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晉霸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零六章 燕國打算和談

王猛想了一下,輕聲道:“回王上,代國主力騎兵的戰力頗強,與燕國主力騎兵相差不多,也是我軍的勁敵。”

華安聞言,頓了片刻,正色道:“代國都城盛樂已經被我軍攻破,士氣一定大受挫折,如今的代國大軍,還能存有多少戰力?”

王猛正色回道:“王上,代國大軍皆是騎兵,雖然被我軍全面擊潰,但只需一定時日便可再次集結,拓跋什翼犍親率三萬大軍增援燕國,便足以說明這一點,我軍佔據絕對優勢,但絕不應該輕敵。”

華安讚許的看向王猛,正色道:“王將軍說的對,儘管我軍兵馬已經佔據絕對的優勢,但輕敵之心是絕對不可以有的。”

眾部將聞言,皆認可的點了點頭,在易水南岸與燕軍主力騎兵的一場大混戰,讓彼此都受到的極大的傷亡,王猛軍團的兵力已經銳減至八萬,鄧羌和王午麾下的騎兵都只有一萬五千人馬,王三統領的親衛軍損失了千餘人馬,諸葛雄麾下的無當飛軍由於並未與燕國騎兵近戰,為此,幾乎沒有任何損失。

如此一算,易水南岸的一場大混戰,晉軍總共損失了兩萬餘將士,可謂損失頗大,當然,燕國大軍的損失同樣巨大,損失兵馬也不會低於兩萬,而且,作為燕軍絕對主力的鐵索騎兵的大量損失,對燕國大軍的打擊很大,在燕國大軍損失的兩萬人馬中,至少有一半是最精銳的鐵索騎兵。

在瞭解了麾下各部騎兵的巨大損失之後,華安決定暫且不向易水北岸發起進攻,而是利用一段時間的準備,整編和訓練麾下已經嚴重受損的騎兵部隊。

由於戰馬的籌措短時間內無法到位,因此,華安麾下各部的騎兵的規模,無法達到原先的水平,其中,王猛軍團的八萬人馬保持不變,並重新進行整編,鄧羌軍團的三萬騎兵損失了半數,決定擴充五千,使之達到兩萬騎兵的規模,王午軍團也整編至兩萬人馬的規模,親衛軍損失的千餘人馬更要優先補充。

在整編受損的騎兵部隊的時候,除了親衛軍的千餘人馬,是從主力部隊抽調之外,剩下的都從後備軍團之中抽調人馬。

如此一來,經過一番整編,華安麾下的主力騎兵將達到十四萬人馬的規模,加上四萬戰車兵和四萬主力步兵,共有二十二萬主力大軍,另外,後備軍團的五萬人馬,則因為抽調了兩萬人馬補充主力,因此,僅剩三萬人馬,如此一算,華安麾下駐紮在易水南岸的大軍,足有二十五萬人馬,實力極為強大。

若是算上已經歸附的蒲健麾下的近五萬人馬,晉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三十萬人馬了,當然,蒲健軍團的可靠性難以保證,因此,華安攻打易水北岸的燕國大軍,不會過多的考慮蒲健軍團的因素,以免因為蒲健的陽奉陰違而使進攻燕國的行動完全失敗。

在易水北岸,燕國大軍同樣進行了積極的準備,並準備依託易水,抵擋晉軍主力的進一步北進。

代國大軍的增援,讓燕國面臨的頹勢,有了些許改觀,並讓燕國將士,堅定了抵擋晉軍的信心。

不過,晉軍仍舊佔據了不小的優勢,這讓坐鎮薊城的慕容俊非常的擔心,易水防線一旦被晉軍突破,范陽勢必不保,而晉軍一旦攻陷範陽城,便會順著涿縣、良鄉一線,直達薊城腳下,如此,大燕國的都城,就會處於晉軍的攻擊範圍之內,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最讓慕容俊擔憂的是,在燕國北部邊界的高句麗和扶余等部落,見燕國主力與晉軍主力對峙,時不時的挑起事端,並在邊境製造摩擦,慕容俊心裡很清楚,這些部落勢力是在等待機會,等待燕國主力潰散的機會,只要大燕國主力盡失,他們就會從邊境向燕國發起進攻,從而奪回本就屬於他們,而被燕國奪取的土地。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燕王慕容俊如芒刺在背,他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與晉軍講和,並以易水為燕國與大晉的邊界。

