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八章 鄴城嚴重缺糧

冉閔看向眾將領,大聲問道:“鄴城還有多少軍糧?”

“皇上,鄴城軍糧已經不足五千旦,半個月後,我鄴城數萬大軍就要斷糧了。”一名部將無奈的說道。

冉閔聞言,籲了口氣,大聲道:“立即傳令,讓城內的三萬主力大軍,立即增援魯口,八千乞活近衛隨朕前往中山郡徵糧,剩餘人馬守城。”

部將們聞言大驚,忙勸道:“皇上,主力傾巢而出,倘若有敵軍進攻鄴城,可如何是好呢?”

“鄴城缺乏糧草,主力大軍呆在成內也會被餓死,如今,燕國主力日夜攻打魯口,魯口已經告急,讓主力大軍前往魯口,一來可以抵擋燕國大軍,二來,魯口附近還有餘糧,可以填不飽主力大軍的肚子。”冉閔大聲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部將又問:“既然如此,皇上為何不親自前往魯口抵禦燕軍,而要前往中山徵糧呢?”

冉閔笑了笑,大聲道:“中山郡在魯口西側,朕率精兵前往中山郡,一來可以徵集大軍所需的糧草,二來可以從西部向燕國大軍的側翼發起進攻,從而與魯口的王將軍兩面夾擊,徹底擊潰燕國兵馬,並一路向北,進逼薊城,斬殺慕容俊。”說完眼神之中,露出了自信的神色。

部將聞言,大半認可冉閔的戰略,但對揮師北進,直逼薊城,都持保留態度,並勸說冉閔要緩圖燕國。

但冉閔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大魏國缺糧問題越發嚴重,這嚴重制約了國力,而冀州北部和幽州遭受戰亂的幅度要小得多,儘快拿下幽州,可以有效的解決國內缺糧的危機,為此,冉閔必須孤注一擲,全力向北進攻。

其實,冉閔還有另外一條選擇,那便是揮師南下,佔領晉國的魚米之鄉,從而解決國內缺糧的危機,但這樣一來,勢必要與晉國大軍發生大戰,他並不認為晉國強大而燕國弱小,而是,一旦與晉國開戰,燕國就坐收漁翁之利了,一旦魏晉戰力衰竭,燕國極有可能揮師南下,佔領整個天下。

而在冉閔的心中,燕國慕容氏是胡虜之輩,若讓燕國佔領整個天下,那麼,華夏一族也就不存在了,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當然,若是全力向北進攻,江南的晉國也會坐收漁翁之利,並且,自己在黃河以南的部將,都已經投靠了晉國,但天下的格局就是如此無奈,他必須在攻打晉國還是攻打燕國之間,做出一個明確選擇,而不論他如何選擇,都會有一個敵國坐收漁翁之利。

為了華夏一族的血脈能夠延續下去,他下定決定,放棄黃河以南的兗、豫各州,率領主力大軍全力對抗燕國的南下大軍,就算是同歸於盡,他也無怨無悔。

進行簡單的備戰之後,鄴城三萬主力乞活軍,向魯口方向增援而去,而冉閔則親率八千精銳乞活近衛,向常山郡進發。

######

在洛陽城之中,華安接到了朝廷的回覆,與他之前預料的情況一樣,朝廷果然沒有同意遷都洛陽一事,並否決了對冉閔的招降,而且,下令嚴守邊境,不得隨意渡河北進,也不得給予魏國糧草的支援。

“朝廷這些大人們會如何決策,本將不用想都能知道。”華安調侃的噫籲了一句,並看向麾下的部將。

“將軍,屬下以為,朝廷的決策並無任何不妥之處,隔岸觀火不是挺好的嗎?”張育小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本將也沒說朝廷的決策不對,只是,冉閔若是迅速敗亡,對我大晉也並非好事啊!”

“將軍多慮了,冉閔驍勇善戰,曾以數千乞活軍,大破燕國的數萬精銳,如此看來,乞活軍的戰力不可小覷,不會那麼快敗亡的。”張育說道。

華安看向眾將,問道:“怎麼,你們也這麼認為。”

王三道:“大哥,冉閔憑藉精銳的乞活軍,已經在河北殺出了一片天下,兩年多來,幾乎從未打過敗仗,燕國雖有二十萬精銳,但鹿死誰手,真的很難預料。”

“是啊!將軍,冉閔與慕容俊鹿死誰手都未可預料,怎麼能說冉閔會迅速敗亡呢?”諸葛雄大聲說道。

“將軍,朝廷大概是覺得冉閔勝算更大,所以,讓我軍謹守邊境,讓冉閔得不到糧草,從而削弱魏國大軍的實力。”鄧羌猜測道。

“冉閔與慕容俊最好是兩敗俱傷,這樣一來,我大晉收復河北與遼東就輕而易舉了。”一名將領更是假想了起來。

華安聞言,笑了笑,輕聲道:“你們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不過,魏國缺乏糧草是最大的劣勢,冉閔就算再怎麼英勇,在沒有糧草支撐的情況下,也是堅持不了多久的,也許要不了多久,魏國就會崩潰了。”

