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章 抵達朝歌

慕容恪何嘗不想早日突襲鄴城,不過眼前的襄國城就像一個釘子一樣,插在了突襲鄴城的道路上,若是放過襄國城,直接向鄴城進發,慕容恪總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擔心襄國的守軍會截斷所部大軍的糧道,而且,襄國同樣是河北的一座重要城池,攻下襄國城對於大燕國來說,同樣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況且,慕容恪早有打散,準備先攻下襄國,而後以襄國為跳板,向鄴城進攻。

“襄國城極為重要,況且在我軍進攻鄴城的道路上,必須要首先攻破襄國城,然後再向鄴城進發,如此,方可萬無一失。”慕容恪正色說道。

慕容霸點了點頭,輕聲道:“也好,再過數日,我軍數萬援兵便會抵達襄國,這樣一來,我們便有更多的兵馬進攻鄴城了。”

原來,燕國南下的二十萬兵馬,除了慕容恪的十萬精銳攻打冉閔,慕容評的五萬大軍進攻魯口,另外還有五萬精銳作為戰略預備隊,隨時準備策應各方。

而這五萬預備隊,即將增援慕容恪,以增強進攻鄴城的兵力,同時,燕王慕容俊在國內積極徵兵,再次組建了十萬兵馬,並在幽州和冀州的北部進行訓練,以作為南下大軍的後備力量。

“報,將軍,據探子回報,近幾日,鄴城持續增兵,估計總兵力已經高達五萬之眾。”就在這時,一名小校前來彙報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慕容恪與麾下的將領聞言,皆是有些驚訝,按照之前的彙報,冉閔離開鄴城之時,鄴城的守軍根本就不滿萬,如今,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的部隊,這著實讓他們有些驚訝。

“四哥,鄴城為何一下子多出了這麼多的兵馬,五萬大軍,這可不是小數目啊!”慕容霸驚訝的說道。

慕容恪思考了片刻, 輕聲道:“若我所料不錯,魏國已經將鄴城周邊郡縣的兵馬全部調入的鄴城,如此,拼湊出五萬兵馬,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將軍說的對,汲郡、魏郡、頓丘、陽平數郡皆有兵馬駐紮,若將這些郡縣的兵馬全部調入鄴城,的確可以拼湊出五萬人馬,只是這樣一來,鄴城以南的數郡就完全無兵防守了,晉國大軍一旦北進,可輕而易舉的取得鄴城以南的大片土地,而且,不用損耗一兵一卒。”一名燕軍將領輕聲說道。

“四哥,若果真如此,那晉國朝廷豈不是佔了大便宜了,我軍浴血奮戰而晉軍可以不費吹飛之力的佔領郡縣,這太不公平了。”慕容霸大聲說道。

慕容恪無奈的點了點頭,輕聲道:“不公平又能如何,魏國臣民與晉國臣民皆是同族,而我大燕國卻是他們眼中的異族,冉閔自建國以來,便以驅除六夷為己任,並從不與晉國為敵啊!”

慕容霸聞言,點了點頭,正色道:“若是晉軍各路主力大軍,全部北渡黃河,那我大燕與晉國劃黃河而治的計劃,就完全無法實現了。”

畢竟,他們瞭解晉軍的兵力,在黃河的南岸,大晉的多路軍團,足有三十萬大軍,實力在燕軍之上,若是這三十餘萬主力兵馬,全部渡河北上,並在河北佔據數郡的土地,那麼,燕軍飲馬黃河的計劃就會徹底的失敗,並不得不固守已經佔據的土地,放棄繼續南下的打算。

“報,將軍,據探子回報,魏國朝廷已經向晉庭上表稱臣,並乞求晉軍援兵增援鄴城,如今,已有一萬晉軍主力兵馬抵達鄴城以南的安陽城,一定是為了增援鄴城而來的。”就在這時,又一名小校前來彙報道。

慕容恪與麾下的眾將,聽說這個訊息,皆是大驚失色,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魏國朝廷已經向晉國稱臣了,而一旦魏國依附於晉庭,魏晉兩軍聯合在一切,當對南下的燕軍主力造成巨大的威脅,後果,不堪設想。

“四哥,魏國向晉庭稱臣,並求得晉軍派軍支援,此事至關重要,必須立即向二哥彙報。”慕容霸聞言,大聲說道。

慕容恪點了點頭,正色道:“這是自然,我會立即派遣心腹,將這個訊息向四哥彙報的,不過,眼下我軍的當務之急,是立即準備好攻城器械,儘快攻下襄國城,就算晉軍北進,但我大燕國只要攻下襄國城,便可阻擋晉軍進一步北進,從而穩定河北的大半土地。”

