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死人復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九章 死人復活

董小丑沉默不語。

一年前,羅青漢也是這句話,自己沒答應,然後羅青漢就走了,連頭都沒回。事實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因為一年來,羅青漢雖然很努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他自己的設想,但最終還是經不起*,轉眼就面臨覆滅之禍。此刻,根本不存在舉旗造反的可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羅青漢就是羅青漢,他就是一柄出鞘的長劍,銳不可當,劍氣衝宵,在義軍岌岌可危之時,他再次想到了怨軍,並且長途跋涉,親自趕到了興中府,目的就是一個,逼迫自己造反,挽救滅頂在即的義軍。

遼東漢人有這樣一支長劍,足矣。

“我這顆腦袋,送給你。”董小丑很淡然,彷彿自己的腦袋就象茶杯一樣,一文不值。的確不值錢了,契丹人要這顆腦袋,羅青漢也要,而自己正好不想要了,自己已經厭倦了,了無生意,如果這顆腦袋不在了,反而是一種解脫,從痛苦和迷惘重徹底解脫。

遼東漢人要走什麼樣的路才能實現復漢大業?沒有答案,自己也找不到答案。一年來,自己默默地看著羅青漢,他找到了李弘之子,他促成了五路會盟,他甚至馬上就可以在上京道打下一片天地了,然而,瞬間,僅僅瞬間,契丹人就摧毀了這一切。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完顏阿骨打帶著兩千五百騎,就能屢戰屢勝,就能開疆立國,而從李弘開始,到古欲,到安生兒、張高兒、霍六哥、董龐兒、張關羽,到今天的李虎,哪一次不是幾十萬人?為什麼他們就失敗了?

羅青漢來了,要借自己的腦袋一用,好,你拿去,希望它能幫助李虎,幫助遼東漢人再堅持一段時間,再打出一點希望。

羅青漢苦笑,他就知道是這個結果,董小丑早在投降契丹人的時候就已經死了,他和李弘一起死了,所以自己根本不再對他抱任何幻想。如果不是李虎非要自己到怨軍跑一趟,自己絕不會來。這一趟的結果很簡單,要麼兩人一起掉腦袋,要麼兩人一起打出去,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因為董小丑一死,怨軍必亂。自己離開怨軍已經一年多了,物是人非,號召力已經不夠,在董小丑死去的情況下再重招舊部,舉旗造反,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極有可能和怨軍一起灰飛煙滅。

“只怕你一顆腦袋解決不了問題。”羅青漢真的不想說這些廢話,因為大家心裡都明白,你董小丑死了沒關係,但讓這麼多追隨你的兄弟一起死,那就未免太狠心了。

“沒有我,怨軍一樣存在。”董小丑平靜地說道,“怨軍成立之初,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遼東饑民造反,現在契丹人利用怨軍既解決了饑民吃飯問題,又利用饑民幫助他們打仗,一舉兩得,所以契丹人暫時還不會解散怨軍。我死之後,怨軍可能要亂一下,但耶律淳的大軍很快就會趕來,怨軍不會崩潰。只是,我這顆腦袋不值錢,很難給義軍帶來什麼幫助。”

羅青漢看他心如死灰,不得不竭力再勸,“耶律淳不會來的,他要率遼軍主力北上中京道,哪有時間顧及興中府的事?回援興中府的肯定是蕭幹。怨軍亂了後,蕭幹回援,蒺藜山、成州一線兵力空虛,義軍就能順利南下了,所以,我請你慎重考慮一下。”

“不要考慮了。”董小丑黯然說道,“耶律淳北上圍剿義軍的真正目的,是東征女真。他的主力大軍此刻就在中京,他馬上就要展開攻擊了。東征大軍三路並進,總兵力是四十萬,義軍夾在遼金兩國之間,危在旦夕。”

什麼?東征?四十萬大軍?羅青漢震駭不已,當即就矇住了,不過,他馬上鎮定下來,不管遼軍打算幹什麼,義軍都要南撤,速度越快越好,只要南撤才能保住性命,但如此一來,無論如何都要怨軍出手相助,因為留給義軍撤退的時間太少了。

“你認為契丹人的東征能成功?”

董小丑沒有說話。不管契丹人的東征能否成功,反正義軍難逃敗亡之禍。

“我認為契丹人的東征必定失敗。”羅青漢口出狂言。

羅青漢這句話引起了董小丑的好奇,“你有何依據。”

“今年春天,就是我突圍北上大山的時候,大宋使者也到了黃龍府,大宋皇帝主動提出與金國結盟,雙方聯手,共擊遼國。”

這次輪到董小丑吃驚了,他難以置信,大宋?大宋會和女真人結盟?這怎麼可能?女真人算什麼?蠻荒小國而已,大宋人會看得上它?還主動和它結盟,聯手攻遼?

