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零一章 無月不戰

見候霸即將逃遠,冉閔取出腰間的大弓,彎弓搭箭對著候霸的後心就是一箭,這一箭的力度極大,箭矢以極快的速度飛向候霸的後心。

在逃跑的時候,候霸就一直留心背後的情況,瞥眼見冉閔彎弓搭箭便暗自做了準備,在箭矢飛來的一瞬間,身體向下一俯,躲過了致命的一箭。

雷霆萬鈞的一箭居然被候霸躲過了,冉閔大吃一驚,此刻,鄴城周遭足有二十萬胡人聚集,為了早日除掉這些胡人,冉閔放棄追擊候霸,轉身兵分多路,斬殺鄴城周邊的胡人,以穩定鄴城的形勢。

經過連續數日的屠戮,鄴城周邊二十餘萬胡人,除了成功逃往襄國的,剩下的全都被乞活軍和魏國百姓斬殺,由於屍體太多,一時間來不及挖坑掩埋,便全部遺棄在鄴城外圍的溝壑之中,任由豺狼啃食。

在穩定了鄴城的形勢後,冉閔開始整頓麾下的乞活軍,並決心大肆擴軍,以攻滅所有的胡人,建立真正的霸業。

除了最精銳的乞活死士營,冉閔還將所有乞活軍之中最精銳的人馬編在一起,組成九支乞活近衛營,也稱近衛九營,作為其親衛人馬,其中每營千人,共九千人,加上死士營的千餘人,共有一萬人馬。

這一萬人馬算是新組建的魏國最精銳的力量了,剩下的數萬乞活軍,以三千人為一軍,組建了乞活十九軍,分別代表了天下的十九個州,如乞活荊州軍,乞活幷州軍,乞活雍州軍等等,這十九支大軍是魏國對外作戰的主力,也是冉閔稱霸中原的核心力量,而那些新加入大軍的百姓,則全部作為乞活十九軍的後背力量,隨時可以根據任務的需求,加入乞活十九軍,從而壯大乞活十九軍的力量。

冉閔擅自稱帝,並下令驅除所有的胡人,這一行動自然引起了趙國之內,所有胡人將領的反感和憤怒。

趙國的太宰趙庶、太尉張舉,中軍將軍張春、光祿大夫石嶽、撫軍將軍石寧、武衛將軍張季等全部投靠佔據襄國的石袛,並聯合上表,要求新興王石袛榮登帝位,以團結中原地區的胡人勢力,與冉閔分庭抗禮,並最終消滅冉閔的大魏政權。

另外,趙國的幾位大將也全部佔據了鄴城周邊的城池,對冉閔的大魏政權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中,汝陰王石琨佔據冀州,撫軍將軍張沈佔據滏口,大將張賀度佔據石瀆、建義將軍段勤佔據黎陽城,寧南將軍楊群佔據桑壁,劉國佔據陽城,段龕佔據陳留,姚戈仲佔據灄頭,蒲洪佔據枋頭,這些軍事集團各有兵種數萬,可謂對冉閔的大魏政權,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大有將大魏政權扼殺在搖籃裡的趨勢。

大魏政權剛剛組建不久,趙國汝陰王石琨便匯同大將張舉、王朗,率先領兵向鄴城方向進攻,以表明自己反對冉閔的態度。

面對石琨等人的七萬大軍,冉閔並沒有絲毫的害怕,並親自率領麾下的乞活死士營一千餘勇士,出城與石琨的七萬大軍對峙,並率先發起進攻。

冉閔手持雙刃矛,策馬攻擊,所想披靡,並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人馬,直接殺向了石琨的指揮台,準備斬殺石琨、張舉與王朗,從而讓其七萬大軍群龍無首,以利於殲滅。

面對如戰神一般的冉閔,胡人將士紛紛退讓,不肯退讓的便被雙刃矛刺死,冉閔坐下朱龍馬快如閃電,很快便奔至石琨的指揮台。

見冉閔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殺至眼前,汝陰王石琨與身旁的張舉、王朗皆是大驚,此刻,若是再不躲避,憑藉冉閔的強悍武力,他們三人是必死無疑了。

“上馬,撤。”石琨可不想就這麼死去,於是,連忙跨上戰馬,脫離指揮的位置向軍陣後方逃去,張舉、王朗當然也不會傻站著,也跟著一同策馬奔逃。

冉閔殺向趙軍的指揮台,趙軍護衛隊士兵無力阻擋,並接連後退,冉閔手持雙刃矛,用力一擊將趙軍的大纛砍斷,並掛在雙刃矛的矛尖,來回擺動。

正在廝殺的雙方將士自然都看到了這一幕場景,乞活死士營的勇士們見狀,自然是士氣大漲,威力倍增,而趙軍將士則是士氣全無,甚至認為他們的主將已經被斬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戰場之上,群龍無首是最可怕的,如今,趙軍的主將石琨與副將王朗、張舉盡皆脫離指揮的位置,這就造成了趙軍隊伍的群龍無首。