慕容恪的想法很現實,畢竟,在鄴城和襄國之間,基本上全是開闊的平原地帶,而在平原地帶,騎兵的威力可以得到極大的發揮,燕國大軍以騎兵為主,只要以襄國為基地,利用騎兵的優勢,完全有能力將以步兵為主的晉軍阻擋在襄國和鄴城之間,從而形成拉鋸的態勢。

聽了慕容恪的分析,燕國眾將皆明白襄國的重要性,並立即加速備戰,以儘快攻下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的襄國城。

同時,慕容恪也將魏國向大晉朝廷稱臣一事,向遠在幽州薊城的燕王慕容俊作了彙報,並請求慕容俊的下一步指示。

#####

在汲郡方向,鄧羌麾下的三萬主力騎兵,已經抵達汲郡最北端的林慮城,並扎下營寨,隨時準備奉命增援鄴城,而在汲郡最東端的朝歌城,華安與麾下的三萬人馬也抵達了這裡,並扎下營寨,以等候正在趕來的梁州軍團兵馬,準備匯合之後,再繼續向鄴城方向行進,以增援岌岌可危的大魏國。

在中軍大帳之中,各軍部將正在向華安彙報各自兵馬的狀況,以讓華安確認麾下的兵馬,是否進入了可以作戰的狀態。

“報,將軍,張大人押運數萬旦糧草,已經進入了大營。”就在這時,後方的糧草也運到了朝歌城。

華安聞言大喜,並大聲道:“如今,我軍兵糧齊備,阻擋燕軍南下,是勝券在握,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是啊!我軍已經勝券在握,此戰,必能阻止燕軍南下。”帳中部將也是同樣的觀點。

華安點了點頭,下令道:“各位將軍,各自回營,一定要做好將士們的訓練工作。”

“是,將軍。”各軍將領抱拳應了一聲,轉身離開中軍大帳。

眾部將剛剛離開,負責押運糧草的張育便走進了中軍大帳。並略微抱拳,輕聲道:“將軍。”

見張育走進中軍大帳,華安微微有些驚訝,忙問道:“張育,你怎麼來了。”說完才意識到,剛才小校說張大人押運糧草進入大營,原本華安還以為是一位普通的張大人,卻沒有想到是張育來了。

“屬下在洛陽城呆的悶了,見將軍向鄴城進軍,所以擅自做主,前來看看。”張育輕聲說道。

“哦,僅僅就是看看這麼簡單?”華安自然不相信張育說的話,他認為張育此來,一定有重要的事情。

張育笑了笑,輕聲道:“將軍,屬下前來,就是為了弄明白,將軍增援鄴城之後,下一步有何打算?”

“下一步?那也要等增援鄴城之後,根據戰場形勢做出決定啊!”華安輕聲說道。

張育聞言,忙道:“若是我軍大勝,燕軍大敗,將軍打算如何?”

“若是我軍大勝燕軍,我軍自然是乘勝追擊,收復整個河北了。”華安輕聲說道。

見華安如此回答,張育心頭大驚,忙道:“將軍,此事萬萬不可啊!就算我軍大破燕軍,將軍也萬萬不可乘勝追擊。”

“哦,這是為何?”華安蹙眉詢問原因。

張育思索了一下,正色道:“第一,魏國向我大晉臣服,與燕國上表臣服是一樣的,皆非是其真心,一旦我軍主力深入追擊燕軍,魏國大軍未必不會截斷我軍的糧道,從而讓我軍主力承受兩面夾擊的惡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將軍就追悔莫及了。第二,據可靠消息,揚州軍團和荊州軍團的主力人馬已經南下,我軍已經失去兩支重要的援兵,在河北一帶,我軍將是孤軍作戰,就算取得一時的勝利,並佔據河北的大片土地,但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未必守得住,後盾不穩,孤軍將身處險境。第三,將軍應該聽說過,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燕代二國的幾十萬大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同時,將軍麾下的幾十萬大軍,也讓朝廷頗為忌憚啊!有燕代兩國的幾十萬大軍存在,將軍與麾下兵馬的存在才更加合理,一旦燕代亡國,魏國消亡,將軍豈不就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了,所以,將軍就算取勝,也萬萬不可乘勝追擊。”

聽了張育的分析,華安認可的點了點頭,其實,無需張育提醒,這幾種情況,華安早就思考過好多遍了。

在十餘年的戎馬生涯中,華安最大的願望,便是收復大晉的失土,但距離目標越近,手中握有的兵馬越多,華安就越是擔心,擔心有一天朝廷會給自己使絆子,就像當年對待祖逖那樣,讓一個毫無打仗經驗的無能之輩,騎在自己的頭上,掣肘自己的行動,甚至,像對待蘇峻那樣,以一個閒職剝奪自己的軍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