部將聞言,皆是一臉不信的表情,華安擺了擺手,讓部將各自回去備戰。

部將走後,華安與張育在大帳中,商議一旦渡河北進,該從何處下手,出動多少大軍等事宜。

“報,將軍,數年前派往鄴城的幾名斥候回來了。”就在這時,親兵彙報了鄴城斥候返回的訊息。

華安聞言,怔了一下,猶豫了片刻,輕聲道:“讓他們進來。”

很快,幾名斥候進入了中軍大帳,並無力的跪拜行禮。

一見幾名斥候的模樣,華安與身旁的張育皆是大吃一驚,這些斥候,皆是面黃肌瘦的模樣,看上去完全不像是自己派遣的斥候,而是逃難的難民。

華安連忙伸手讓幾名斥候起身,並詫異的問道:“你們幾個,怎麼瘦成這樣,幾天沒吃飯了?”

“將軍,鄴城極度缺糧,我們幾個已經幾個月沒有吃到糧食了,實在餓得不行,聽說將軍已經到了洛陽,我們便擅離職守,偷偷前來,還請將軍恕罪。”一名斥候,抱拳說道。

“幾個月沒有吃到糧食,那你們幾個是怎麼活下來的。”張育聞言,詫異的問道。

斥候回道:“稟將軍,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在山中採野果、挖野菜充飢,而後,野果被摘光了,野菜被挖光了,便挖草根充飢,再然後便是以樹葉草葉為食,而後連樹皮也扒光了,最後只得吃土充飢,為此,死了好些人。”

“是啊!將軍,最近幾個月鄴城缺糧愈發嚴重,已經出現易子相食的慘劇了。”另一名斥候補充道。

華安聞言,心下大為震驚,他萬萬沒有想到,鄴城缺糧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就連自己派遣的斥候,都沒有辦法取得糧食。

“既然鄴城如此缺糧,那鄴城還有多少大軍?魏國軍隊手裡有糧食嗎?”華安正色問道。

斥候回道:“回稟將軍,鄴城主力大軍已經兵分兩路,分別向魯口和中山方向奔去,留守城內的兵馬僅有五千左右,糧草估計還有數千旦。”

“將軍,鄴城僅有五千人馬,這豈不是我軍投降鄴城的絕佳機會嗎?”張育高興的說道。

華安瞪了張育一眼,輕聲道:“你難道忘了朝廷的禁令了。”

“呵呵!屬下一時激動,忘了。”張育笑道。

華安微微斥了一聲,看向幾名斥候,正色問道:“鄴城還有多少百姓,本將要儘可能準確的數字。”

斥候回道:“將軍,鄴城原本足有三十萬百姓,可為了尋找食物已經相繼離開鄴城,並在周圍的山中聚集,城內的百姓應該不足五萬,而且,每日都要出城尋找食物,以鄴城周圍方圓三十裡算的話,應該仍有二十萬左右。”

華安點了點頭,輕聲道:“鄴城的百姓如此缺糧,而我軍在洛陽已經囤積了十萬旦軍糧,卻不能施以援手,這讓本將心裡何安?”

“將軍,軍糧是大軍的命脈,而且,朝廷已經下了嚴令,不許向魏國提供糧草,將軍可要三思啊!”見華安有為魏國百姓提供糧草的意思,張育小聲提醒道。

華安看向幾名斥候,輕聲道:“沒你們的事了,先下去吧!”

幾名斥候聞令,先後退出中軍大帳。

斥候都離開中軍大帳之後,華安看向張育,小聲說道:“朝廷下令不許向魏國提供糧草,是為了削弱魏軍的實力,可如今,在鄴城的魏國兵馬仍有數千旦糧草,而老百姓卻已經斷糧了,這件事,若是本將不知道還好,可如今本將既然已經知道了,就決不能袖手旁觀,讓鄴城的二十萬百姓活活餓死。”

“將軍,若是讓朝廷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張育小聲的說道。

華安笑了笑,輕聲道:“若是我軍派遣兵馬,大規模的向鄴城運輸糧草,自然會被朝廷發現,但若是讓那些膽大的商人,小批多次的向鄴城方向販賣糧草,朝廷便很難發現,況且,就算被發現了,我們也沒有多大的罪過,最多也就是疏忽的責任罷了,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如何?”

“既然將軍已經決定了,那屬下奉命執行就是了,為了鄴城的老百姓,被朝廷治罪也值了。”張育正色領命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