如此一來,趙國的七萬主力大軍,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戰場上亂竄,甚至有眾多將士開始向襄國方向潰逃。

“將士們,全力追殺。”見趙軍主力已經混亂,冉閔下達了追殺趙軍的命令。

乞活死士營雖然只有一千餘勇士,但戰力極其強悍,在冉閔的命令下,開始全力追殺逃跑的趙軍士兵。

戰鬥進行一個多時辰之後,便完全結束,此戰,冉閔以一千人馬的兵力大破石琨的七萬大軍,並以極其微小的代價,斬殺了石琨麾下的三千將士。

冉閔僅憑一千人馬的力量,便擊潰了趙軍的七萬人馬,這一事實大大的增長了大魏國將士的信心,此時,盤踞在周邊的胡人兵馬仍非常的強大,為了消滅這些胡人武裝,早日平定中原,石閔與李農首先將目標選在石瀆,並立即率領主力大軍前往石瀆討伐趙將張賀度。

為了全面擊潰張賀度,石閔調動了鄴城方向的主力大軍,僅留下少部分兵力防守鄴城。

就在石閔與李農率領乞活軍主力,前往石瀆討伐張賀度的時候,被軟禁在宮中的石鑑坐不住了,他在得知這一訊息後,連忙派遣自己的心腹太監前往鄴城西面的滏口,告訴據守滏口的張沈,讓其率領主力大軍偷襲鄴城,以解救自己。

然而,石鑑的心腹太監已經被冉閔買通,畢竟,宮中的太監都是華夏子孫,從骨子裡痛恨羯人。

在石瀆方向,冉閔與李農的主力大軍,接連戰勝張賀度,並將石瀆城團團包圍,準備一舉攻破石瀆,徹底摧毀張賀度軍事集團,然後,鄴城方向傳來的訊息,卻讓冉閔和李農非常的擔心。

為了防止鄴城出現意外,冉閔與李農在商議一番後,決定放棄繼續攻打石瀆城,率領主力大軍返回鄴城。

在返回鄴城後,冉閔一不做二不休,將石鑑斬殺,並將石虎的二十八個孫子全部斬殺,如此一來,除了石袛和石琨,石虎的子孫全部被消滅。

冉閔殺了石鑑,這更加引起了趙國諸將的憤怒,姚戈仲、蒲洪等將領,不間斷的率領大軍向鄴城殺來,以圖消滅冉閔的大魏政權。

但在冉閔與麾下乞活軍的努力下,趙軍每次都是大敗而歸,從沒有佔到一點便宜。

為了剿滅中原的胡人軍事集團,冉閔與李農也是經常率領大軍向鄴城的四周進攻,並頗有斬獲,每次大戰都殲滅了大量的胡人武裝。

如此,在以鄴城為中心的大片區域,冉閔與眾胡聯軍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血戰,可謂日日相攻,無月不戰,河北的大片土地,都成了雙方爭奪的戰場。

黃河以北的廝殺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這一情況,自然被江南的大晉朝廷看在了眼裡,為了趁機收復本應該屬於大晉的土地,大晉朝廷任命揚州刺史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準備北伐的各種事宜,並同時讓荊州方向的桓溫和雍州方向的華安做好接應揚州軍團的準備。

然而,為了自身的利益,大晉朝廷並不會立刻發動北伐戰爭,而是讓黃河以北的冉閔與眾胡聯軍互相廝殺,待雙方兩敗俱傷之後,方可坐收漁翁之利。

與大晉朝廷一樣,遼東方向的燕王慕容俊也有同樣的想法,此刻,慕容俊麾下的二十萬精兵已經在龍城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殺奔中原,從而擴大自己的國土。

在雍州方向,經過近半年的努力,關中八百裡秦川已經基本上處於穩定狀態,新組建的關中軍團也初步形成了戰鬥力。

為了應付日後的大規模騎兵戰爭,關中軍團的六萬人馬,是清一色的騎兵軍團,王猛與猛將鄧羌負責管理這支部隊,當然,在這支隊伍中還安插了華安的幾十名親信,以便讓華安隨時掌握關中軍團的動態,以利於控制。

在穩定關中的這段日子裡,華安從沒有放鬆對鄴城方向的關注,鄴城方向發生的各種事情,斥候與聰士,都如實的向華安做了彙報。

透過斥候和聰士的彙報,華安得知了鄴城方向,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候霸秘密潛入鄴城,利用夜晚偷襲乞活軍巡邏隊,並被冉閔徹底挫敗,而後為了逃跑,在街道上大肆屠殺中原百姓,從而造成了鄴城的混亂,進而激怒乞活軍將士和中原百姓,最終讓冉閔下定決心,徹底驅除和屠戮鄴城周邊的全部胡人,結果直接造成了鄴城周邊二十萬胡人被屠戮殆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