慕容俊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了心腹大臣,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燕國的眾大臣,全都同意與晉軍講和,但他們全都擔心,晉軍不會答應以易水為界,畢竟,整個幽州和更遠的平州,原本就是屬於大晉的,在晉軍取得優勢的情況下,讓大晉放棄收復北部的兩個州,幾乎是很難做到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上,晉軍主力正在整編兵馬,半個月之內,一定不會向易水北岸發起進攻,我大燕有足夠的時間,派遣使者前往江南建康,向大晉朝廷請和。”一名燕軍大臣抱拳說道。

慕容俊聞言,輕聲道:“晉軍主將華安,擁兵自重,就算大晉朝廷同意講和,身為主將的華安不同意,也沒有用啊!”說完蹙起了眉頭。

慕容俊說的都是實話,華安已經被冊封為北王,且擁兵自重,若是華安一心要收復幽州和平州,完全可以無視朝廷的旨意,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身為擁有幾十萬大軍的北王,完全有可能不理睬大晉朝廷的旨意。

“王上,大晉朝廷可不止華安一個王,擁兵自重的將領也不止他一人,若其明目張膽的抗命不尊,便是以下犯上,大晉另外幾支兵馬便可以此為藉口,掣肘華安,況且,我大燕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不管能否求和成功,總得試一試啊!”一名燕國大臣說道。

慕容俊聞言,認可的點了點頭,並正色道:“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向大晉朝廷求和,記住,多帶一些禮品,多拜訪晉國的京城大臣。”

“是,王上。”一名大臣連忙應道。

慕容俊想要利用賄賂建康城官員的辦法,讓大晉朝廷同意與燕國以易水為界的條件,並掣肘前線的華安軍團,如此計謀一旦成功,可不費一兵一卒的讓華安麾下的主力大軍離開易水南岸,並返回鄴城。

當然,慕容俊為了應對來自各個方向的威脅,進行了幾手準備,除了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向大晉朝廷求和之外,還派遣另外幾路使團,分別前往高句麗和扶余等國,要求與各國和睦相處,除了外交手段之外,慕容俊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軍事準備手段,在臨時募集五萬新兵之後,慕容俊決定再次募兵三萬,以應對四周越來越嚴峻的威脅。

易水南北兩岸的對峙情況,越來越劇烈,雙方不時的派遣小股部隊,趁著夜色深入對方的大營之中搞破壞,並刺探對方的情報。

由於準備都比較充足,因此,雙方的小股部隊僅僅能起到騷擾的作用,而無法給對方帶來很大的損失,不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易水兩岸緊張的氣氛,並讓雙方的將士都不敢隨意懈怠。

為了更好的觀察易水北岸燕國大軍的部署情況,晉軍在易水南岸的岸邊,架設了多座高臺,並在高臺之上,架設了數座箭塔。

如此一來,這些高臺不但可以用來觀察對岸的情況,而且,在對岸燕國發起偷襲的時候,也可以起到防禦的作用。

高臺建好之後,華安便帶領麾下部將,登上高臺,親自觀看易水北岸燕國大軍的部署情況。

站在高臺之上,華安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易水北岸,燕國大營駐紮的位置,甚至,可以看到燕國大營內,燕軍士兵的走動和訓練。

“王上,燕國大軍沿易水佈置人馬,看樣子,是要憑藉易水天塹死守陣地啊!”王三輕聲說道。

“王上,我軍編組和訓練即將完成,而後憑藉卻月陣發起突襲,一定可以擊退燕國大軍,並佔領易水北岸。”陳破虜正色說道。

華安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看向滾滾東流的易水,頓了頓,輕聲道:“此處便是易水麼?”

“王上,此處自然就是易水,過了易水不遠便是範陽城了。”王三輕聲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看向易水,正色道:“各位將軍,這裡便是易水,當年荊軻刺殺秦王之時,便是在此處與燕太子丹分別的,其好友高漸離便是在北岸為其彈奏了一曲‘風蕭蕭兮易水寒’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易水還是易水,不過,荊軻早已經不再,我們也聽不到高漸離的悲壯彈奏曲了。”

眾部將聞言,皆點了點頭,荊軻刺秦的故事,他們自然是有所耳聞的,相傳當年秦國先後滅亡了韓國和趙國,並將主力大軍部署在易水南岸,打算下一步攻滅燕國,燕太子丹為了挽救燕國被滅的命運,派遣刺客荊軻和秦舞陽,攜帶秦國叛將樊於期和富庶之地督亢的地圖,前往秦國的都城咸陽,準備刺殺秦始皇,在離開燕國之際,燕太子丹在易水的北岸送別荊軻,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更是為荊軻彈奏了一曲流傳後世的名曲‘風蕭蕭兮易水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