董小丑不相信。

羅青漢立即詳細說了一遍。李虎在告訴羅青漢的過程中雖然隱瞞了很多細節,但他說謊的本事很高,整個事情編造的滴水不漏,由不得你不信。

董小丑初始將信將疑,但隨著羅青漢的敘說和分析,他漸漸動搖了。有一點可以肯定,大宋使者的確到了黃龍府,而且還是從海上過來的,由此可以判斷,大宋人自檀淵之盟和遼國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後,終於雄心再起,要再度北伐。,一百多年啊,漫長的等待,遼東的漢人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這個訊息就象一縷春風,悄悄吹進了董小丑塵封已久的心靈,一點點拂去了他心靈上厚厚的塵埃,他彷彿在絕望中突然看到了一抹曙光,一絲希望。

“這是真的?”董小丑喃喃自語,不知是問自己,還是問羅青漢。

“千真萬確。”羅青漢也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宋金結盟聯手攻遼的訊息的確太震撼了,尤其對久盼天朝的遼東漢人來說,更是驚天之喜,就連已經死去的董小丑也在聽到這個喜訊後,神奇般地復活了。在遼東,不僅僅是龍化的漢人祈盼迴歸天朝,所有的漢人都有同樣的祈盼,但天朝在一百多年前拋棄了他們,這讓他們陷入了絕望,只能在心靈深處祈禱上蒼,給他們一個奇蹟。今天,這個奇蹟終於出現了。

“大宋要聯金攻遼,這意味著什麼?”羅青漢激動地問道,“兄弟啊,讓你的心跳起來,我們一起浴血奮戰,為了遼東的漢人,為了兩百多年的夙願,為了祖祖輩輩的祈禱,我們血戰到底,不死不休。”

董小丑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突然激動起來,那顆死去的心忽然跳動起來,一股熱血倏然流遍了全身,接著淚水噴湧而出,霎時熱淚盈眶,“復漢有望,復漢有望……”

羅青漢伸出大手,遞到董小丑面前,“舉旗造反。”

“造反,造反……”董小丑的雙手顫抖著,緩緩舉起。

事情的發展出乎意外的順利,而且是非常的順利,但這並不意味著成功,因為激起怨軍兵變是一回事,讓怨軍造反則是另外一回事,兩者的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原因很簡單,怨軍兵變,全軍大亂,那是內訌,正如董小丑所說,鬧一陣子就沒事了。去年怨軍譁變,羅青漢臨陣造反,怨軍也挺過來了,但造反不一樣,那是和契丹人對抗,會直接損害將官們的利益,尤其重要的是,造反還直接關係到怨軍老營十幾萬人的生死。

當初羅青漢和董仲孫之所以認定策反怨軍根本不可能,原因就在如此,所以他們此次的目標雖然是策反怨軍,但真正的目標就是激起怨軍兵變,因為前者的難度太大了,必須要董小丑親自舉大旗,否則絕無可能。

怨軍招募的物件是遼東饑民,這些饑民又是從東京道逃出來的,一般都是攜家帶口。契丹人組建怨軍的動機是防止饑民暴亂,自然要解決將士們家眷的吃飯問題。本來按規矩,屯戍軍將士的家眷就是要隨營的,朝廷要專門調撥田地山林給他們營生,所以,怨軍老營的人口非常多,按一家五口算,三萬人的軍隊就是十五萬人口,這個數字太龐大了,因此,上至董小丑,下至普通士卒,都想盡辦法賺錢,要養家餬口啊。

怨軍若要造反,牽扯的事情太多,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這不像一幫土賊造反,反正一無所有,甩著膀子就走了。去年羅青漢造反的時候,帶走了兩營人馬,但其實跟著一塊走的,大約有三萬多人,所以黑山軍在北上突圍的時候,看上去也是人山人海。當時很多人也想跟著走的,但因為考慮的事情太多,思來想去,結果沒走掉,繼續待在怨軍裡面混。

現在董小丑的心活了,血熱了,要造反了,接下來就是解決一系列棘手的事情,而最棘手的,就是如何緩和怨軍內部的矛盾,把大家拉到一起,齊心協力。這時候不能內訌啦,一旦內訌,耽擱的不僅僅是時間,損失的也不僅僅是兵力,而是全軍覆沒啊。

=(未完待續)