾人商議,下一步的打算,畢竟,此時華安已經得到都督益州諸軍事的職位,對益州的東南部的叛軍不能無動於衷,必須要有計劃的清除叛軍,從而收復整個益州。

在中軍大帳之中,華安將朝廷任命自己都督益州諸軍事,和常璩為新任益州刺史的詳細訊息,再一次告訴了眾人,並說出口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在華安的計劃中,除了軍事方面,其它的民生等方面都劃撥給常璩了,畢竟,常璩才是朝廷新任的益州刺史,而且是單車刺史,專門負責益州的吏治、民生等諸多事物,除了軍事之外,其它的事物都歸他管。

而華安在益州的職位是都督益州諸軍事,也就是除了軍事方面的事情,其它的都不用管,也不該管。

眼下華安所部大軍在益州的兵力高大兩萬多,但是分散控制益州西北部的數郡後,兵力便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對於逃往益州東南部的叛軍主力人馬,華安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益州的西北部分才是益州的核心,若是將主力人馬派往東南部剿殺叛軍,則成都方向的兵力必然不足,如此一來,一旦遭到西北方向吐谷渾的進攻,後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叛軍一部人馬已經逃往吐谷渾方向,能否說服吐谷渾出兵益州,真的很難判斷,但作為三軍統帥,華安不能有僥倖的心裡,不管吐谷渾會不會進攻益州,華安都必須按照他會進攻來準備,以免真的遇到吐谷渾大軍時,手忙腳亂。

為了應對吐谷渾可能的進攻,華安接下來的首要任務是保住益州西北部的膏腴之地,並略微向南擴充套件,以展示自己都督益州諸軍事的決心。

按照目前華安實際控制的區域,其面積僅僅是益州面積的三分之一,益州八郡之中的四個郡都還沒有控制,這顯然有些說不過去。

為了體現自己都督益州軍事的政績,華安決定在益州境內緊急擴軍,將主要幾支人馬的力量全部擴充一倍,並相應的調整各將領的都督區域。

按照華安的計劃,將提拔蜀中舊將李亮的職位,並讓其將麾下的五千人馬擴充為一萬人馬,大軍擴充完畢後,李亮將要向南控制南方的越雋郡,並最終都督越雋郡和漢嘉郡的軍事,保障益州南部的穩定。

原蜀中大將李奕的職位同樣要給予提拔,並讓其將麾下現有的五千人馬擴充為一萬人馬,並隨後向南進發,連續控制江陽郡和朱提郡,並負責鎮守江陽、朱提、鍵為三郡,保障益州東南部分的安全。

如此一來,益州就剩下東南方向最大的牂牁郡還在叛軍的手中了,牂牁郡的土地面積佔了蜀中的至少四成,人口卻極少,在崇山峻嶺之中圍剿叛軍並非易事,因此,暫時只能擱置,待日後有機會再收復不遲。

在益州最核心的蜀郡,鐵牛麾下的北伐軍也將擴編為兩萬人馬,並負責控制蜀軍、汶山郡,以及梁州的新都郡和廣漢郡,全力守衛這塊最核心的區域。

按照華安的部署,鐵牛的主力人馬主要負責防備西北方向的吐谷渾,李奕麾下的一萬人馬,主要的防備物件是牂牁郡的叛軍,而李亮麾下的一萬大軍則可以作為後援,隨時支援任意一個方向,從而使蜀中穩如泰山。

聽了華安的計劃,張育和謝思明都比較認可,各軍將領也沒有什麼異議,只是一下子擴充兩萬兵力,各種軍事物資的供應,可能會跟不上,尤其是鎧甲類的防具,製造起來頗為麻煩,兩萬套鎧甲,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製作完成的。

為此,華安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解決辦法,只得讓新招的士兵布衣入伍,用最簡單的武器進行訓練,待各種裝備製作完成後,再發放給他們。

商議完擴軍備戰的各種事宜,華安連忙以官文的形勢,通知遠在漢嘉城和武陽城的李亮和李奕,讓他們二人立即按照指示,擴充軍力,並準備好向西南部的三郡擴充套件控制。

鐵牛就留在成都,自然立刻就接到了命令,並立即開始著手招兵事宜,由於北伐軍的名號使用已久,且對趙國大軍有震懾的作用,因此,雖然新招收的士兵都是益州百姓,但鐵牛麾下的這支人馬,仍舊叫北伐軍,以保持這支有著優秀傳統軍隊的番號。

益州方向的擴軍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華安一面等待著朝廷使者的到來,一面開始考慮梁州方向的擴軍,只是益州一下子擴軍太多,若是梁州方向再大規模的擴軍,蜀中的財政只怕有些承受不了。

如今,蜀中的經濟剛剛開始發展,若是因為急促擴軍,造成經濟發展的破壞,就有些得不償失了,但數年之後,中原便會大亂,此時不及早擴軍,便不能有足夠的時間,將新兵訓練成傲視天下的勁旅,為此,華安頭痛不已。

在中軍大帳中,華安將心中的憂慮告訴了張育和謝思明,二人聽了之後,極力的為華安出謀劃策,並想出了好多種應對的辦法。

其中,最讓華安滿意的一種辦法,是臨時訓練農閒的百姓,讓這些百姓在自己的家門口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從而將其培養成具備很高軍事素質的兵民,一旦需要的時候,便可以立即徵召入伍,只需進行簡單的訓練,便可形成戰鬥力,從而省去了許多新兵訓練的時間。

對於此項建議,華安是極為滿意,並決定立即派遣陳霆麾下的三千人馬返回梁州,並分散於梓潼、巴西、巴東、巴郡、涪陵、漢中等地,以鄉村為單位,對農閒的百姓進行軍事訓練,以培養蜀中百姓的軍事素質,而且規定,凡是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男子必須接受訓練,為了減少百姓們可能產生的抵觸情緒,華安對參與軍事訓練的百姓,給予一定的免稅優惠,以增加百姓參與軍事訓練的積極性。

在繼續等待了大半個月後,新任的益州刺史常璩和十幾名官員,以及朝廷的使者,終於抵達了成都。

華安接受朝廷的任命,正式獲得了都督益州諸軍事的權利,朝廷的任命書上寫的很清楚,任命華安為使持節,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領梁州刺史。

常璩抵達成都之後,受到了成都官員的熱情歡迎,畢竟,常璩本就是蜀中舊臣,和成都的現有官員都是老熟人了,而且,由於其性格溫和,善於交際,深得蜀中官員之心,而且,大晉朝廷任命蜀中舊臣為益州刺史,顯示了對蜀中舊臣的寬容和重用,不禁讓蜀中官員心頭暖洋洋的。

在常璩抵達成都的第二日,華安便將蜀中除了軍事之外的所有事物都移交給了常璩,並表示會全力支持常璩行使單車刺史的權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